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由政府经营、公共定价或价格管制方式提供自然垄断基础设施和服务相比,垄断经营有着( )的好处
A.增加市场有效供给 B.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C.更好地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 D.稳定物价
58.我国1950年发行“人民胜利折实公债”属于( ) A.国内公债 B.国外公债 C.货币公债 D.实物公债 59.判断公债适度规模的标准有( )
A.社会上是否有足够的资金来承受债务的规模
B.政府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在今后偿还逐渐累积的债务 C.证券市场需要和能够容纳多少政府债券 D.政府债务有多大的“挤出效应” 60.公债市场的主要功能有( )
A.公债市场为政府的债权发行和交易提供了有效的渠道
B.公债市场可以进一步引导资金流向,实现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 C.公债市场是传播和获取经济信息的重要场所
D.公债市场能够为社会闲置资金提供良好的投资场所 61.公债流通市场的交易方式有( )
A.现货交易 B.回购交易 C.期货交易 D.期权交易 62.公债偿还的方法有( )
A.买进偿还法 B.直接偿还法 C.一次偿还法 D.抽签偿还法 63.偿还债务的资金来源主要有( )
A.当年预算直接拨款 B.预算盈余 C.偿债基金 D.发行新债偿还旧债 64.下列各个监测公债适度规模的指标中正确的有( ) A.公债负担率=(当年公债余额/当年GDP)×100%
B.借债率=(当年公债发行额÷当年财政收入总额)×100% C.借债率=(当年公债发行额÷当年财政支出总额)×100%
D.公债偿债率=(当年公债还本付息额÷当年财政收入总额)×100% 65.与单式预算相比,复式预算的优点有( )
A.有利于反映预算的整体性、统一性,可以明确体现政府财政收支规模和基本结构 B.体现了不同预算收支的性质和特点
C.有利于提高预算编制质量,加强预算资金监督与管理 D.能完全反映政府预算赤字的真正原因 66.政府预算具有( )的特征
A.年度计划性 B.法律性 C.集中性 D.公开性 67.部门预算相对于传统的功能预算而言有( )的优点 A.扩大了预算的编制范围,有利于提高预算的综合性 B.克服了代编预算的方式,提高了准确性 C.建立新预算管理机制,统一预算分配权 D.有利于及时批复预算
68.预算收入的征收部门在预算执行中的任务是( )
A.及时、足额征收预算收入 B.按财政体制的规定划缴到各级政府的财政金库 C.及时、足额地拨付预算资金 D.按照标准考核、监督、提高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 69.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在预算执行中的职责包括( )
A.研究落实财政税收政策的措施,统一负责组织预算收入和预算支出的执行 B.对单位的各项经济业务进行会计核算,编制会计报表
C.督促预算收入征收部门、各预算缴款单位完成预算收入任务
D.指导和监督各部门、各单位建立完全财务制度和会计核算体系,按照规定使用预算资金 70.开设的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的功能包括( )
A.国库单一账户为国库存款账户,用于记录、核算和反映纳入预算管理的财政收入和支出活动
B.财政部门的零余额账户,用于财政直接支付和清算
9
C.预算外资金专户,用于记录、核算和反映预算外资金的收入和支出活动,并用于预算外资金日常收支清算
D.特设账户,用于记录、核算和反映预算单位的特殊专项支出活动,并与国库单一帐户清算
71.政府预算在执行过程中有必要进行全面调整的情况有( )
A.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各预算支出科目之间,往往发生有的资金多余,有的资金不足 B.发生重大的自然灾害,实行重大经济变革时 C.遇特大自然灾害、战争等特殊情况 D.遇国民经济发展过分高涨或过分低落 72.持续的通货膨胀会造成( )
A.增加生产性投资的风险和经营成本 B.引起资源的过度分配 C.导致社会资源的闲置 D.阻碍资金向生产部门转移 73.财政补贴从政策目的角度可分为( )
A.价格补贴 B.企业亏损补贴 C.税收支出 D.财政贴息 74.货币政策相较于财政政策( )
A.内部时滞较短 B.内部时滞较长 C.外部时滞较短 D.外部时滞较长 75.区域经济政策有()特点
A.差异性 B.综合性 C.协调性 D.阶段性 76.制定区域经济政策时必须考虑( )
A.要服从全国经济整体发展的需要 B.服从国际形势变化和国家安全战略的需要 C.服从全国社会发展的需要 D.国际收支平衡的需要 77.能起到自动稳定器作用的财政政策工具有( ) A.超额累进税率的所得税 B.比例税
C.有明确条件规定的对个人的转移支付 D.无明确条件规定的对个人的转移支付 78.衡量产业间资源配置状况,一般用( )指标
A.劳动力在各产业的比重 B.资本在各产业的比重 C.产值在各产业间的比重 D.自然资源在各产业使用的比重
79.与贴现和公开市场操作相比,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操作的缺陷有( ) A.操作简单 B.带有很大的宣示效应,不利于货币的稳定
C.作用效果过于强烈 D.频繁的调整势必会扰乱存款机构正常的财务计划和管理 80.当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需求膨胀,经济过热时,政府应采取( ) A.增加税收 B.减少财政支出 C.中央银行紧缩银根 D.增加补贴式支出 81.在确定税收管辖权时,判定自然人居民的标准主要有( )
A .出生地标准 B.住所标准 C. 收入来源地标准 D.时间标准 82.判定法人居民的标准主要有( )
A .总机构所在地标准 B.收入主要来源地标准 C.公司的控制权所在地标准 D.注册所在地标准
83.在各国税法和国际税收协定中,通常采用的避免、消除或缓和国际重复征税的方法主要有( )
A.免税法 B.扣除法 C.低税法 D.抵免法 84.不会产生重复课税的条件是( )
A.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采用不同的税收管辖权 B.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采用相同的税收管辖权
C.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对同一税收管辖权做出不同解释 D.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对同一税收管辖权做出相同解释 85.政府外债的类别有( )
A.外国政府贷款 B.国际金融组织贷款 C.政府国外公债 D.国际商业贷款
三、名词解释
1.政府经济 2.政府经济学 3.市场失灵
10
4.竞争失灵 5.信息的不对称 6.社会公平 7.经济公平 8.自然垄断 9.洛伦茨曲线 10.公共物品 11.消费的竞争性 12.消费的非竞争性 13.消费的排他性 14.消费的非排他性 15.混合物品 16.外部效应 17.庇古税 18.庇古补贴 19.产权 20.公共管制 21.公共选择 22.直接民主 23.全体一致原则 24.多数裁定原则 25.代议民主制度 26.政府支出相对量 27.政府支出绝对量 28.购买性支出 29.转移性支出 30.直接成本 31.间接成本 32.直接收益 33.间接收益 34.公共投资 35.财政投融资 36.社会保障制度 37.社会保险 38.现收现付式 39.财政贴息 40.税收支出 41.政府收入 42.税收
43.政府收入效应
44.政府收入的替代效应45.政府收入的收入效应46.税收制度 47.课税对象 48.纳税人 49.税率 50.累进税率 51.定额税率 52.计税依据 53.免征额 54.偷税
11
55.骗取出口退税 56.税负转嫁 57.税收归宿 58.流转税 59.增值税 60.营业税 61.财产税 62.房产税 63.契税
64.耕地占用税 65.土地增值税 66.城镇土地使用税 67.印花税 68.国有资产 69.国有资产收益 70.二部定价法 71.行政规费 72.政府债务收入 73.公债发行条件 74.公募法 75.非公募法 76.公债偿还 77.比例偿还法 78.公债依存度 79.政府预算 80.单式预算 81.复式预算 82.部门预算
83.政府预算管理体制 84.公平分配 85.充分就业 86.国际收支平衡 87.财政政策 88.货币政策 89.区域经济政策 90.国际税收 91.国际税收协定 92.税收管辖权 93.政府外债
四、简答题
1.什么是政府经济?如何理解政府经济? 2.如何认识市场失灵与政府经济的必要性? 3.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有哪些? 4.简述公共物品的公共供给方式及其理论依据。 5.简述公共物品私人供给需要的条件。
6.外部效应(外部性)有哪几种类型?这些类型是依据什么标准划分的? 7.阐述科斯定理的涵义。 8.简述中位选民理论的内容。 9.简述阿罗不可能定律的内容。 10.简述政府采购的含义及特点。
11.简述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公共投资的作用。
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