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的专业场所。②原因: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商品经济和城市生活迅速发展的需要,统治者城市管理政策的调整。
3.你认为当时实施重农抑商政策是否有合理性?
提示:有一定合理性。“重农”即重视从事直接生产的农民和农业,“抑商”即抑制商业资本和商人势力。在社会生产力并不发达的古代,商人会利用自己积聚的财富形成一股影响社会经济和政治运转的势力,而重农抑商政策则能起到平衡商业与农业的利益分化、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
[阅读与思考]
请思考:《史记·货殖列传》的可贵之处何在?
提示:肯定追求富裕是人的本性,赞扬了商人的智慧和经营艺术,总结了经商的经验和原则,向统治阶级提出了如何管理工商业的方法。司马迁在他所生活的时代,在正实行严格的重农抑商政策的社会环境中,表达了自己对商业及有关政策的不同看法,肯定了商业的价值和商人的地位,这就是《史记·货殖列传》的可贵之处。
[解析与探究]
1.材料一、二是如何看待商业和农商关系的?各自的理由是什么?你认为是否有道理?
提示:①材料一认为农业是天下的“本业”,商业是“末业”,应该大力发展农业,并且驱使原来从事商业的人都从事农业。材料二认为,商业也是“本业”,世人认为商业是“末业”的看法是错误的。②材料一的理由是:人们生产的产品有限,如果消费没有节制的话,就会产生匮乏。从事商业的人不直接从事生产,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如果人们都从事农业生产,都靠自己的劳动生活,那么社会产品就会很充足,社会自然也会稳定了。材料二的理由是:工商业本来也是古代圣王所规定的正当行业之一,商人只是实现古代圣王的愿望的人,所以工商业也是“本业”。③教师引导学生具体讨论此问,答案不求唯一。
2.探究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历史作用:是有利还是有弊,或是利弊参半,还是不同时期各有利弊?
提示:对于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历史作用,应该全面地辩证地看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根据特定的历史条件分析其利弊得失,不能一概而论。答案不求唯一,教师应鼓励学生就此讨论和发言并对言之有理者给予肯定。
[自我测评]
结合古代商业发展的历程,分析中国古代商业和城市经济发展的特色。
提示:①商业发展的特色:中国古代的商业起源较早,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商业的发展既促进了中国城市的发展和繁荣,也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但是中国商业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5
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王朝的重农抑商政策的制约。由于受此影响,古代社会中新的经济因素的生长受到严重阻碍,中国在近代落后于世界文明。②城市经济发展的特色:商业繁荣总是和城市联系在一起。农耕时代的城市经济发展呈现出不断突破限制、一直向前的趋势,这与商业发展大势是相吻合的。其特色之二,就是随着商业贸易的扩大,古代城市也呈现出不同的风貌(具体内容参见教材)。
第六课
[阅读与思考]
请思考:明清时期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由先进转为落后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依据教材内容,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探讨:①一般性的表现和原因:清王朝专制集权体制更趋强固,闭关自守,自然经济依旧占据统治地位。而西方则实现了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大工业生产取代手工作坊,以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权力取代君主专制,理性战胜神学,科学战胜蒙昧。最终工业革命将西方带进工业文明时代。②更深层次的原因:从中国的情况看,在专制集权统治和纲常礼教的维护下,农村自然经济和乡土宗族血缘关系得以强化,阻滞社会结构的更新;高度成熟的农耕文明不断完善自身的体系,化解变革因素,阻碍近代化因素的发展,进而又造成传统农耕文明衰落,逐渐落后于世界。③此外,人口压力过大、密集型劳动模式和先进市镇的发展被传统农村牵制等也是重要的原因。
[解析与探究]
这些原始资料透露了哪些历史信息?能否据此断定晚明苏州丝织业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为什么?
提示:这些原始资料透露了明朝江苏一带的丝织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历史信息。原因:①材料中“大户张机为生”,靠手中资金、生产资料购买劳动力,剥削增殖财富;②“小户趁织为活”、 “若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说明工匠完全脱离土地,失去任何生产资料,惟靠受雇出卖劳动力为生;③“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听大户呼织”、“什百为群,延颈而望”,显不出当地已形成劳动力市场。这样,资本、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的所有者(机户)和出卖劳动力的自由雇佣者(机工)在市场相遇,典型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产生了。
[自我测评]
1.资本主义萌芽与传统手工业劳动方式的区别是什么?
提示:参见“教学过程建议”有关部分。
2.导致近代前夜中国经济相对迟滞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参见“教学过程建议”有关内容和“阅读与思考”提示部分。
6
第七课
[阅读与思考]
想一想,病菌对欧洲殖民者的殖民扩张活动起了什么作用?
提示:这是一道材料解析题,教师指导学生先读懂材料,从中获取有效信息。病菌在殖民扩张中起到了甚至超过直接屠杀的破坏作用,它使以美洲为代表的殖民者所到之处,原有的生存环境被改变,土著居民无力抵御病菌的侵入,造成了种族大量灭绝,更便利了殖民者的侵入。
[解析与探究]
这些远航与达,伽马、哥伦布远航的历史意义有什么不同?
提示:腓尼基人的远航,是为了满足个别统治者一时的好奇心;爱尔兰水手则是无意发现了法罗群岛;而达·伽马、哥伦布的远航,则是15、16世纪西欧主动地、有计划地进行海外扩张的代表,他们的远航不但有着诸种复杂的社会背景,而且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人类也由此从各民族分散孤立地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
[自我测评]
制作一张新航路开辟大事录的表格,概括这一时期重要的海上探险活动。 时间 航海家 探险成果 资助国
1487年 迪亚士
抵达非洲好望角 葡萄牙
1492年 哥伦布 抵达美洲 西班牙
1497—1498年 达·伽马
绕过非洲到达印度 葡萄牙
7
1519—1521年 麦哲伦
完成环球航行 西班牙
这一时期的海上探险活动,开辟了两条从欧洲到达亚洲的航线:从欧洲向南,绕过非洲抵达亚洲;从欧洲向西经大西洋和太平洋到达亚洲。
第八课
[阅读与思考]
想一想,以上这段话反映了什么样的情况?
提示:从材料当中可以看出,英、法、荷殖民争霸的手段之一就是商业战争。其中有三次英荷战争和英法战争,这些战争都以英国取胜而告终,这也促进了英国作为殖民新帝国的崛起。
[解析与探究]
为什么说棉织品“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
提示:棉织品在欧洲的流行,使其需求量扩大即市场日趋广阔。市场的需求、利润的刺激也就要求生产效率的提高、生产设备的改进,这就必然带动一场生产技术和生产规模方面的革命。
[自我测评]
1.荷兰、英国是怎样进行殖民扩张的?
提示:荷兰通过建立大型商业公司来进行殖民扩张,以政府为后盾,以雄厚资本为基础,垄断东方香料贸易。英国主要通过海盗掠夺、商业战争、在殖民地的商业活动和掠夺、黑奴贸易等方式进行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
2.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提示:通过殖民扩张和掠夺,形成以欧洲为中心、遍及亚非拉的殖民体系,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第九课
[阅读与思考]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