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计划及教案
一、班级情况分析
1、知识能力掌握情况:
本班学生33人,男生18人,女生15人。班中学生能比较熟练地拼读音节,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和学习普通话。大部分学生具有初步的识字能力,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能运用笔画或结构分析字形,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初步学会使用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句子,大部分学生掌握了问号、叹号的用法。初步学会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能正确地给自然段标上序号,理解自然段的内容。听说能力有所提高,能看图听故事、讲故事和编故事,能看图较为连贯地说一段话,并写下来。能阅读浅显的注音读物,了解大概内容。
2、后进生情况:
班中有个别学生字、词掌握得不够好,特别是刘昊澎、杨顺程、王淇等同学生字经常写错,总是多点少画,学过的生字极容易回生。有一部分同学,阅读短文有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安维轩、潘帅臣、王淇。看图写话有时不够通顺,错别字较多。 二、复习目标:
1、全面复习本册书要求会认的255个生字,要求会写的129个生字,并能用常用字组词或者说话。
2、对学生进行知识梳理和扩散练习,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3、总结延伸阅读和口语交际的练习方法,培养学生阅读和语言交际、写话的能力。
三、具体措施:
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在复习时我制定了以下几条措施:
1、重点复习一些难写的字和一些错的字。通过形近字、音近字的比较,辨别差异。通过边读边写、试默自查、听写、看拼音写词语等形式,巩固所学字词, 2、在课堂上,采用找朋友、夺冠军等丰富多彩的形式,提高学生复习的兴趣。
3、加强阅读训练,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多读,从读中感悟,指导学生阅读短文,让学生先学后练,先学习后知道,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4、加强后进生的辅导,查漏补缺。
1
四、课时安排:
拼音 二课时 (12月16日) 识字写字 二课时(12月17日) 词语 二课时(12月18日) 句子 二课时(12月19日) 阅读 一课时(12月19日) 说话写话 一课时(12月19日)
第一课时(拼音)
教学目标:
1、复习字母表,能默写大小写字母。
2、能熟练地拼读音节,区分平翘舌音、前后鼻音。 教学过程: 一、复习字母表。 1、背诵字母表。
2、按字形相同的、相近的、不同的分类进行复习。 3、默写字母表。
4、给大小写字母找朋友。(总复习一第1题)练习、反馈。 5、把大写字母改写成小写字母。(总复习二第1题)练习、反馈。 二、能正确区分平翘舌音、前后鼻音。
1、看生字表,同桌分工找出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字,读一读。 2、同桌分工找出前鼻音和后鼻音的字,读一读。 3、补充练习: 按要求进行归类:
三、听写第一单元的词语。 练习小篇: wǒ huì cüi 一、我 会 猜。(6分)
1.右下半圆是声母:( ) 2.两扇门洞是声母:( )
2
3.一根拐杖是声母:( ) àn shùn xù m? xit dün yùn mǔ 二、按 顺 序 默 写 单 韵 母。(6分)
bǐ yì bǐ xit yì xit 三、比一 比,写 一 写。(8分)
b d f t n m u ?
zhào yànɡ zi xuǎn y?n ji? tián k?nɡ 四、照 样 子,选 音 节 填 空。(12分) 例: b ü bü
d ü ( ) t í ( ) t ù ( ) l ù ( )
p ? ( ) m ǐ ( )
第二课时(拼音) 教学目标:
1、复习多音字,能正确使用。 2、能看拼音,能正确地拼写词语。 教学过程: 一、复习多音字。
1、回忆本册教材中,学过哪些多音字。 数、得、为、和、还、便、难、好、重、只
3
2、能据词定音:
练习:给多音字选择正确地读音。 二、看拼音写字组词。
1、读准音节。(自由读、抽生读。) 2、看拼音写字组词。
3、校对、纠正。讲讲难写的几个字的注意点。 三、看拼音写词语。
1、练习前,先提醒学生看清音节,把整个词语连起来读一读,想一想意思再写。 2、自由读、抽生读。 3、独立完成练习。
4、反馈校对,讲讲最容易写错的地方。 三、听写第二单元词语。
五、在 括 号 里写 出 音 节 的 韵 母。(12分)
yá y ( ) mǎ m ( )
dì d ( ) lǘ l ( ) bù b ( ) zhen zh ( )
kàn tú zài zhanɡ qua de y?n ji? h?u xuǎn cu? de xuǎn 六、看 图,在 正 确 的 音节 后 选“√”,错 的 选“×”。(16分) wū yü( ) ǜ mǐ( )
ū yü( ) yù mǐ( ) ǘ( ) lù( )
yú( ) lǜ( ) bünɡ zì mǔ zhǎo dào zì jǐ de jiü 七、帮 字 母 找 到 自己的家。(16分)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