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问题:作者运用哪些材料来证明做人应该要“敬业”、“乐业”?(归纳论据) 引用:儒门孔子的话、朱熹名言、《庄子》里的语句等。
举例:佛门百丈禅师的例子、日常生活中做工苦的实例。
2、总结:体会举例、引用论证的好处,思考应该选择怎样的材料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3、运用:为“投身于学业是有趣味的”的观点找几个有说服力的论据。
五、探究结构特点:
找出第一段和最后一段与中间部分有密切关系的关键句子,思考它们的作用。 1、第一段中有可以概括全文意思的句子:
“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即论点) 2、末段中有与上文想照应的句子:
根据自己的亲身经验,指出“责任心”和“趣味”与“敬业、乐业”的关系最 为密切:责任心就是敬业,趣味就是乐业。希望能勉励大家。(即结论) 3、了解一般议论文的结构:提出论点——证明论点——得出结论。 六、体验生活:
作者认为“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你能依据这个标准从身边找出一两个“天地间第一等人”吗?和同学们交流。 七、总结归纳: 1、 中心意思:
这篇讲演稿针对听讲者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论题,深入地论述了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殷切地希望大家发扬敬业、乐业的精神罢工过人类合理的生活。 2、 写作特色:
论点鲜明,论据生动有力,论证条理清晰。(这里可以穿插议论文的知识——语文书115、122页上也有简单的介绍) 3、 语言特色:
举例来自生活,语言通俗浅显,但又引用了大量的名言格言,是语言准确周密,生动有力,有很强的说服力。 八、思维跳台:
课文说:“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作者还认为:“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一个价值。”但是也有人引用拿破仑的名言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请找出一些事实的依据或说出一些有信服力的道理来说明你的看法。
资料链接:
最苦与最乐
梁启超
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
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分外希望),虽失意不苦;老、病、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独是凡人生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做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
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他;纵然不见他的面,睡里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为什么呢?因为觉得对不住他呀,因为自己对于他的责任还没有解除呀。不独是对于一个人如此,就是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是如此,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有了这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后头,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是带着苦痛往坟墓里去。这种苦痛却比不得普通的贫、病、老、死,可以达观排解得来。所以我说,人生没有苦痛便罢;若有苦痛,当然没有比这个更加重的了。
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的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真是不可以言语形容。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快乐还要加几倍哩。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是真乐,人生须知道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可是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一翻过来,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
然则为什么孟子又说“君子有终身之忧”呢?因为越是圣贤、豪杰,他负的责任便越是重大;而且他常要把种种责任来揽在身上,肩头的担子,从没有放下的时节。曾子还说哩:“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那仁人、志士的忧民、忧国,那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虽说他是一辈子感受苦痛,也都可以。但是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所以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
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而生的,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是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小孩,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到了长成,那责任自然压在你头上,如何能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
第6课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了解伏尔泰的历史功绩以及启蒙思想的伟大意义。理解全文的感情基调,体会雨果充满激情、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语言风格,培养朗读能力,在反复朗读中感受演讲词语言感情丰富、富有鼓动性的特点。
2、过程和方法:在朗读中感知内容层次,体验雨果演讲的风格、语言的风采和澎湃的激
情。重视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在平等、自主中感悟作品的内涵,品味含义深刻的句子。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理解并充分感受雨果对先贤、伟人伏尔泰的崇高礼赞,对思想与
人格力量的热情颂扬,对人类社会永远需要的正义的呐喊、对良知的呼唤,培养崇尚正义、追求真理的高尚情操。
教学设计: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维克多·雨果——一个大家非常熟悉的名字。他是法国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运 动的领袖,同时也是一位极富正义感、推崇人道主义思想的伟人。这一点,我们在去年学过的他的文章中已经充分感受到了。(《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请同学回忆一下那封书信的主要内容,简要说一说。
是啊,在那封信中,雨果以一个法国人的身份,站在正义的高度,热情赞美了中国圆明园的艺术价值,又用辛辣的反语讽刺了法兰西帝国政府犯下的侵略罪行,让我们不由得深感钦佩。今天,他又会给我们带来一篇怎样的文章呢? 二、听老师范读课文,初步感知内容,确认情感基调。(赞美) 三、研读内容:
1、伏尔泰是何许人也?他有什么值得后人赞美的呢?找出文中相关句子读读说说。 2、自由发表,交流归纳。(卓越贡献、伟大人格两大方面)
——在学生交流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一些含义丰富的句子进行重点研读。 四、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澎湃激越的情感。 五、结合课前搜集的有关“演讲”的资料,初步把握演讲的特点。 1、演讲的主要特点:
①面对一定数量的听众,公开发表自己的观点; ②话题集中,中心突出,结构完整;
③语言简洁明快,充满感情,富有鼓动性。——本文语言特点:诗化。 主要手段——有声语言(讲)、态势语言(演)
2、欣赏一段大学生演讲比赛的录像,切身感受演讲的魅力。
六、一起探讨、解答尚未解决的问题和新产生的问题。 七、课外作业:
1、自主选背文中几个自己认为比较精彩的段落; 2、课外深入去了解伏尔泰、雨果和阅读一些作品;
*3、课后创作一篇演讲词,话题“微笑着面对生活”或“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
资料链接:
关于希特勒入侵苏联的广播演说
丘吉尔
今晚,我要借此机会向大家发表演说,因为我们已经来到了战争的关键时刻。 今天凌晨四时,希特勒已进攻并入侵俄国。既没有宣战,也没有最后通牒;但德国炸弹却突然在俄国城市上空像雨点般地落下,德国军队大举侵犯俄国边界。一小时后,德国大使拜见俄国外交部长,称两国已处于战争状态。但正是这位大使,昨夜却喋喋不休地向俄国人保证,德国是朋友,而且几乎是盟友。
希特勒是个十恶不赦、杀人如麻、欲壑难填的魔鬼;而纳粹制度除了贪得无厌和种族统治外,别无主旨和原则。它横暴凶悍,野蛮侵略,为人类一切形式的卑劣行径所不及。
过去的一切,连同它的罪恶,它的愚蠢和悲剧,都一闪而逝了。我看见俄国士兵站在祖国的大门口,守卫着他们的祖先自远古以来劳作的土地。我看见他们守卫着自己的家园,他们的母亲和妻子在祈祷──啊,是的,有时人人都要祈祷,祝愿亲人平安,祝愿他们的赡养者、战斗者和保护者回归。
我看见俄国数以万计的村庄正在耕种土地,正在艰难地获取生活资料,那儿依然有着人类的基本乐趣,少女在欢笑,儿童在玩耍。我看见纳粹的战争机器向他们碾压过去,穷凶极恶地展开了屠杀。我看见全副戎装,佩剑、马刀和鞋钉丁当作响的普鲁士军官,以及刚刚威吓、压制过十多个国家的、奸诈无比的特工高手。我还看见大批愚笨迟钝、受过训练、惟命是从、凶残暴戾的德国士兵,像一大群爬行的蝗虫正在蹒跚行进。我看见德国轰炸机和战斗机在天空盘旋,它们虽然因英国人的多次鞭挞而心有余悸,却在为找到一个自以为垂手可得的猎物而得意忘形。在这番嚣张气焰的背后,在这场突然袭击的背后,我看到了那一小撮策划、组织并向人类发动这场恐怖战争的恶棍。
于是,我的思绪回到了若干年前。那时,俄国军队是我们抗击同一不共戴天的敌人的盟军,他们坚韧不拔,英勇善战,帮助我们赢得了胜利,但后来,他们却完全同这一切隔绝开了──虽然这并非我们的过错。
我亲身经历了所有这一切。如果我直抒胸臆,感怀旧事,你们是会原谅我的。但现在我必须宣布国王陛下政府的决定,我确信伟大的自治领地在适当时候会一致同意这项决定。然而我们必须现在,必须立即宣布这项决定,一天也不能耽搁。我必须发表这项声明,我相信,你们绝不会怀疑我们将要采取的政策。
我们只有一个目标,一个惟一的、不可变更的目标。我们决心要消灭希特勒,肃清纳粹制度的一切痕迹。什么也不能使我们改变这个决心。什么也不能!我们决不谈判;我们决不同希特勒或他的任何党羽进行谈判。我们将在陆地同他作战,我们将在海洋同他作战,我们将在天空同他作战,直至邀天之助,在地球上肃清他的阴影,并把地球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