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
1.关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均有可燃性 B.室内放一盆水可以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C.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 D.可用观察颜色鉴别这两种气体
2.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氧化物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B.置换反应有单质生成,所以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C.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D.二氧化碳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所以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3.实验室测定蜡烛在盛有一定体积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至熄灭过程中,O2和CO含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通过分析该图可推理出的结论是( )
A.曲线①表示CO含量的变化 C.蜡烛由碳、氢元素组成
B.蜡烛熄灭时,容器内氧气耗尽 D.蜡烛发生了不完全燃烧
4.下列几种常见的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A.碘酒 B.金刚石 C.石灰水 D.干冰 5.下列实验能用下图表示的是
A.向稀盐酸中加入镁条 B.向一杯饱和的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
C.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 D.向过氧化M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 6.明确宏观现象的微观本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想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与液氧的共存物是纯净物,是因为它们由同种分子构成 B.水结成冰,是因为温度降低,分子停止运动
C.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D.水与酒精混合液的体积小于混合前两者体积之和,是因为混合后分子体积变小 7.以下对O2、CO2、SO2、MnO2四种物质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都含有氧分子 C.都含有氧元素
8.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目的是( )
B.都是氧化物 D.都含有2个氧原子
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B.检查装置气密性
C.验证反应放热 D.验证氢气密度比空气小
9.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氧气具有氧化性,可作为燃料 B.空气里氮气、氧气等分子均匀地混合在一起 C.空气里氮气、氧气经混合,它们的化学性质都已改变 D.CO2可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因此空气中CO2的含量越多越好
10.“低碳生活”已成为当今的热门话题,下列对“低碳生活”的理解不准确的是( ) A.减少使用含碳的燃料 C.大力推广使用新能源和新燃料
B.可以有效防止温室效应 D.其中“碳”指的是碳单质
N2↑+2X+4H2O则X的化学式为 D.NO D.锌Zn
11.硝酸铵不稳定,受热易分解。加热时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NO3A.N2O A.氯cl
B.N2O4 B.氖Na
C.NO2 C.铜Ca
12.下列元素名称与其对应的元素符号完全正确的是( ) 13.下列归类不正确的是
选 项 A B C D A.A 归 类 可燃性气体 人体中微量元素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合金 B.B 内容 氢气、一氧化碳、甲烷 铜元素、铁元素、碘元素 二氧化碳、氧气、氦气 青铜、硬铝、生铁 C.C D.D 14.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倾倒液体 B.稀释浓硫酸
C.
称取7.5克NaOH D.
测定溶液pH
15.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将木柴架空燃烧,目的是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燃烧 B.逃离火灾现场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 C.救火时,不要贸然打开所有门窗,以兔空气对流促进火势蔓延 D.油锅着火,用锅盖盖上,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二、多选题
16.为保证实验安全,取得预期实验效果,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我们应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并遵循化学实验的安全规则,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试管与带导管的橡胶塞连接好后,应先把导管放到水中,然后再双手握住试管外壁从而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不要把拇指按在试管夹短柄上,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和他人,试管内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一半
C.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时,先加热氧化铁粉末至红热再通入一氧化碳气体 D.过滤液体时,漏斗里液体的液面不要高于滤纸的边缘,以免杂质进入滤液 E. 为了便于观察,可用手接触药品,直接闻药品气味,但严禁品尝药品 F. 切忌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也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
17.下列图示表示在一定条件下的化学反应,“〇”“ ●”表示两种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关于下列图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完毕“●”有剩余
B.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C.各参加反应的物质和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如果“〇”为氢原子,“●”为氧原子,则参加反应的“〇”和“●”质量比为1:8 18.NH4NO3中N元素的化合价可以是
A.+3 B.-3 C.+5 D.-5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有毒,不能供给呼吸 B.合金中一定不含非金属元素
C.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 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20.己知铁的氧化物有FeO、Fe2O3、Fe3O4,某固体样品由其中一种或多种组成,取5.8克固体样品与足量的CO充分反应后,将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得到10克的沉淀,则关于该固体样品的组成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样品可能是纯净的Fe2O3
B.若该样品含多种物质,则样品中一定含Fe3O4 C.若该样品含多种物质,则样品中一定含FeO D.该样品中可能含有3种物质 三、填空题
21.初中化学教材中常用下列词语描述物质的性质,请选择合适的代号(a-f)填空: a.助燃性b.还原性c.可燃性d.毒性e.吸水性f.酸碱性 (1)固体氢氧化钠通常用可作干燥剂,是因为它具有______; (2)氧气在燃烧的反应中,一般表现出______; (3)用一氧化碳冶炼金属,是利用它的______; (4)石蕊和酚酞可以用来检验溶液的______; (5)氢气可做高能燃料,是利用它的______。
22.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很密切,结合我们所学的化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保护环境的角度考虑,最理想的燃料是_____。《填化学式)
(2)新买的车内放入几包活性炭可减少异味,其原理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填一具体性质) (3)可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是_____。(填化学式) (4)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火焰的原理是_____。
(5)食用“加铁酱油”可预防贫血,其中的“铁”指的是_____。(填“元素”或“原子”) (6)“双吸剂”的主要成分是还原铁粉,常用于食品保鲜,其原因是铁粉能吸收空气中的_____。(填两种物质的化学式)
(7)南山区有“中国硅谷”的美誉,而品体硅的结构类似于金刚石的结构,则构成晶体硅的粒子是_____。(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四、推断题
23.已知A为无色液体,E、F、H都是固体,B、C、D、G都是气体,E与B反应产生火星四射的现象,它们的有关变化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转化。请分析后回答。
(1)写出A物质的化学式_____。 (2)D跟H反应的方程式是_____。
(3)G跟F的反应中_____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填元素符号);该反应体现G物质的_____(填化学性质)。 五、流程题
24.如图是太阳能燃料电池的组成与功能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