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像山开现出万仞峰。”王永州邕说:“那笔画像是寒猿饮水摇动的枯籐,像是壮士拔山伸出的劲铁。”朱处士遥道:“笔下唯看到激电流逝,字写成只吓得蟠龙走动。”
叙机格,则有李御史舟云:“昔张旭之作也,时人谓之张颠。今怀素之为也,余实谓之狂僧。以狂继颠,谁曰不可?”张公又云:“稽山贺老粗知名,吴郡张颠曾不面。”许御史瑶云:“志在新奇无定则,古瘦漓骊半无墨。醉来信手两三行,醒后却书书不得。”戴御史叔伦云:“心手相师势转奇,诡形恠状飜合宜。人人欲问此中妙,怀素自言初不知。”
述天机风格的,就有李御史舟说:“过去张旭作书,当时的人称他?张颠?;今日怀素作书,我实在要称他?狂僧?。用狂来继承颠,有谁说不可!”张公又说:“稽山贺老〈即贺知章〉只是略知名,吴郡张颠曾北面称臣。”许御史瑶说:“志趣在新奇无一定准则,古瘦的字体似水势流尽一半无墨。醉来信手书写两三行,醒后再书写却不能获得。”戴御史叔伦说:“手以心为师,笔势转新奇,诡形恠状反而合宜。人人欲问此中的奥妙,怀素自己也说全不知。”
语疾速,则有窦御史冀云:“粉壁长廊数十间,兴来小豁胸中气。忽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戴公又云:“驰豪骤墨列奔驷,满座失声看不及。”
说快速的,就有窦御史冀说:“白壁长廊数十间,兴致来了稍稍发泄胸中气。然后大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戴公又说:“挥
5
毫行墨有若列入的奔马,满座的人失声说眼睛跟不上笔。” 目愚劣,则有从父司勋员外郎吴兴钱起诗云:“远鹤(锡)无前侣,孤云寄太虚。狂来轻世界,醉里得真如。”
称愚蠢拙劣的,就有叔父司勋员外郎吴兴钱起的诗云:“远飞的鹤,没有前行的伴侣。单独漂浮的云片托付给太虚。发起狂来看轻世界,酒醉里得到真知。”
皆辞旨激切,理识玄奥,固非虚荡之所敢当,徒增愧畏耳。时大历丁巳冬十月廿有八日。
这些都是话语含着激励,见识玄虚奥妙,固然不是漂浮不实之辈之所敢当,只增加我的惭愧畏惧罢了。时大历丁巳冬十月廿八日。
(本文非原创)
6
张旭古诗四帖 唐朝书家--张旭
张长史,即张旭,唐吴郡(江苏苏州)人,生卒年月不详。字伯高,官至金吾长史,故世称张长史。喜饮酒,往往大醉后挥毫作书,或以头发濡墨作书,如醉如痴,世人称之为\张颠\,与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李进、崔宗之、苏晋、焦遂称为酒中八仙。他精工楷书、草书,尤以草书称著。他的书法得于二王,而又独创新意。楷书《郎官石柱记》,取欧阳询、虞世南笔法,端庄严谨,不失规矩,展现出楷书的精妙。《宣和书谱》中评说:\其名本以颠草,而至于小楷行草又不减草字之妙,其草字虽然奇怪百出,而求其源流,无一点画不该规矩者。\ 他得书法得之于\二王\而又能独创新意。他的楷书端正谨严。规矩至极,黄山谷誉为\唐人正书无能出其右者\。若说他的楷书是继承多于创造,那么他的草书则是书法上了不起的创新与发展了。韩愈说:\旭善草书,不治他技故旭之书,变动如鬼神,不可端睨。\杜甫在《八仙歌》中写道:\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他能把书法艺术升华到,用抽象的点线去表现书法家思想情感高度的艺术境界。在书法艺术中,他的字貌似怪而不怪,关键在于点画用笔完全符合传统规矩。可以说,他是用传统技法表现自己的个性,而在书法上成了有创造力的无愧于自己时代的书法家。博大清新,纵逸豪放之处,远远超过了前代书法家的作品,具有强烈的盛唐气象。 张旭性格豪放,嗜好饮酒,常在大醉后手舞足蹈,然后回到桌前,提笔落墨,一挥而就。
有人说他粗鲁,给他取了个张癫的雅号。其实他很细心,他认为在日常生活中所触到的事物,都能启发写字。偶有所获,即熔冶于自己的书法中。
当时人们只要得到他的片纸支字,都视若珍品,世袭真藏。那时候,张旭有个邻居,家境贫困,听说张旭性情慷慨,就写信给张旭,希望得到他的资助。张旭非常同情邻人,便在信中说道:您只要说这信是张旭写的,要价可上百金。邻人将信照着他的话上街售卖,果然不到半日就被争购一空。邻人高兴地回到家,并向张旭致万分的感谢。当时人们把张旭的草书与李白的诗词,斐旻的剑舞合称三绝。
盛唐时期,以张旭为代表的一派
东明九芝盖,北烛五云车。飘飖入倒景,出没上烟霞。春泉下玉溜,青鸟向金华。汉帝看桃核,齐侯问棘(原诗为枣)花。应逐上元酒,同来访蔡家。
7
北阙临丹水,南宫生绛云。龙泥印玉简(原诗为策),大火练真文。上元风雨散,中天哥(原诗为歌)吹分。虚(原诗为灵)驾千寻上,空香万里闻。
谢灵运王子晋赞
淑质非不丽,难之以万年。储宫非不贵,岂若上登天。王子复清旷,区中实哗嚣。喧既见浮丘公,与尔共纷翻(翻)。
岩下一老公四五少年赞
衡山采药人,路迷粮亦绝。过息岩下坐,正见相对说。一老四五少,仙隐不别可?其书非世教,其人必贤哲。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