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20届【步步高】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讲义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2 10:39:3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20届【步步高】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讲义

注意事项 (1)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双眼要从侧面注视物镜与玻片标本之间的距离,到快接近时(距离约为0.5 cm)停止下降。

(2)换用高倍物镜后,不能再转动粗准焦螺旋,只能用细准焦螺旋来调节。

(3)换用高倍物镜后,若视野太暗,应先调节遮光器(换大光圈)或反光镜(用凹面反光镜)使视野明亮,再调节细准焦螺旋。

(4)观察颜色深的材料,视野应适当调亮,反之则应适当调暗。

1.使用低倍镜与高倍镜观察细胞标本时的不同点

物镜与项目 装 片的距离 低倍镜 高倍镜

2.放大倍数的变化与视野范围内细胞数量变化的推算

若视野中细胞为单行,计算时只考虑长度和宽度;若视野中充满细胞,计算时考虑面积的变化,细胞数量与放大倍数的变化规律如下:

项目 低倍镜下放大倍数为a 高倍镜下放大倍数为na 远 视野中的 细胞数目 多 小 亮 大 物像 大小 视野 亮度 视野 范围 近 少 大 暗 小

2020届【步步高】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讲义

视野中一行细胞数量 圆形视野内细胞数量

3.显微镜的成像特点和物像移动规律

(1)成像特点:显微镜成放大倒立的虚像,实物与像之间的关系是实物旋转180°就是像。如实物为字母“b”,则视野中观察到的为“q”。

(2)移动规律:物像偏向哪个方向,则应向哪个方向移动(或同向移动)装片。如物像在偏左上方,则装片应向左上方移动。 4.污物位置的判断

c c×(1/n) d d×(1/n2) ????动→在目镜上

??转动目镜???不动→在物镜上?移动装片?污物不动→????消失→在物镜上转换物镜?????不消失→在目镜上??

污物移动→在装片上

问题探究

如图所示:甲图中①②③④表示目镜或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图和丙图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据图分析:

(1)①②③④中哪些是目镜,哪些是物镜?如何判断?它们的放大倍数和长度各有什么关系? 提示 ①②无螺纹,是目镜,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③④有螺纹,是物镜,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2)要获得最大的放大倍数,应选择甲图中的哪种组合? 提示 应选用组合②③⑤。

(3)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正确的调节顺序是什么?

提示 正确的调节顺序:移动标本→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转动细准焦螺旋。

2020届【步步高】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讲义

(4)若视野中出现一半亮一半暗,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可能是反光镜的调节角度不对。

命题点一 实验基础

1.(2019·鄂南高级中学摸底)用一台装有5倍目镜和10倍物镜的显微镜,观察一个面积为0.16平方毫米的正方形,视野中正方形的面积为( ) A.2.4平方毫米 C.36平方毫米 答案 D

解析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即此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5×10=50倍,这是对边长的放大倍数。面积是0.16平方毫米的正方形的边长为0.4毫米,边长都放大50倍后为0.4×50=20毫米,所以放大后该正方形的面积为20×20=400平方毫米,故选D项。

2.观察细胞结构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低倍镜下物像清晰,换高倍镜后视野变暗,应首先调节细准焦螺旋 B.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神经细胞,可以观察到核糖体,以及突触小体等结构 C.视野中有异物,转动目镜发现异物不动,移动装片也不动,则异物在物镜上

D.制作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为防止产生气泡,首先在载玻片上滴加1~2滴清水,然后再盖上盖玻片 答案 C

解析 换高倍镜后视野变暗,可先调节光圈,再转动细准焦螺旋,A项错误;核糖体属于亚显微结构,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B项错误;异物只可能在物镜、目镜或装片上,移动装片和转动目镜,异物不动,则异物在物镜上,C项正确;此时应滴加生理盐水,维持细胞的形态,滴加清水会使细胞吸水涨破,影响观察效果,D项错误。 命题点二 实验拓展

3.在10倍目镜、10倍物镜下测量钟形虫,测得虫长24格,目镜测微尺每格的长度是0.8微米。若换40倍物镜观察,所测得钟形虫长度的格数、目镜测微尺每格长度依次为( ) A.960格、0.8微米

B.8平方毫米 D.400平方毫米

B.96格、0.2微米

2020届【步步高】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讲义

C.6格、3.2微米 答案 B

解析 物镜放大了4倍,则物体长度放大4倍,所以虫长24格×4=96格,但是钟形虫实际长度没变,所以目镜测微尺每格长度为0.8微米/4=0.2微米。

4.若在显微镜放大倍数为40倍时,看到视野直径上一行细胞共m个,则当放大倍数为400倍时,看到的视野直径上一行细胞为多少?若这m个细胞充满视野,当放大倍数为400倍时,数目又是多少? mm

答案 10个;100个。

解析 (1)若视野中的细胞为单行,计算时只考虑长度,可根据看到的细胞数目与放大倍数成400m

反比的规律进行计算。放大倍数变成400倍时,看到的细胞数目=m÷40=10(个)。 (2)若细胞充满整个视野,可根据看到的细胞数目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的规律进行计算。4002m

放大倍数变为400倍时,看到的细胞数目=m÷(40)=100(个)。

D.240格、0.2微米

2020届【步步高】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讲义

矫正易错 强记长句

1.生物大分子、细胞器、病毒都不属于生命系统的任何层次。

2.无机环境也是生命系统的组成部分,和生活在其中的生物共同组成了生态系统。 3.病毒无细胞结构,既不属于真核生物,也不属于原核生物。

4.病毒单独存在时不具备生物活性,不能独立进行新陈代谢。病毒被认作生物的主要原因是病毒能进行增殖。

5.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RNA), 碱基和核苷酸也各只有4种。

6.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生物不一定有线粒体:如硝化细菌是原核生物,其细胞质和细胞膜上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虽然没有线粒体也能进行有氧呼吸。

7.原生生物不是原核生物:原生生物是指低等的单细胞真核生物,如草履虫、变形虫等。 8.没有细胞核的细胞不一定就是原核细胞: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但属于真核细胞。

9.名称中带“藻”字的不一定都是原核生物:属于原核生物的只有蓝藻类(念珠藻、鱼腥藻、颤藻、螺旋藻、发菜等),其他藻类如绿藻、黑藻、红藻等都是真核生物。

10.名称中带“菌”字的不一定都是细菌:“菌”字前带有“杆”“球”“螺旋”及“弧”字的都是细菌,但酵母菌、霉菌(青霉、毛霉等)是真核生物。

结合下图回答:

1.(关联2019·北京卷)生物②与酵母菌在代谢过程上的相同之处是二者均能进行有氧呼吸。

2020届【步步高】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讲义.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49ai1y7m24qfr01784a35m4y31es80153b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