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七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
一、选择题
1.(2017山东枣庄高三期末)一批小麦种子中Aa︰AA=2︰1,将它们自交2代后,AA、Aa、aa的比例分别是( A )
711
A.、、 12641113
C.、、 16816
1911B.、、
241282551D.、、
361836
12
[解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AA︰Aa=2︰1,AA占,Aa占,它们自交1代后,子代
3312112112111117
AA占+×=,Aa占×=,aa占×=;自交2代后,子代AA占+×=,Aa
3342323346234121111111
占×=,aa占+×=。故选:A。 3266344
2.(2017山东滨州高三期末)多瓦夫兔毛色有黑、灰、黄、白,分别由基因PA、PB、PC、PD控制,某兴趣小组为确定控制毛色基因的显隐性关系,取多只各色纯合个体分别与其他毛色纯合个体杂交,并形成6组杂交组合(不考虑正反交),子代毛色有3组为黑毛,有2组为灰毛,有1组为黄毛。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 )
A.PA分别对PB、PC、PD显性 B.该种群决定毛色的基因型有6种 C.PA、PB、PC、PD在同源染色体上位置不同 D.基因型为PAPB与PCPD个体杂交,子代毛色有3种
[解析] A.由于杂交子代毛色有3组为黑毛,有2组为灰毛,有1组为黄毛,所以可判断PA分别对PB、PC、PD显性,A正确;B.该种群决定毛色的基因型有4+3+2+1=10种,B错误;C.PA、PB、PC、PD在同源染色体上位置相同,属于复等位基因,C错误;D.基因型为PAPB与PCPD个体杂交,子代毛色只有黑毛和灰毛共2种,D错误。故选:A。
3.(2017天津市五区县高三期末)果蝇的灰体(B)对黑体(b)完全显性,基因位于第Ⅲ染色体上。纯合灰体正常翅雌蝇和纯合黑体正常翅雄蝇单对交配,F1有380只灰体正常翅,1只灰身卷翅雌蝇,1只灰身卷翅雄蝇。灰身卷翅果蝇单对交配产生F2,F2代中灰身卷翅︰灰身正常翅︰黑身卷翅︰黑身正常翅=6︰3︰2︰1,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D )
A.控制卷翅和正常翅的基因不可能位于第Ⅲ染色体上 B.卷翅性状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C.卷翅基因具有显性纯合致死作用
1
D.F2果蝇中纯合体占
4
[解析] A.根据灰身卷翅果蝇单对交配产生F2,F2代中灰身卷翅︰灰身正常翅︰黑身卷翅︰黑身正常翅=6︰3︰2︰1,可判断其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所以控制卷翅和正常翅的基因不可能位于第Ⅲ染色体上,A正确;B.由于纯合灰体正常翅雌蝇和纯合黑体正常翅雄蝇单对交配,F1有380只灰体正常翅,1只灰身卷翅雌蝇,1只灰身卷翅雄蝇,说明卷翅性状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B正确;C.由于F2代中灰身卷翅︰灰身正常翅︰黑身卷翅︰黑身正常翅=6︰3︰2︰1,说明卷翅基因具有显性纯合致死作用,C正确;D.F221
果蝇中纯合体占=,D错误。故选:D。
126
4.(2017山东省菏泽市高三期末)节瓜有雌株、雄株和两性株三种性别类型的植株,研究人员做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B )
实验一 亲本 纯合雌株× 纯合雄株 纯合雌株× 两性株 F1 两性株(120) 雌株(60)、 两性株(60) F2(由F1两性株自交得到) 雌株(30)、两性株 实验二 雌株(30)、两性株(90) A.该节瓜性别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1
B.实验一中,F2中的两性株中纯合子占
9C.实验二中,亲本与F1中的两性株的基因型相同 D.实验一、二中F1两性株测交结果不同
[解析] A.该节瓜性别的遗传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正21
确;B.实验一中,F2中的两性株中纯合子的基因型为AABB、aabb,占=,B错误;C.实
105验二中,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F1中的两性株的基因型为AABb,C正确;D.实验一中F1两性株的基因型为AaBb,实验二中F1两性株的基因型为AABb,所以测交结果不同,D正确。故选:B。
5.(2017山东省滨州市高三期末)已知某种植物花色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其中A基因控制红花性状,a基因控制黄花性状,但B存在时植株不能合成花瓣色素而开白花。纯合白花个体与纯合黄花个体杂交获得F1均为白花,F1自交获得F2。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C )
1
A.若亲代白花为AABB,则F2白花中纯合体可能占 4
B.若F2白花︰黄花=3︰1,则Aa、Bb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C.若F2白花︰红花︰黄花=12︰3︰1,则Aa、B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D.若Aa、B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则F2白花︰红花︰黄花=12︰3︰1
[解析] A.若亲代白花为AABB,与纯合黄花个体杂交获得的F1基因型为AaBb,自交21
获得的F2白花中纯合体占=,A错误;B.若F2白花︰黄花=3︰1,亲本可能是aaBB和
126aabb,所以不能确定Aa、Bb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B错误;C.若F2白花︰红花︰黄花=12︰3︰1,是9︰3︰3︰1的变式,则亲本是AABB和aabb,所以可以确定Aa、B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C正确;D.若Aa、B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如果亲本是AABB和aabb,则F2白花︰红花︰黄花=12︰3︰1;如果亲本是aaBB和aabb,则F2白花︰黄花=3︰1,D错误。故选:C。
6.(2017天津市和平区高三期末)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用D、d表示该对等位基因)。孕妇甲为该病患者,其丈夫正常。现对孕妇甲及其丈夫和他们的双胞胎孩子用探针进行基因诊断。检测基因d的探针为d探针,检测基因D的探针为D探针。观察到如下结果(空圈代表无放射性,深颜色圈放射性强度是浅颜色圈的2倍)。根据杂交结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个体2、3的基因型分别是XY、XX B.孕妇甲的基因型是XX,其丈夫是个体2 C.个体1、3为双胞胎孩子,其基因型不同
D.若个体1与表现型正常的异性婚配,后代中女性患病的概率约为50%
[解析] A.由以上分析可知个体2、3的基因型分别是XY、XX,A正确;B.孕妇甲为该病患者,其丈夫正常,结合图解可知,孕妇甲的基因型是XX,其丈夫是个体2,B正确;C.由B选项可知,个体1、3为双胞胎孩子,且个体l的基因型为XY,个体3的基因型为XX,因此它们的基因型不同,C正确;D.个体l的基因型为XY,其与表现正常的女性(XX)结合,后代中女性均患病,D错误。故选:D。
7.(2017山东省滨州市高三期末)波斯猫的立耳(A)对折耳(a)显性,短毛(B)对长毛(b)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育种工作者利用纯种立耳长毛猫与纯种折耳短毛猫杂交获得F1,F1个体相互交配获得大量F2个体。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D )
A.F2中出现折耳猫是因为基因重组 1
B.F2的立耳短毛猫中纯种约占
16C.F2中出现aaBbb个体是因为基因突变
D.鉴定F2中的立耳长毛猫是否为纯种,应用测交
dddd
D
D
Ddd
dd
Dd
d
dd
[解析] A.纯种立耳长毛猫与纯种折耳短毛猫杂交获得F1,F1个体相互交配获得的F2
中出现折耳猫是因为等位基因分离,出现性状分离,A错误;B.F2的立耳短毛猫的基因型1
为A_B_,其中纯种约占,B错误;C.F2中出现aaBbb个体,说明细胞中多了一条染色体,
9是因为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C错误;D.由于猫是雌雄异体动物,所以鉴定F2中的立耳长毛猫是否为纯种,应用测交实验的方法,D正确。故选:D。
8.现有一株基因型为AaBbCc的豌豆,三对基因独立遗传且完全显性,自然状态下产生子代中重组类型的比例是( C )
1
A. 837
C. 64
1B. 427D. 256
[解析] 根据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一株基因型为AaBbCc的豌豆自然状态下产生子代中亲本类型(A_B_C_)占 ,因此重组类型的比例是1-
2737
=。故选:C。 6464
9.(2017山东省济宁市高三期末)囊性纤维化(CF)是美国白人中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每2500个人中就有一个患者。如图是该病的家系图,如果Ⅲ-3号与一个表现正常的男性结婚,子女囊性纤维化的概率是( C )
1A. 25001
C. 153
B.
49 7500
1D. 12
1
[解析] 由于人群中每2500个人中就有一个患者,即aa的基因型频率为,则a
2500的基因频率=频率=(
11149
=,A的基因频率=1-=。根据遗传平衡定律,AA的基因型2500505050
492149
),Aa的基因型频率=2××,则一个健康的男子是Aa的概率为=505050
1492××50502
=。由于Ⅲ-2患病而Ⅱ-4、Ⅱ-5正常,所以Ⅱ-4、Ⅱ-5的基因
494914951×+2××50505050型为Aa,则Ⅲ-3的基因型为AA或Aa。因此,Ⅲ-3号与一个表现正常的男性结婚,子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