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中考文言文重点实词与虚词归纳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9/8 5:46:3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三)代词 译为“你、你的”。如: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者

(一)结构助词

译作“……的”“……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的原因”等,相当于名词性短语。如:

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愚公移山>)

②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 ③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为学》) ④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 (三)语气助词

用在主语之后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起判断作用。 如:

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②诸葛孔明者,卧龙也。(《隆中对》) 于

介词“于”的主要用法有:

1.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译作“在”“从”。如: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子墨子闻之,起于鲁。(《公输》)

2.表示动作的对象,译作“向”‘对”“同”“给”到”等。如: ①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②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 ③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④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孟子)二章》)

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子来世者何如哉(《墨池记》)

3.用在被动句中,介绍行为主动者,可译为“被”。如:“受制于人”的“于”。 4.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竹“比”。如: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鱼我所欲也》)

5.表原因,可译为“由于冀“因为”。如:生于恸患,死于安乐。《<孟子>二章》) 为

“为”作为动词有两种基本用法,一是表判断,二是表动作行为。这里只介绍“为”作为介词的用法。

1.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作“向”“对”等 如:

①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②此人一 -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

2.表示被动,译作“被”。如:梅花为寒气所勒。(《西湖游记二则》)

3.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如:为我谢日:“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韩愈短文两篇》)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4.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作“为着”“为了”。如: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5.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如:为其来也,臣请缚-人过王而行。 (《晏子故事两篇》) 其 (一)代词

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作“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如: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

②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口技》)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狼》)有时也译作第一人称代词“我”。 如:偶然得之,非其所乐。(《上枢密韩太尉书》) 2.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

①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②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③以勉其学者也。(《墨池记》)也可译作“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 a.其一犬坐于前。(《狼》)

b.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 (二)副词

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疑问、猜度、反诘、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可要”“怎么”“难道”等,或省去。如:

①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②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前一个“其”可译作“难道”,后一个“其”可译为“恐怕”。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③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译为“可要”。(《唐雎不辱使命》) (三)连词

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如;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尔。《送东阳马生序》) 焉

1.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如: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2.句末疑问语气助词,可译为“呢”。如: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3.代词,相当于“之”。如:忽啼求之,父异焉。(《伤仲永》)

4.兼词,用于动词、形容词之后,即兼有介词和代词的作用,相当于“从这里”“在那里”。如:

①不复出焉。(《桃花源记》)②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③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刿论战》)

搜索更多关于: 中考文言文重点实词与虚词归纳 的文档
中考文言文重点实词与虚词归纳.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4t2e65no73blzb1bwa62p7v43zg7t00hve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