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郭齐勇《中国哲学史》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宋至清代的哲学-第7章 陈献章、湛若水【圣才出品】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1 14:44:2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圣才电子书 www.100xuexi.com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围绕如何体认天理展开。一旦涉及心与天理的关系时,湛若水又成为二者直接合一论者了。心与天理本然同一,所以体认天理即体认本心。体认天理也可以说是体认本心之中正的工夫。

(2)求中正之心或求心之中正当然都是一种工夫,所以湛若水也讲“勿忘勿助”,也讲“主一”,甚至儒家道德实践的主要条目,也都存在于湛若水心学中。他的“心”是一种思辨的大心,其心与宇宙、与天理的合一也都是通过思辨的方式实现的,这样,即使他的体认天理之说是“随时随处,皆知行并进乎此天理也”,但由于其基础是思辨的,因而往往给人一种无从下手之感,这就是其弟子总感觉“天理难见”的原因。

6 / 6

郭齐勇《中国哲学史》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宋至清代的哲学-第7章 陈献章、湛若水【圣才出品】.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4ifd1lve31xep036fj71ujtp7zr5k019fq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