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放任
参考答案:D;考生答案:B;试题分数:2;考生得分:0 主观题 简答题(共5题,共50分)
在教育中的建构主义主要有个人建构主义、激进建构主义 和社会建构主义、信息加工建构主义、控制系统论等等。 这些建构主义的共同点有哪些?
(试题分值:10分)
答:一是注重研究“活动”,既注意一般的活动,也注意创 造性的,形成性的,建构性的活动。二是在知识发展过程 的认识上,都认为“产生”比发现“更重要,创造的过程 比发现的过程更重要;三是都认为没有独立于人的外部世 界。四是强调知识是学习者个体主动建构的东西。
参考答案:(1)注重研究“活动”,既注意一般的活动,也 注意创
造性的、形成性的、建构性的活动。
(2 )在知识发
展过程的认识上,都认为“产生”比“发现”更重要,创 造的过程比
发现的过程更重要;
(3)都认为没有独立于人
存在的“外部世界”。(4)强调知识是学习者个体主动建构 的东
西。
法国初等学校的数学教学体现出一种对民主追求的倾向, 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试题分值:10分)
答:一是要求数学教学面向全体儿童,对于学习数学困难 的儿童,教师应该采取措施,对他们进行个别辅导。二是 在初等学校的数学教学
中,要求教学内容大众化,使大多 数儿童都能达到教学目标,三是反
对歧视,尤其反对对女 孩学习数学的歧视。
参考答案:一是凡能在室外学习的东西,一律不在室内进 行;二是凡
能通过自然界可以掌握到手的东西,绝不停留 在书本知识上;三是凡
能研究看得见、 摸得着的动态事物, 绝不研究停止不动的静物。强
调教师应在大自然中进行科 学教学活动。
答:德国中等学校有三种类型,一是主要校,学制五年, 是与小学相衔接的实施普通义务教育的主要学校。学生毕 业后继续接受职业义务教育。这类学校在三类中学中占多 数。二是完全中学,学制九年,学生毕业后具有大学入学 资格,不必接受职业义务教育。这类学校约占在德国中等学校几种,学制如何?培养目标是什么? (试题 分值:10分)
四分之一, 三是实科学校,学制六年,侧重实用知识,培养中等技术 人员。这类也占四分之一。
参考答案:有三种类型。一是主要校,学制五年,是与小 学相衔接的实施普通义务教育的主要学校。学生毕业后继 续接受职业义务教育。二是完全中学,学制九年。学生毕 业后具有大学入学资格,不必接受职业义务教育。三是实 科学校,学制六年,侧重实用知识,培养中等技术人员。
各国在初等学校课程管理改革方面的两种总取向。 (试题分
值:10分)
答:一、是原来采用的中央统一管理方式的国家逐渐出现
课程管理权利的分散,增加课程管理分权;二是原来采用
分权管理方式的国家采用统一课程管理的模式,增强课程
管理上的统一性。
参考答案:一是原来采用中央统一管理方式的国家逐渐出
现课程管理权力的分散,增加课程管理的分权;二是原来
采用分权的课程管理方式的国家开始采用统一课程管理的 模式,增强课程管理上的统一性。
分别用一句话概括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各国的
初等教育行政制度。(试题分值:10分)
答:美国:地方分权和民主自治。
英国:发展变化中
的“伙伴关系”
法国:中央集权和专家统治。
德国:合作式文化联邦制
日本:中央与地方相结合。 参考答
案:美国:地方风全和民众自治
英国:发展变化中的 伙伴关系法国:中央集权和专家统治
德国:合作式文化联
邦制日本:中央与地方相结合
论述题(共1题,共30分)
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学校道德教育被当局所忽视以至走向 衰弱。具体表现有哪些?(试题分值:30分)
答:第一,在道德课程设置上,与实际相联系的道德课慢慢 地演变成纯理论性的,抽象的道德学课,老师只讲解或澄 清道德概念的含义,分析道德推理的逻辑顺序,比较各种 道德伦理体系,而不涉及现实生活中的道德问题,规范伦 理学到的教育课变成了元伦理学课。
<br/>第二、在道德教
育目标上,公民教育的目标与课程不在受重视,取而代之 的是与谋求职业有关的职业教育课和职业训练。例如,灭 国的许多学者提出,美国是多种文化的集合体,因此不可 能教授普遍认同的道德价值观,只能传授谋求职业的普遍 就业观。<br/>第三,在校规校纪上,学校对于纪律、规则 不再那么强调,校长和教师对于学生的言行不再过问,教 师不再评定学生的品行,教师只对评价学生的学术成绩负 责。<br/>第四、教师的选聘上, 学校不再强调教师的品德 与宗教信仰,更多是考虑教师的业务能力和学术水平。
<br/>第五,在学校的管理上,学校领导名誉上对学生的道 德行为
负责,而实际上却将主义力放在一些非道德领域的 日常事务上。
比较初等教育-0041
试卷总分:100
答题时间:90分钟
客观题 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
1.2000 年8月起,英国的国家课程确定了必须通过 各学科进行
教学的两个领域:一是语言的运用(包括读、 写、听、说);二是()。
A培养学生科学探究意识和能力 B信息与传播技术的运用 C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学力 D培养公民品格
参考答案:B;考生答案:D;试题分数:2;考生得分:0
2. 上世纪90年代以后,法国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 面就是
要(),增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
A扩大学校自主权 B加强中央集权 C推进地方分权
D实行行政的一元化
参考答案:A;考生答案:C;试题分数:2;考生得分:0
3. 现行的法国初等学校课程主要是 1985年所颁布 的全国小
学教育计划所规定的,共 7门:法语、数学、科 学与技术、历史与地理、()、艺术、体育。
A常识 B宗教课 C公民教育 D书法
参考答案:C;考生答案:C;试题分数:2;考生得分:2
4. 一些国家初等学校的\()”是有关社会科学方面 的综合
课程,它是将历史、地理或公民等学科综合而成的 一门课程。
A常识课程 B综合课程 C社会课程 D人文课程
参考答案:C;考生答案:C;试题分数:2;考生得分:2
5. 为了促进中小学师资力量、教育质量的平衡,加
强校际之间的人事交流,日本实行中小学教师( )制度。
一个教师在某一学校工作年限一般为 5年,最多不超过10
年,就要调动到同一地区其他学校任教。
A聘任 B转任 C轮值 D公派
参考答案:B;考生答案:B;试题分数:2;考生得分:2
6.
英国比较教育家尼古拉斯?汉斯认为,“()”是比 较研
究各国教育中,必须特别重视的因素。
A民族性 C历史性 D现实性
参考答案:A;考生答案:A;试题分数:2;考生得分:2
B外部性
7. 1944 年,英国设立了()考试来控制初等教育
和中等教育的衔接,这使得英国各地区的初等学校课程标 准大体上一致。
A 15岁 B 13岁 C 11岁 D 12岁
参考答案:C;考生答案:C;试题分数:2;考生得分:2
8. 朱利安于1817年撰写出版了 “()”,为人类构建 起
第一个比较教育的发展框架。
A比较教育学 B教育的新时代 C比较教育研究
D比较教育研究的计划和初步建议
参考答案:D;考生答案:D;试题分数:2;考生得分:2
9. 1807~1808 年,在法军占领柏林期间,费希特作 了多次《对
德意志国民的演讲》,号召通过发展()来振 兴德意志民族。
A国民教育 B义务教育 C初等教育 D宗教教育
参考答案:A;考生答案:A;试题分数:2;考生得分:2
10. 抛锚式教学法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影响下、 以
技术学为基础所开发的一种新教学方法,这个“锚”是指 蕴含问题的“()”。
A目标 B解决手段 C宏观背景 D本质
参考答案:C;考生答案:A;试题分数:2;考生得分:0 主观题
简答题(共5题,共50分)
工业革命后,英国初等教育发生了那些变革? (试题分
值:10分)
答:工业革命后,英国初等教育发生了以下变革:国家开 始逐步干预初等教育、英国初等教育实践中出现了一些新 的学校形式:星期日学校和导生制学校。
参考答案:(1 )国家开始逐步干预初等教育。
(2)英国初
等教育实践中出现了一些新的学校形式:星期日学校和导 生制学校(3)19世纪末确立起公共初等教育制度。
影响初等学校课程改革的因素有那些?
(试题分值:10分)
答:影响初等学校课程改革的因素有:社会发展;文化、 教育传统;教师;课程改革政策。
参考答案:(1 )社会发展(2)文化、教育传统(3)教师 ⑷ 课程改革政策
埃德蒙?金的比较教育思想包括哪三个部分? (试题分
值:10分)
答:一是他十分重视研究各国教育所处的历史环境;二是 把比较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同目的联系起来,强调比较教育 的研究应对当前重大教育问题的决策和行动作出贡献;三 是强调比较教育中比较分析的可比性。
参考答案:第一部分是他十分重视研究各国教育所处的历 史环境。第二部分是,把比较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同目的联 系起来,强调比较教育的研究应对当前重大教育问题的决 策和行动作出贡献。第三部分是,
强调比较教育中比较分 析的可比性。为了保障比较教育的可比性,他提出了比较 分析的框架。他提醒比较教育研究者应当注意概念 (concept )、环境(context)、制度(institution) 和操作
(operatio n) 等四个方面的问题。
目前在法国的幼儿学校和小学中,除校长外,还设有那三 个委员会参与学校的管理?(试题分值:10分)
答:目前在法国的幼儿学校和小学中,除校长外,还有三 个委员会参与学校的管理:
教师委员会,由全体教师组成,
校长负责领导;家长委员会,由家长代表组成;学校理事 会,由教师
委员会和家长委员会的成员联合组成。
参考答案:(1)教师委员会(2)家长委员会(3)学校理 事会
比较教育的使命和任务。(试题分值:10分)
答:比较教育的三大使命是:科学的使命、人文的使命和 决策的使命;其五大任务是:了解别国的教育;认识本国 的教育;认识教育的规律;推动教育改革;增进国际理解 与合作。
参考答案:比较教育的三大使命是:科学的使命、人文的 使命和决策的使命。五大任务是:(1 )了解别国的教育 (2
)
认识本国的教育
(3)认识教育的规律(4)推动教育改革
(5)增进国际理解与合作
论述题(共1题,共30分)
谈谈世界初等学校道德教育由兴盛走向衰落再回归复兴的 原因(试题分值:30分)
答:在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学校道德教育的发展过程中,
20
世纪是最具变化的年代,它经历了由兴盛走向衰落再回归 复兴的过程。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学校道德教育开 始被忽视。而在20世纪中期,道德教育在西方学校教育中 实际上已向衰落。在这一时期中,西方学校道德教育发生 这种急剧的衰变,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br/>第一:宗
教教派纷争,消弱了以宗教为基础的道德教育。西方各主 要发达国家历来重视以拯救灵魂和培养良好行为为目的的 宗教教育,并把它视为国家道德教育、伦理原则和价值取 向的基础。可是到了 19世纪末,由于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内 部教家派纷争,从而削弱了以宗教为基础的道德教育,致 使西方各发达国家的学校道德教育一蹶不振。 <br/>第二、
科学的发展对宗教道德价值观提出了挑战。这一时期自然 科学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的向前发展。尤其是达尔文
的生物进化论、细胞学说和能量守恒转化定律等生物学和 物理学的重
把道德教育改革提高到关系到国家命运的高度来认识。从 20西方学校道德教育发展的轨迹中我们可以看出,道德教
育由兴盛走向衰落再回归复兴是有其社会历史背景的。它
大发现,提高了人们对自然界的科学认识水平, 从而对长期禁锢人们思想的宗教及其道德价值观产生了怀 疑、批评和否定。<br/>第三、工业化步伐加快冲击了人们 原有的道德价值观。工业革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同时也 导致了人们对传统生活方式和道德价值观的怀疑,尤其是 城市现代化的加速发展,促进了现代化城市的不断兴起、 扩大,人口迅速增加,社会流动越来越频繁。在这种迅速 的社会变迁中,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思想文化观念和道 德价值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对道德及学校道 德教育所带来的冲击是前所未有的。
<br/>在上述三种因素
的影响下,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学校道德教育出现了这么 一种情况:即原有的宗教教条、宗教道德价值观、道德规 范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
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之间产生了 矛盾,而且这种矛盾还在不断产生和不断的扩大,而解决 上述矛盾的新的道德价值观念还没有完全产生,即使局部 已经产生了,但还没有民展到旧的道德观念体系在那个
时 代所具有的权威性,在这种旧道德观念受到严重冲击,而 新道德价值观还没有形成其权威性的状况下学校道德教育 再所难免被当局忽视以至走向衰弱。从
20世纪50年代末
到70年代初,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学校道德教育被忽视的状 况有了很大的转变,出现了道德教育回归学校的趋势。其 主要原因是:<br/
>第一、经济发展与道德教育水平的不协 调性促使人们重新关注学校
道德教育。
<br/>第二、西方主
要发达国家的大量社会道德问题促使人们重新认识社会道 德教育。<
br/>但是,由于传统价值的崩溃以及传统道德教 育在各教育机构中
的衰落和个人已不可能拿出一套明确、 规范的首先价值观念或道德规范体系,去解决如此众多复 杂的道德与价值问题。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有关部门开始 意识到道德问题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并呼吁社会,尤其是 学校要加强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与价值观的教育,提高全 社会的道德水平。要求学校必须建立一种“健全的道德教 育”,以帮助学生确立公民责任心和选择更高的道德标准。
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各主要发达国家在教育改革中
提醒人们,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不能仅仅依赖于科学技术的
先进和国家经济的繁荣,它更寄望于人类自身道德的发展 与完善,因此,我们必须加强道德教育,尤其是初等学校 道德教育。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要点:在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学校道德 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在20世纪中期,道德教育在西方学校 教育中实际上已走向衰落。原因在于:第一,宗教教派纷 争,削弱了以宗教为基础的道德教育。第二,科学的发展 对宗教道德价值观提出了挑战。第三,工业化步伐加快冲 击了人们原有的道德价值观。 从20世纪50年代末到
70年 代初,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学校道德教育被忽视的状况有了 很大
的转变,出现了道德教育回归学校的趋势。为什么在 这一时期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学校道德教育会发生这种根 本性的转变?第一,经济发展与道德水平的不协调性促使 人们重
比较初等教育-0042
试卷总分:100
答题时间:90分钟
客观题 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
1. 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 K.瑞安在总结了二战后美国 道德教
育的得失以后,提出了五个新道德教育模式,即取
“榜样”、“解释”、“劝诫”、“环境”和“()”。这一模 式可以说是多元道德教育模式相整合的新产物。
A体验 B交流 C观摩 D自省
参考答案:A;考生答案:A;试题分数:2;考生得分:2
2. ()是英国教育制度的政治首脑,是国王的高级 大臣,并
且是内阁成员。
A国民教育部长 B文部科学大臣 C教育大臣 D教育国务秘书
参考答案:C;考生答案:C;试题分数:2;考生得分:2
3. ()在他撰写的《波斯国王塞勒斯传》中,比较 系统地记
述和评论了古波斯的教育见闻。
A色诺芬 B尼古拉斯?汉斯
C佩蒂爵士 D维克多?库森
参考答案:A;考生答案:A;试题分数:2;考生得分:2
4. 英国近代公共初等教育制度的确立应归功于 1870
年()的颁布。
A 《办学章程》 B 《初等教育法》 C 《基佐法案》 D 《费舍法案》
参考答案:B;考生答案:B;试题分数:2;考生得分:2
5. 在美国,()是整个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之一, 也是社会
研究课程的目标和任务。
A奠定美国民主信念 B培养合格的公民 C培养各种思维机能 D提供社会知识基础
参考答案:B;考生答案:B;试题分数:2;考生得分:2
6. 日本初等学校道德教育历来以 ()为主,强调
设置课程的重要性。
A直接法 B启发法 C榜样示范
D行为实践
参考答案:A;考生答案:A;试题分数:2;考生得分:2
7. 英国初等教育自产生起就形成了一种传统,即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