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圈回路产生的焦耳热为
,故D正确。
7.劳伦斯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回旋加速器,其原理如图所示。这台加速器由两个铜质D 形盒构成,其间留有空隙。若 D 形盒的半径为 R ,所加交变电压的频率为 f ,要加速 质量为 m 、电荷量为+ q 的粒子,则所加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______,带电粒子离开加速器时能获得的最大动能为_____。
【答案】 (1). 【解析】
(2).
【详解】粒子在加速器中运动的频率等于所加交变电压的频率为 f,则的磁感应强度为
,且
,解得所加磁场
;当粒子的运动半径等于D型盒的半径R时,粒子的动能最大,此时 ,解得
8.如图所示,两木块 a 和 b 在水平地面上相向运动,它们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2。在零时刻,两木块相距 d=17m,木块 a 的速度大小为 va=10m/s,木块 b 的速 度大小为 vb=2m/s;一段时间后,木块 a 与已停止运动的木块 b 相碰,碰撞时间极短, 碰后两木块粘在一起运动,刚好运动到木块 b 的零时刻位置停止。重力加速度取 g=10 m/s2。求:
(1)两木块发生碰撞的时刻 t;
(2)两木块在碰撞中损失的动能与碰前瞬间总动能的比 值。 【答案】(1)2s(2) 【解析】
【详解】(1)两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均为则b从开始运动到停止时的位移:
,
,
则碰撞时a的位移应该为xa=17m-1m=16m ; 对滑块a:
,即
,
解得t=2s(另一解t=8s舍掉)
2
(2)碰后两物块一起向右减速到零,其位移为x=xb=1m,加速度仍为a=-2m/s可知碰后的共同速
度
碰前a的速度
碰撞过程动量守恒,则:解得碰前的动能:碰后动能:
;
,
,
则两木块在碰撞中损失的动能与碰前瞬间总动能的比值
9.如图所示,两根足够长光滑平行金属导轨 MN、PQ 固定在倾角 θ=37°的绝缘斜面上,两导轨间距为 L=1m,M、P 两点间接有阻值为 R=3Ω的电阻。整个装置处于磁感应 强度 B=2T 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斜面向下。一根质量为 m=1kg 的均匀直金属杆 ab 放在两导轨上,并与导轨垂直,ab 在导轨之间的电阻 r=1Ω,电路中其余电阻不计。 金属杆 ab 由静止释放后沿导轨运动时始终垂直于导轨,且与导轨接触良好。不计空气阻 力影响。已知 sin37°=0.6,cos37°=0.8,重力加速度取 g=10m/s2。求:
(1)金属杆 ab 沿导轨向下运动时的最大速度 v 以及此时杆中电流方向;
(2)若金属杆由静止释放至达到最大速度的过程中,电阻 R 上产生的焦耳热总共为 QR=1.5 J,则流过电阻 R 的总电荷量 q 为多少;
(3)金属杆由静止释放至达到最大速度的过程中,经历的时间 t。 【答案】(1)6m/s,电流方向【解析】
【详解】(1)金属棒速度最大时,满足:
,
由a到b;(2)C(3)
解得v=6m/s,电流方向为由a到b;
(2)金属杆由静止释放至达到最大速度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
流过电阻 R 的总电荷量 q 为:联立解得
,其中安培力的冲量:
其中:
(3)由动量定理:联立解得:
10.如图甲所示,在 xOy 竖直平面内存在竖直方向的匀强电场,在第一象限内有一与 x 轴 相切于点(2R,0)、半径为 R 的圆形区域,该区域内存在垂直于 xOy 面的匀强磁场,电 场与磁场随时间变化如图乙、丙所示,设电场强度竖直向下为正方向,磁场垂直纸面向里 为正方向,电场、磁场同步周期性变化(每个周期内正、反向时间相同)。一带正电的小球 A 沿 y 轴方向下落,t=0 时刻 A 落至点(0,3R),此时,另一带负电的小球 B 从圆形区 域的最高点(2R,2R)处开始在磁场内紧靠磁场边界做匀速圆周运动。当 A 球再下落 R 时,B 球旋转半圈到达点(2R,0);当 A 球到达原点 O 时,B 球又旋转半圈回到最高 点;然后 A 球开始做匀速运动。两球的质量均为 m,电荷量大小为 q。不计空气阻力及两 小球之间的作用力,重力加速度为 g。求:
(1)匀强电场的场强 E 的大小;
(2)小球 B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 T 及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B 的大小; (3)电场、磁场变化第一个周期末 A、B 两球间的距离 S。 【答案】(1)【解析】
【详解】(1)小球 B 做匀速圆周运动,则重力和电场力平衡,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则有 Eq=mg,解得
(2)
(3)
R
(2)设小球 B 的运动周期为 T,对小球 A:Eq+mg=ma,
解得 a=2g;
2
由 R=a(),得
对 B 小球:
解得
(3)由题意分析可得:电(磁)场变化周期是 B 球做圆周运动周期的 2 倍 对小球 A:在原点的速度为在原点下位移
,
2T 末,小球 A的坐标为(0,-5R) 对小球B:球 B 的线速度 vB=π水平位移 xB=vBT=2πR;
2
竖直位移为 yB=aT=2R;
2T 末,小球B的坐标为[(2π+2)R,0]
则 2T 末,A、B两球的距离为: AB=
的;
R。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