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马说 课内精读 比较阅读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8 23:54:1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A.而意常不足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B.客许而直未及给 及郡下,诣太守 ..C.亦如是 如是再啮 ..D.会魏帅李公蔚市贡马 百里奚举于市 ..

6.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两处) 他 日 谒 公 遂 问 向 时 马

7.下面句子的横线处省略了主语,根据文意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翌日,________令诸子乘之,亦如是。

A.沈宣词 B.客 C.王公遂 D.李公蔚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客许而直未及给,遽为将校王公遂所买。(提示:直,价值、价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售”有以下两个义项:①卖出去;②买。“公阅马,一阅遂售之”中的“售”字,选用哪个义项才符合文意?选出正确义项,并用自己的话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韩愈的《马说》深刻阐述了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联系《马说》,结合文本,简述王公遂不能让所买之马成为“名马”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参考译文与答案详析

课内精读

1.韩昌黎文集校注 韩愈 退之 唐 文学思想 教育 文起八代之衰

2.(1)有时 (2)同“饲”,喂 (3)(和普通的马)一同死 (4)同“现”,显现,表现 (5)一样、等同 (6)用马鞭驱赶

3.(1)(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里。 (2)(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

(3)(千里马)吃一顿有时能吃一石饲料。

(4)它鸣叫,(饲养马的人)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

4.[解析] D 作者认为世界上缺乏的是发现人才的人。

5.①伯乐不常有;②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③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6.为“千里马”被埋没而鸣不平。(或:对“千里马”得不到应有的待遇表示同情和惋惜。)

7.形象塑造:千里马——遭遇悲惨,怀才不遇;食马者——专横残暴,无知狂妄。写作手法:托物言志,以马喻人;正反对比论证,论证环环相扣。阐明道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要善于识别人才,重用人才。

比较阅读 1.B

2.(1)用马鞭赶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喂它,却不能让它竭尽才能。 (2)秦穆公召见了九方皋,派(他)去寻找天下最好的马。 3.[解析] D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语段的理解能力。答题时先审题干,找出要求和范围,再结合内容进行比较辨别,从而得出答案。D项,“想当然地认为这不是天下最好的马”这一说法不够合理,因为秦穆公认为九方皋连马的毛色、公母都不知道,他怎么能识别天下最好的马呢?

4.[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难度较大。这类题目答题时,观点一定要明确,最好能围绕原文的观点,理解作者的感情,从全文的主旨和情感基调入手,细细品味词句所包含、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案] 略。 [参考译文]

[乙] 秦穆公对伯乐说:“您的年纪大了,子孙中有没有能派去访求良马的人呢?”伯乐答道:“良马可以通过它的形体、外貌、筋节、骨骼来判断识别。至于天下无双的宝马则不然,它的神气迷离恍惚,似有似无,这样的马一旦飞快奔驰,四蹄似乎离开地面不沾尘土,车马过处也不留痕迹。我的子孙都是下等人才,只能教他们识别良马,没法教他们如何识别天下最好的马。我有一位一同挑担劈柴的朋友,名叫九方皋,他相马的本领不在我之下。请让我为您引见他。”

秦穆公召见了九方皋,派(他)去寻找天下最好的马。三个月后,(九方皋)回来报告:“已经找到了天下最好的马,就在沙丘。”秦穆公问:“什么样的马呢?”(九方皋)答道:“是一匹黄色的母马。”(秦穆公)派人去取马,却是一匹黑色的公马。穆公很不高兴,召见伯乐并对他说:“真糟糕啊,你所推荐的那个相马人!连马的毛色、公母尚且分辨不清,又怎么能鉴别天下最好的马呢?”伯乐长叹一声道:“(九方皋相马的本领)竟然达到这种境界了!这正是他比我高明何止千万倍的地方啊。九方皋所观察的,是马的天赋之灵性,他观察到马的精髓,也就忘记了表象;注意的是马的内在品性,也就忽略了外在皮毛;看到应当看的,不看不必看的;观察应当观察的,忽略不应当观察的。像九方皋这样相马,还有着比宝马更

6

可贵的地方。”马送来了,果然是一匹天下无双的宝马。

5.(1)用马鞭驱赶 (2)同“现”,显现 (3)欺骗 (4)被判定

6.(1)想要它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2)我并非因为失去双脚而感到悲伤,而是痛心世人将宝玉看作石头,把忠诚的人当成骗子,这才是我感到悲伤的原因啊!

7.[解析] 此题考查修辞及其作用。首先判断出运用的修辞手法,然后点明这种修辞手法的一般作用,再结合文段和中心写出在文中的具体作用。

[答案] 突出了食马者的平庸浅薄、愚妄无知,表达了作者对食马者的强烈谴责。 8.共同愿望:希望人才能够被发现,被重用。

示例:不气馁,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寻找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意对即可) [参考译文]

[乙] 楚国有个名叫卞和的人,从楚山中得到一块含有美玉的石头,就把它献给了楚厉王。厉王命令玉匠鉴别,玉匠(一看)就说:“这只是一块石头。”厉王认为卞和是有意欺骗(他),于是就下令砍去了他的左脚。等到厉王去逝,武王即位,卞和又把那块含有玉的石头献给了武王,武王又让玉匠鉴别,(玉匠)又说:“这只是一块石头。”武王也认为卞和是有意欺骗(他),于是下令砍去了他的右脚。武王去逝,文王即位,卞和竟然捧着那块含有玉的石头,在楚山脚下一连痛哭了三天三夜,眼泪流尽,血也哭了出来。文王听说了这件事后,就派人前去调查原因,(那人问卞和)说:“天下被砍去脚的人很多,为什么只有你哭得如此悲伤呢?”卞和回答说:“我并非因为失去双脚而感到悲伤,而是痛心世人将宝玉看作石头,把忠诚的人当成骗子,这才是我感到悲伤的原因啊!”

文王(听到回报)便叫玉匠去雕琢那块含有玉的石头,果然得到一块价值连城的美玉,于是给这块美玉命名为“和氏之璧”。

课外阅读

1.(1)距离(离开) (2)停止 2.C

3.每当得到食物,(它)就在房屋上停息,并不马上下来。

4.注意选择适合自己的人生之路,注意回避风险,尽量远离祸患。 [参考译文]

我读书的房屋,旁边有一棵桂树,有一天,桂树上传来鸟叫声。靠近一看,是两只鸟在枝干之间做了巢,(巢)离地不到五六尺,人的手可以碰到它。巢像杯子一样大,精密完整而牢固,用细草缠结而成。鸟是一雌一雄,小的那只不满一捧,毛色明亮洁净,美好洁白可爱,不知道是什么鸟。雏鸟将要出壳了,雌鸟用翅膀盖着它,雄鸟去捕食,每当得到食物,(它)就在房屋上停息,并不马上下来。房屋的主人戏弄它,用手摇它的巢,(它)就向下看着鸣叫,轻摇(它)轻叫,重摇(它)就大叫,手拿下来,鸣叫就停止。(后来)有一天,我从外面回来,见鸟巢掉在地上,找两只鸟和雏鸟,没有找到。(向他人)问它们的去向,得知是被屋主的童仆抓走了。

唉!凭借这鸟的羽毛洁白而且鸣声好听,为什么不到深山里去寻找茂林栖息呢?将身体托付到不合适的地方,才会被奴仆折辱而死。人生的道路并不很宽啊!

5.[解析] C A项,足够/值得;B项,来得及/到;C项,这样;D项,买/集市。 6.他日/谒公遂/问向时马 7.C 8.门客答应(把马卖给沈宣词),但(沈宣词)还没来得及给钱,马就被将校王公遂买走了。 9.此处的“售”是“买”的意思,从“李公蔚市贡马”“后入飞龙”等可知,李公蔚是

7

买马的,从“一阅遂售之”可见李公蔚买马的果断、坚决。

10.韩愈的《马说》告诫世人,要发掘良马的潜能,首先要深谙马的习性,懂得如何驾驭,但王公遂买马后一直“未尝乘”,在骑马失败后,还“怒捶之”,最后转手卖了,可见他不懂策马之道,更没有能力发掘良马的潜能,使其成为名马。

[参考译文]

沈宣词曾经是丽水县县令,他常说家在大梁的时候,家中马厩里曾经有骏马几十匹,然而中意的却很少。咸通六年,门客有马要出售,(此马)通体雪白,但是颈上的鬣鬃却有点近似红色,(沈宣词)认为(它)十分奇特,答应给门客五十万钱做酬劳,门客答应(把马卖给他),但(沈宣词)还没来得及给钱,马就被将校王公遂买走了。过了几天,(沈宣词)去拜见王公遂,问起当时那匹马。王公遂说:“(我)竟然还没有骑过呢。”于是(将马)牵出,到马跟前(马)就举头斜视,表现出不驯服的样子,始终跨不上马,王公遂生气地去捶马,又(让马)去驾车,王公遂觉得这样也不能控制它。第二天,(王公遂)叫几个孩子去骑这匹马,还是像昨天一样;让家仆去骑,也是一样。于是请求按之前的价钱卖给沈宣词。宣词得到马以后,情况也和王公遂一样。恰好魏帅李公蔚在街市买贡马,前后来的马都不合心意。李公蔚看马,第一眼看见就把它买了下来,后来(这匹马)进了皇家,是皇上最喜爱的马,成了当时的名马。

8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马说 课内精读 比较阅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4ly09jdny6tck19hpxv8jj329nz0t003nw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