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的责任范围进行了补充和修订,当前平安险的责任范围已经超出只赔全损的限制。概括起来,平安险的责任范围包括了由自然灾害造成的单独海损以外的海上风险所造成的一切损失和费用。水渍险又称“单独海损险”,英文原意为“单独海损负责赔偿”。水渍险的责任范围除包括“平安险”的各项责任外,还包括被保险货物由于恶劣气候、雷电、海啸、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所造成的部分损失。一切险的责任范围:除包括“水渍险”的各项责任外,还包括被保险货物在海运途中由于一般外来风险造成的全部损失和部分损失,即一切险的责任范围包括“平安险”、“水渍险”和11种一般附加险。一切险条款的责任范围很广泛,但不包括“战争险”(War Risks)或“罢工险”(Risks of Strikes),需要时须另行加保。
4.确定检验时间和地点的方法有哪些? 答:根据国际上的习惯做法和我国的业务实践,关于买卖合同中检验时间和地点的规定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在出口国检验(1)在产地检验(2)在装运港(地)检验2.在进口国检验(1)在目的港(地)检验(2)在买方营业处所或最终用户所在地检验。3.出口国检验、进口国复验4.装运港(地)检验重量,目的港(地)检验品质。
5.检验证书的作用有哪些? 答:商品检验证书的作用:(1)作为买卖双方交接货物的依据。(2)作为索赔和理赔的依据。(3)作为买卖双方结算货款的依据。 6.一般货物进出口报关程序包括哪些环节?
答:一般进出口货物报关的程序不需要经过前期阶段,也不需要经过后续阶段。只需要经过进出境阶段,包括四个环节:进出口申报--配合查验--缴纳税费--提取或装运货物。
7.进出口申报的申报步骤包括哪些? 答:进出口申报的步骤: (1)准备申报单证 (2)申报前看货取样。 (3)电子数据申报。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作业四 一、名词解释
1.索赔:是指在进出口交易中,买卖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又因另一贵方当事人违约致使其遭受损失而想另一方当事人提出要求损害赔偿的行为。
2.罚金条款:也称为违约金条款,此条款一般适用于卖方延期交货或买方延期接运货物、拖延开立信用证、拖欠货款等场合。它的特点是预先在合同中规定罚金的数额或罚金的百分率。
3.不可抗力:或称人力不可抗,是指买卖合同签订后,不是由于合同当事人的过失或疏忽,而是由于发生了合同当事人无法预见、无法预防、无法避免和无法控制的事件,以致不能履行或不能如期履行合同,发生意外事件的一方可以免除履行合同的责任或推迟履行合同 4.仲裁:是由买卖双方根据
双方达成的书面协议自愿把双方之间的争议提交双方同意的第三者进行裁决,裁决对双方都有约束力。 二、英译汉
1. Discrepancy and Claim Clause 异议与索赔条款 2. Penalty Clause 罚金条款
3. Fundamental Breach 实质性违约
4. Non-Fundamental Breach 非实质性违约 三、单项选择
1.以仲裁方式解决贸易争议的必要条件是( A)。
A、双方当事人订有仲裁协议 B、双方当事人订有合同 C、双方当事人无法以协商解决 D、一方因诉讼无果而提出 2.短交在多数情况下,应该向谁索赔( C)。
A、保险公司 B、买方 C、卖方 D、承运人
3.我某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与美国田纳西州某公司签订进口美国小麦合同,数量为100万公吨。麦收前田纳西州暴雨成灾,到10月份卖方应交货时小麦价格上涨。美方未交货。合同订有不可抗力条款,天灾属于该条款的范围,美方据此要求免责。此时,我方应(B )。
A、不可抗力,予以免责,并解除合同。
B、未构成不可抗力,坚持美方应按合同规定交货。 C、构成不可抗力,可以解除合同,但要求损害赔偿。 D、成不可抗力,但不要求损害赔偿,亦不解除合同,而要求推迟到下年度交货。 4.下列关于仲裁裁决的效力描述不正确的是( B)。
A、凡由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做出的裁决一般是终局性的,对双方都有约束力。
B、在裁决中败诉的一方不执行裁决,仲裁机构可以强制执行。
C、若败诉方不执行裁决,胜诉方有权向有关法院起诉,请求法院强制执行。 D、我国现在已经加入了《承认与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但做出了两项保留。 5.发生( A),违约方可援引不可抗力条款要求免责。
A、战争 B、世界市场价格上涨 C、生产制作过程中的过失 D、货币贬值 四、多项选择
1.罚金条款一般适用于( ABC )。
A、卖方延期交货 B、买方延迟开立信用证 C、买方延期接运货物 D、一般商品买卖 2.构成不可抗力事件的要件有( ABC )。
A、事件发生在合同签订后 B、不是由于当事人的故意或过失所造成的 C、事件的发生及其造成的后果是当事人无法预见、控制、避免或克服的 D、不可抗力是免责条款
3.仲裁的特点主要有( ABD )。
A、当事人意思自治 B、非公开审理
C、解决国际商事争议的最主要的方法 D、程序简便、结案较快、费用开支较少
4.仲裁协议是仲裁机构受理争议案件的必要依据( ABCD )。
A、仲裁协议可以在争议发生之前达成 B、仲裁协议可以在争议发生之后达成 C、若仲裁协议事前与事后达成协议内容不同,应以事前达成
为准
D、按照我国法律,仲裁协议必须是书面的
5.我国C公司与日本D公司签订了一份销售合同,其中仲裁条款规定在被诉人所在国仲裁。在履约过程中发生争议,日方为申诉人,可以在( ABC )进行仲裁。 A、北京 B、深圳 C、上海 D、青岛 五、简答
1.在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为什么要订立索赔条款?该条款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答:合同中的检验条款密切关系着买卖双方的切身利益,它涉及到检验权、检验机构以及有关的索赔问题、对于合同发生争议的解决有着决定性的依据作用。 检验条款主要有:检验权的规定,检验或复验的时间和地点,检验机构,检验证书等。 2.在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规定违约金条款有何意义?该条款应包括哪些基本内容?规定该条款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在买卖合同中规定罚金或违约金条款,是促使合同当事人履行合同义务的重要措施,能起到避免和减少违约行为发生的预防性作用,在发生违约行为的情况下,能对违约方起到一定的惩罚作用,对守约方的损失能起到补偿性作用。可见,约定此项条款,采取违约责任原则,对合同当事人和全社会都是有益的。 3.不可抗力条款包括哪些内容?规定该条款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不可抗力条款包括以下内容: ①确定不可抗力事故的范围。
②对不可抗力事故及其后果,作出处理的明确规定。 ③规定发生不可抗力事故后通知对方的期限和方式。 ④规定出具不可抗力文件的证明机构。 ⑤双方商定的其他内容。
规定不可抗力条款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① 按照合同规定严格审查对方的免责要求。在我国的进口业务中,当交易的对方援引不可抗力条款要求兔责时,我们应按照合同规定严格进行审查,以便确定其所援引的内容是否属于不可抗力条款规定的范围。凡不属于不可抗力范围,又无"双方同意的其他人力不可抗拒事故"规定时,不能按不可抗力事故处理。即使有此规定,也应由双方协商,一方不同意时,不能算作不可抗力事故。
② 实事求是地确定不可抗力的后果。援引不可抗力条款的后果时,应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弄清情况,确定影响履约的程度,以此来判断是解除履约责任,还是延期履行合同。
4.何谓仲裁?为什么仲裁是解决国际经贸争议的重要方式?
答:仲裁(Arbitration)是由买卖双方根据双方达成的书面协议自愿把双方之间的争议提交双方同意的第三者进行裁决,裁决对双方都有约束力。
国际贸易中的争议,如友好协商、调解都未成功而又不愿意诉诸法院解决,则可
采用仲裁办法。仲裁已成为解决这种争议被普遍采用的
方式。
仲裁的优势在于其程序简便、结案较快、费用开支较少,能独立、公正和迅速地解决争议,给予当事人以充分的自治权。它还具有灵活性、保密性、终局性和裁决易于得到执行等优点,从而为越来越多的当事人所选择并采用。 5.简述出口合同的履行程序。
答:鉴于我国绝大多数出口合同为CIF或CFR合同,并且一般都采用信用证(要尽可能)付款方式,故在履行这类合同时,必须切实做好备货、催证、审证、改证、租船订舱、报验、报关、投保、装船和制单结汇等环节的工作。在这些环节中,以“货、证、船、款”四个环节的工作最为重要。 6.卖方和银行收到信用证后应审核哪些内容?
答:审核信用证是通知行和信用证受益人的共同职责。具体来说,审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审核开证行
(2)审核信用证上的签字或印签是否真实
(3)审查来证的性质和类别是否与合同规定相符 (4)审核装运货物
(5)审核信用证金额与货币 (6)审核装运条款 (7)审核单据
(8)对其他特殊条款的审查 7.简述进口合同的履行程序。 答:进口合同签订以后,我们既要按时开出信用证,又要密切注视对方履约情况,必要时应监督对方按合同履行交货义务,以保证进口任务的完成。在我国的进口交易中,大多数以FOB条件成交,以信用证方式付款。这类合同的履行程序一般包括:开立信用证、租船订舱、装运、办理保险、审单付款、接货报关、检验、拨交以及可能出现的索赔。这些环节的工作,是由进出口公司、运输部门、商检部门、银行、保险公司、海关以及用货部门等各有关方面分工负责、紧密配合而共同完成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