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方针,以“生态防治”为主,“农药防治”为辅,做到“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控制发病条件,治疗发病区”。尽可能不用或少用农药。需要使用农药时,应选用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并严格按照无公害农药施用标准进行防治。严禁出菇期间喷洒化学农药。具体的综合防治措施如下:
6.1 选用优质菌种 应向有资质的菌种厂购买菌种,确保菌种质量。优质菌种应具备菌龄适宜、生活力强、不带病虫害等特征,外观色泽洁白,打开菌种瓶可闻到菇香味。凡是菌龄过长,菌丝萎缩,吐黄水,色泽暗淡,或菌丝严重徒长,以及有绿色、黑色或桔红色等杂菌孢子的菌种都不可采用。受螨类危害的菌种,其特征是瓶肩部分的菌丝萎缩,菌丝颜色非常暗淡,甚至培养料面也看不到菌丝。瓶壁微热后会发现有许多螨类爬动,这样的菌种也要淘汰。
6.2 做好培养料的发酵及覆土消毒工作 培养料成分配比适当,酸碱度及含水量适宜,且二次发酵彻底,既有利于巴西蘑菇菌丝迅速定殖,健壮生长,提高抗病虫杂菌能力;又可杀死料中的绝大部分病菌孢子和虫卵,减少病虫害来源。覆土也是传播病虫害的主要媒介,应取用泥炭土或距田地表面15cm以下的土,可减少或避免将表层土的病虫害带入菇房。消毒覆土是预防病虫害的关键措施,覆土采集后应在烈日下暴晒至干燥状态,使用前应消毒。
6.3 做好菇房的清洁卫生工作 菇房在使用前除了做好常规清洁卫生外,应进行一次全面的灭菌杀虫工作。(1)菇房的墙壁、地面、床架及周围空间用漂白粉液喷雾;(2)菇房空间每m3用甲醛10ml加高锰酸钾8g或每m3用气雾消毒剂2~4g密闭熏蒸12h。另外,菇房门窗最好装上纱门、纱窗,以防害虫飞入。
6.4 栽培管理 (1)根据各地的气候条件适时播种;(2)在栽培过程中要经常检查床面,发现有病虫出现或有异常气味要及时处理;(3)做好菇房保温工作,避免高温烧菌;(4)加强菇房水分管理。根据栽培情况,保持菇房湿度适宜。出菇时,喷水应细,不宜打大水;(5)注意菇房通风换气;(6)菇房要保持清洁,摘除的病菇及污染的培养料要及时处理。
6.5 主要病虫害防治
6.5.1 胡桃肉状菌 杜绝使用染杂菌的菌种,不在发病的菇房留种菇和分离菌种,不
5
从发病严重的地区调购菌种。旧床架、菇房严格消毒。娴熟掌握二次发酵技术,保证培养料质量。覆土材料应消毒备用。菇房喷水必须使用清洁水,以免杂菌孢子随水传入菇房。一旦发生胡桃肉状菌危害应立即停止喷水,待料面干燥后除去胡桃肉状菌的子囊果,再换上新土。小面积发生时可用柴油或煤油浇灌,或尽早将受污染的培养料和覆土挖除,然后用2%的甲醛溶液或1%漂白粉液喷洒,并喷石灰水,以提高培养料的酸碱度。如果大面积发生时,应去除培养料,将培养料深埋或烧毁,然后消毒菇房,以免污染环境,造成下年栽培发病。
6.5.2 螨类 培养料进行二次发酵灭虫,杜绝初侵染来源。保持栽培场、菌种场内及周围环境的卫生。患有螨类的菇房,废料要进行隔离处理,菇房及床架要严格消毒。防治药剂为糖醋液或肉骨头诱杀,锐劲特1500倍液或阿维菌素乳油2000倍喷杀。 6.5.3 菇蚊、菇蝇 播种后2~3周,巴西蘑菇菌丝香味能吸引菇蝇,可以在菇房门窗设置纱窗以防止成虫飞进菇房繁殖为害。另外,在整个生长过程,尽量减少光照,能有效地控制菇蝇侵害。发生虫害时可用诱杀灯进行诱杀或喷施锐劲特1500倍液或阿维菌素乳油2000倍杀虫。
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