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8-2019年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9 1:30:3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记数法:

上方每颗珠子代表5,下方每颗珠子代表1。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所知道的知识。 教师:关于算盘,你还知道什么? 计算机。

计算机发明的时间、发明人。

20世纪40年代,美国科学家发明了最早的计算机。 关于计算机运算速度的了解。 让学生说一说,他所知道的知识。 提问,关于计算机,你还知道什么?(课前可以让学生通过其他的途径获取更多的有关信息)

第七课时:乘法分配律

教学内容:

探索乘法分配律,应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课文第45页的内容,及第46页的“试一试”、“练一练”等)

重点:指导学生探索乘法的分配律。 难点:发现并归纳乘法分配律 关键:指导观察分析算式的特征。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索乘法分配律中的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探索规律的过程。 2.使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能自主发现乘法分配律,并能用字母表示。 3.会用乘法分配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教学过程: 一、导入谈话:

教师:同学们,通过探索活动我们已经发现了一些数学规律,并应用如乘法结合律等解决问题。这一节课,我们再一起去探索,看看我们又会发现什么规律。 板书:探索与发现(三) ?

今天,又有什么发现呢?让我们一起走上探索之路。 二、探索交流、发现规律

呈现课文插图(实物投影或挂图)

教师:一共贴了多少块瓷砖?你怎么算?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中交流,让每一个学生都在小组中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反馈交流情况。

由小组派代表汇报交流结果(有选择地板书)。 学生A:6×9+4×9 =54+36 =90(块) 学生B:(6+4)×9 =10×9 =90(块)

要求学生结合插图说明算式的意义。 指导学生结合观察算式的特点。 三、举例验证。

让学生根据算式特征,再举一些类似的例子。 如:(40+4)×25和40×25+4×25 42×64+42×36和42×(64+36) 讨论交流:

交流学生的举例是否符合要求: 交流不同算式的共同特点; 还有什么发现?(简便计算) 字母表示。

教师:如果用a、b、c分别表示三个数,你能写出你的发现吗? 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小组交流。最后教师板书。 (a+b)×c=a×c+b×c 四、提示课题。

教师在未完成的板书中添上:乘法分配律。 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课文第46页的“试一试”。 1、(80+4)×25 呈现题目。

指导观察算式特点,看是否符合要求,能否应用乘法分配律计算简便。 鼓励学生独自计算。 2、34×72+34×28 呈现题目。

指导观察算式特点,看是否符合要求。 简便计算过程,并得出结果。 巩固练习

课文第46页的“练一练”。

第1题,简单的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 第2题,注意指导一些算式的计算方法。 99×11:可以看成(100-1)×11=1100-11 或看成99×(10+1)=990+99

38×29+38应该把算式看作:38×29+38×1

第3题,这是一道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在计算中可以应用乘法的分配律使计算简便。 第一个问题“一共有多少瓶?”可以直接扳书让学生进行练习,然后进行交流。

第二个问题“付1500元够吗?”学生可以算出这些饮料的总价,然后与1500元进行比较,

可以用估算的方法。

[板书设计] 乘法结合律

3×(5×4)=60 15×25×4=1500 (3×5)×4=60 15×(25×4)=1500 乘法结合律:(a×b)×c=a×(b×c)

第八课时:乘法的分配率

教学内容:乘法分配率、结合率练习课。教材47页、48页。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巩固对乘法结合率、乘法分配率的理解,能较熟悉地应用定律进行运算。 2..提高计算、思维能力及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渗透函数思想。

重点难点:

1.继续加深对乘法结合率、分配率的理解,进而能熟练地应用定律进行简算。 2.学生对乘法分配率与乘法结合率的应用,对乘法分配率的反向应用。

教学过程: 一、口算。

68+22 235×100 12×1 4×90×25 100+26 8×9×125 11×4+15×2 35×8×125 二、用乘法分配率进行计算 (100+2)×45

订正时要说明为什么要把括号里的数分开来乘。 什么叫乘法分配率? 三、基本练习

请同学们任意填一个两位数,老师都会很快说出乘积。 学生要尝试解答88×102

可以讨论:如何把这个算式改写成“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的形式?(100+2)×88,为什么这样改写,简便在何处? 102×(80+8),不要简单地否定,要把两种方法做比较,对比一下,看哪种方法简便,再肯定。

教师小结:两个数相乘,把其中一个比较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改写成整十、整百、整千与一个数的和,再应用乘法分配率可以使运算简便。

88×102 练习: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88×(100+2) 102×69=( )×69+( )×69 =88×100+2×100 75×103=75×( )+75×( )

=8800+176 笔算:102×83 =8976

订正时要说明用了什么规律,怎样简便的,简便在什么地方。 85×82+82×15 5×289×2 (125×25)+4 75×299+75 99×23 125×88 (125+17)×8 124×25-25×4 学生要说出简算的步骤及应用的定律。 作业设计:

47页、48页的习题。 [板书设计] 乘法分配律

6×9+4×9=90 40×25+4×25=1100 (6+4)×9=90 (40+4)×25=1100 乘法分配律:(a+b)×c=a×c+b×c

第九课时:整理与复习(一)

教学内容:整理与复习(一),教材49、50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对认识更大的数、线与角以及乘法这三个单元的知识进行系统归纳、整理,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2.使学生掌握这三个单元的基础知识,提高计算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重点难点:

1.把握三个单元的基础知识,使学生能比较牢固地掌握。 2.提高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解题的正确率。

教学过程:

让学生说一说学到了什么? 认识更大的数。 线与角。 乘法。 估算。 简算。

教师画出知识网图。

认数(数数、组数、数位、记数单位) 认识更大的数 数的读写。

数的改写 数的大小比较。 数的省略。

(线段、直线和射线)

线与线的关系(平行、相交、垂直)

认识三种线 线与角

认识五种角。(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

角的度量。

画指定度数的角。

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三位数乘两位数

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乘法 估算。

乘法结合律。 用定律简算

乘法分配律。 作业设计:

49页1、2、3、4、5题。

单元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 图形的变换

单元教学目标:

1. 通过实例观察,了解一个简单的图形经过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 程,并能在方格纸上

2018-2019年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4m9q6otfu7b8vd538ce5nrap1rg1l00xki_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