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控制。( )
226、加工平面任意直线应采用点位控制数控机床。( ) 227、加工沿着与坐标轴成45o的斜线可采用点位直线控制数控机床。( )
228、多坐标联动就是将多个坐标轴联系起来进行运动。( ) 229、联动是数控机床各坐标轴之间的运动联系。( ) 230、四轴控制的数控机床可用来加工圆柱凸轮。( ) 231、加工中心是一种多工序集中的数控机床。( ) 232、加工中心是最早发展的数控机床品种。( )
233、加工中心是世界上产量最高、应用最广泛的数控机床之一。( )
234、数控机床以G代码作为数控语言。( ) 235、数控机床上的F、S、T就是切削三要素。( ) 236、G40是数控编程中的刀具左补偿指令。( )
237、判断刀具左右偏移指令时,必须对着刀具前进方向判断。( )
238、数控铣床的工作台尺寸越大,其主轴电机功率和进给轴力矩越大。( )
239、G03X—Y—I—J—K—F—表示在平面上顺时针插补。( ) 240、同组模态G代码可以放在一个程序段中,而且与顺序无关。( )
241、移动指令和平面选择指令无关。( )
242、在机床接通电源后,通常都要做回零操作,使刀具或工作台退离到机床参考点。( )
23、在数控程序中绝对坐标与增量坐标可单独使用,也可在不同程度段上交叉设置使用。( )
244、G92指令一般放在程序第一段,该指令不引起机床动作。( )
245、G04 X3.0表示暂停3。( ) 246、工件源程序是计算机的编译程序。( ) 247、工件源程序是数控语言编写的程序。( )
248、编排数控机床加工工序时,为了提高加工精度,采用一次装夹多工序集中。( )
249、在工件上既有平面需要加工,又有孔需要加工时,可采用
先加工孔,后加工平面的加工顺序。( ) 250、装夹工件时应考虑夹紧力靠近主要支承点。( )
251、塞规系用于检验工件孔径的尺寸是否合格的一种量具。( ) 252、习惯上环规的不通端( )外侧,有红色标示,作为区别。( ) 253、刻度0.01㎜的分厘卡,其外套筒上的刻划必为100 个小格。( )
254、塞规的通端()直径大于不通端( )。( ) 255、读取光标卡尺读数时,视线方向垂直于本尺。( ) 256、圆弧规能精确量测出误差读数。( ) 257、正弦规的规格是称呼其两圆柱的中心距离。( ) 258、在加工现场配合正弦规使用的块规是C级块规。( ) 259、使用分厘卡前,应先作归零检测。( )
260、测量同一尺寸,组合愈多块的块规,其误差愈小。( ) 261、分厘卡不使用时,宜使砧座与测量面密合。( ) 262、分厘卡的零点位置若有微小偏差,可调整衬筒。( ) 263、分厘卡的零点位置若有较大偏差,可调整外套筒。( ) 264、握持外分厘卡的外套筒,旋转分厘卡框架,可快速调整尺寸。( )
265、内分厘卡测量孔径,宜取数次测量中的最小值。( ) 266、内分厘卡测量槽宽,宜取数次测量中的最大值。( ) 267、测量工件时,必须先去除加工面的毛边再作量测。( ) 268、铣床床台上的T形槽,其用途之一为当基准面。( ) 269、游标卡尺之测爪可当作划线针划线。( )
270、量测工件的平行度或垂直度,可将工件放置于任何平面上。( )
271、用游标卡尺量测比分厘卡更准确。( )
272、使用指示量表量测时,测杆应与量测面保持垂直为原则。( )
273、正弦规量测的角度,常随量测角度增大而愈准确。( ) 274、使用杠杆式量表时,测杆与工件所成夹角在10度以下,余弦误差可减小。( )
275、正弦规量测角度,通常以不超过45度为宜。( ) 276、一般公制量表的读值可到0.01。( )
277、使用外分厘卡量测外径时,取数次量测中的最大值为其量测值。( )
278、量具若受磁化,应先行消磁方可使用。( )
279、表面粗糙度为6.3a之工件,可由视觉分辨有模糊之刀痕。( )
280、使用标准型光标卡尺测量孔中心与基准边的距离,可先测得孔边缘至基准边的距离,再加上孔半径,不必考虑光标卡尺夹爪的厚度。( )
281、0~25深度分厘卡之归零,可将其基座面置于平板上进行。( ) 282、使用压缩空气清除分厘卡上的污物,是好的工作习惯。( ) 283、使用分厘卡进行量测时为维持适当之接触压力,一般方法是旋转棘轮弹簧钮,使其发出2~3声。( )
284、使用指示量表时,若量表的测杆与工件测量面尽量垂直,可减少测量的余弦误差。( )
285、铣床若无机械原点自动记忆装置,开机后一般是先回归机械原点,才执行程序。( )
286、回归机械原点之操作,只有手动操作方式。( )
287、单节操作( ) 时,能依照指定之程序,一个单节接一个单节连续执行。( )
288、一般铣床之正X方向是指工件向右(操作者面向机器观察)移动。( )
289、执行程序铣削工件前,宜依程序内容将刀具移至适当位置。( )
290、执行程序前,应先检查补正值。( ) 291、程序中若不须刀具长度补正时,宜将参数补正值归零。( ) 292、铣床之原始机械原点,一般是由制造厂商设定。( ) 293、单节删除符号“/”应配合操作面板之\操作。( ) 294、自动润滑系统之定期保养项目中,宜注意滤网清洗。( ) 295、使用压板夹持工件时,螺栓到工件之距离应小于螺栓到垫块的距离。( ) 296、使用铣床虎钳夹持直立的圆柱工件时,直接夹持即可。( ) 297、工件宜夹紧于铣床虎钳的中央位置。( )
298、铣床虎钳于安装时,不须调整钳口与床台之平行度。( )
299、使用阶级枕(梯枕)及压板夹持工件时,螺栓的位置应尽可能靠近工件。( )
300、安装铣床虎钳时,应校正钳口之平行度及垂直度。( ) 301、工件夹持时,应尽可能使刀具的切削力朝向固定装置。( ) 302、使用铣床虎钳夹持工件时,可使用合成树脂或软质手槌敲打工件,以确实定位。( ) 303、虎钳装于床台之前,必须彻底清洁床台面及虎钳底部。( ) 304、尽量利用铣床虎钳的固定钳口承受切削力。( ) 305、若工件高度小于钳口高度,可在工件下方垫平行块。( ) 306、使用压板固定工件于床台上时,压板不宜平行床台。( ) 307、在铣床虎钳底部涂抹一些机油,才安装于床台上是良好的工作习惯。( )
308、细长工件,宜用铣床虎钳夹住其两端面。( ) 309、夹持铸钢粗胚工件,宜在钳口加上软金属钳口罩。( ) 310、铣削歪斜面,可使用万能虎钳夹持工件。( )
311、使用压板夹持工件时,固定螺栓的位置离工件愈远愈好。( )
312、铣床虎钳安装于床台时,须用量表调整固定钳口的平行度。( )
313、最适合锁紧或松开T形螺栓上的螺帽的工具是活动扳手。( )
314、虎钳夹持圆柱形工件时,配合V形枕夹持较安全。( ) 315、弹簧筒夹用于夹持直柄铣刀,亦可用于夹持斜柄铣刀。( ) 316、使用工模可减少操作成本及确保加工准确度。( ) 317、夹具是用于夹持与支持工件的装置。( )
318、铣床由于可以依程序自动加工,因而工件夹持的方式不会影响工件准确度。( )
319、用于夹紧时,螺栓宜旋紧1/4至1/2圈,以符合迅速夹紧原则。( )
320、端铣刀之端面与柱面均有刃口。( ) 321、舍弃式刀片的材质都为高速钢。( )
322、端铣刀直径愈小,每分钟铣削回转数宜愈高。( ) 323、精铣宜采用多刃端铣刀以得较理想加工表面。( ) 324、铣削速度=π×铣刀直径×每分钟回转数。(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