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9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第2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练习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5 3:38:0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借鉴借鉴家酷酷酷卡第2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

1.(2016·高考全国卷Ⅲ)一质点做速度逐渐增大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时间间隔t内位移为s,动能变为原来的9倍.该质点的加速度为( )

A.2 4sC.2 stt3sB.2 2t8sD.2

t解析:选A.设质点的初速度为v0、末速度为vt,由末动能为初动能的9倍,得末速度为初速度的3倍,即vt=3v0,由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可知,=sv0+3v03v0-v02v0

=2v0,由加速度的定义可知质点的加速度a==,

t2tt由以上两式可知,a=2,A项正确,B、C、D项错误.

2.(2015·高考江苏卷)如图所示,某“闯关游戏”的笔直通道上每隔8 m设有一个关卡,各关卡同步放行和关闭,放行和关闭的时间分别为5 s和2 s.关卡刚放行时,一同学立即在关卡1处以加速度2 m/s由静止加速到2 m/s,然后匀速向前,则最先挡住他前进的关卡是( )

2

st A.关卡2 C.关卡4

B.关卡3 D.关卡5

v12

解析:选C.关卡刚放行时,该同学加速的时间t==1 s,运动的距离为x1=at=1 m,然后以2 m/s

a2

的速度匀速运动,经4 s运动的距离为8 m,因此第1个5 s内运动的距离为9 m,过了关卡2.到关卡3时再用时3.5 s,大于2 s,因此能通过关卡3.到关卡4时共用时12.5 s,而第12 s时关卡关闭,因此被挡在关卡4前,C项正确.

3.(多选)某物体以30 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5 s内物体的( ) A.路程为65 m

B.位移大小为25 m,方向向上 C.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10 m/s D.平均速度大小为13 m/s,方向向上 解析:

2

1

借鉴借鉴家酷酷酷卡 选AB.法一:分阶段法

2

v030v2300

物体上升的时间t上== s=3 s,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h1== m=45 m.物体从最高点自由

g102g2×10

1212

下落2 s的高度h2=gt下=×10×2 m=20 m.运动过程如图所示,则总路程为65 m,A正确.5 s末物体离

22抛出点的高度为25 m,即位移的大小为25 m,方向竖直向上,B正确.5 s末物体的速度v=gt下=10×2 m/s=20 m/s,方向竖直向下,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则速度改变量Δv=(-v)-v0=(-20 m/s)-30 m/s=-50 -h1-h225

m/s,即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50 m/s,方向向下,C错误.平均速度v== m/s=5 m/s,方向向上,

t5D错误.

法二:全过程法

由竖直上抛运动的规律可知:物体经3 s到达最大高度h1=45 m处.将物体运动的全程视为匀减速直线122

运动,则有v0=30 m/s,a=-g=-10 m/s,故5 s内物体的位移h=v0t+at=25 m>0,说明物体5 s末

2在抛出点上方25 m处,故路程为65 m,位移大小为25 m,方向向上,A、B正确.速度的变化量Δv=aΔt=-v0+v-50 m/s,C错误.5 s末物体的速度v=v0+at=-20 m/s,所以平均速度v==5 m/s>0,方向向上,D

2错误.

4.(高考全国卷Ⅰ)公路上行驶的两汽车之间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当前车突然停止时,后车司机可以采取刹车措施,使汽车在安全距离内停下而不会与前车相碰.通常情况下,人的反应时间和汽车系统的反应时间之和为1 s.当汽车在晴天干燥沥青路面上以108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时,安全距离为120 m.设雨天时汽2

车轮胎与沥青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晴天时的.若要求安全距离仍为120 m,求汽车在雨天安全行驶的最大速

5度.

解析:设路面干燥时,汽车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刹车时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0,安全距离为s,反应时间为t0,由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得

μ0mg=ma0

① ②

v20

s=v0t0+ 2a0

式中,m和v0分别为汽车的质量和刹车前的速度.

2

借鉴借鉴家酷酷酷卡2

设在雨天行驶时,汽车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依题意有μ=μ

5

0

设在雨天行驶时汽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安全行驶的最大速度为v,由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得 μmg=ma ④ ⑤

v2

s=vt0+ 2a联立①②③④⑤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

v=20 m/s(72 km/h).

答案:20 m/s

[学生用书

P277(单独成册)] (建议用时:6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

1.空军特级飞行员李峰驾驶歼十战机执行战术机动任务,在距机场54 km、离地1 750 m高度时飞机发动机停车失去动力.在地面指挥员的果断引领下,安全迫降机场,成为成功处置国产单发新型战机空中发动机停车故障、安全返航第一人.若飞机着陆后以6 m/s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若其着陆速度为60 m/s,则它着陆后12 s内滑行的距离是( )

A.288 m C.150 m

B.300 m D.144 m

2

解析:选B.先求出飞机着陆后到停止所用时间t.由v=v0+at,得t=

v-v00-60

= s=10 s,由此可知a-6

飞机在12 s内不是始终做匀减速运动,它在最后2 s内是静止的,故它着陆后12 s内滑行的距离为x=v0t10

+=60×10 m+(-6)× m=300 m. 22

2.(2018·山西四校联考)以36 km/h的速度沿平直公路行驶的汽车,遇障碍物刹车后获得大小为4 m/s的加速度,刹车后第3 s内汽车的位移大小为( )

A.12.5 m C.10 m

B.2 m D.0.5 m

2

at2

2

解析:选D.据v=at可得由刹车到静止所需的时间t=2.5 s,则第3 s内的位移,实际上就是2~2.5 s12

内的位移,x=at′=0.5 m.

2

3.高铁专家正设想一种“遇站不停式匀速循环运行”列车,如襄阳→随州→武汉→仙桃→潜江→荆州→荆门→襄阳,构成7站铁路圈,建两条靠近的铁路环线.列车A以恒定速率360 km/h运行在一条铁路上,另一条铁路上有“伴驳列车”B,如某乘客甲想从襄阳站上车到潜江站,先在襄阳站登上B车,当A车快到襄阳站且距襄阳站路程为s处时,B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当速度达到360 km/h时恰好遇到A车,两车连锁并打开乘客双向通道,A、B列车交换部分乘客,并连体运动一段时间再解锁分离,B车匀减速运动后停在随州站并卸客,A车上的乘客甲可以中途不停站直达潜江站.则( )

3

借鉴借鉴家酷酷酷卡A.无论B车匀加速的加速度大小为多少,s是相同的 B.该乘客节约了五个站的减速、停车、提速时间 C.若B车匀加速的时间为1 min,则s为4 km

D.若B车匀减速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则当B车停下时A车已距随州站路程为1 km

解析:选D.设B车从静止开始加速到v=360 km/h所用时间为t,B车加速度为a,由题意得s=vt-t2

2

vv2

=t,而v=at,所以两者之间的距离s=,由此可知,B车的加速度a越大,s越小,A项错误;从襄阳站22av到潜江站中间间隔三个站,所以该乘客节约了三个站的减速、停车、提速时间,B项错误;若B车匀加速的时间t′=1 min,则s=t′=3 km,C项错误;若B车匀减速的加速度大小a′=5 m/s,减速运动时间t″=

2

v2

v12

=20 s,则当B车停下时A车已经距随州站路程为s′=vt″-a′t″=1 km,D项正确. a′2

4.一固定的光滑斜面长为x,一物体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当物体速度为到达斜面底端速度的一半时,它沿斜面下滑的距离是( )

A.

4C. 2

xxB.

2-1

x 22x 2

D.

解析:选A.把物体的运动过程按速度大小分为两段,即0~和~v两段,由于两段的速度变化量相等,

22则两段的时间相等,又因为这两段相等时间内位移之比为1∶3,故第一段的位移为总位移的四分之一,即,4选项A正确.

5.(2018·湖南石门检测)近年我国多地都出现了雾霾天气,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和交通;设有一辆汽车在能见度较低的雾霾天气里以54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司机突然看到正前方有一辆静止的故障车,该司机刹车的反应时间为0.6 s,刹车后汽车匀减速前进,刹车过程中加速度大小为5 m/s,最后停在故障车前1.5 m处,避免了一场事故.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司机发现故障车后,汽车经过3 s停下

B.从司机发现故障车到停下来的过程,汽车的平均速度为7.5 m/s C.司机发现故障车时,汽车与故障车的距离为33 m

D.从司机发现故障车到停下来的过程,汽车的平均速度为11 m/s

Δv0-15

解析:选C.汽车减速到零的时间t1== s=3 s.则t=t′+t1=(0.6+3)s=3.6 s,故A错误;

a-50-v00-225

在反应时间内的位移x1=v0t′=15×0.6 m=9 m.匀减速直线运动的位移x2== m=22.5 m,则

2a-10

22

vvxx1+x29+22.5

x=x1+x2+1.5 m=33 m,故C正确;平均速度v== m/s=8.75 m/s,故B、D错误.

t3.6

6.东东同学看到远处燃放的烟花,每颗烟花从地面竖直发射到最高点时瞬间爆炸.最高点与五楼顶部平齐,且前一颗烟花爆炸时后一颗烟花恰好从地面发射,他看到烟花爆炸闪光同时还听到了爆炸的声音,而在最

4

2019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第2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练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4jhd5eqel4i6jo0x1m776vac3ljxx012fa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