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回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4 20:47:4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31《回声》教学设计

铭传中心校何玉聪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8个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和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欢快、奇怪、亲切的语气。 3、读懂课文,初步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激发探索科学的兴趣。

4、感受语言的美,体会文中展示的奥秘,展开想象,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初步了解回声的成因。 信息资料

1、生字词语卡片、图片或课件。 2、课前引导学生去生活中体验回声。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复习巩固字词。接火车读。

二、精读

1、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生齐读。

师引导学生看图:这里的风景美不美?看到这么美的风景你们的心情怎么样?小青蛙看到这里美丽的景色也高兴,在这儿还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什么事呢?

2、学生自由读2、3自然段,思考以上问题。(小青蛙发现另一只青蛙学它说话。)

3、快速阅读第2自然段,思考:那只看不见的青蛙学它说什么话?把它们说的话划下来。

4、分角色朗读青蛙和回声的话,体会两次话的语速、语调都一样,理解回声的特点。

5、青蛙自己说的两次话语气一样吗?你怎么知道的?应该怎么读?谁来读?((从标点:问号、感叹号等来体会第一次是高兴的语气,第二次是奇怪的语气。)

6、这时候,小青蛙心里会怎么想?(谁来学我?它在哪里) 所以课文中用了一个什么词?(奇怪极了)

7、于是,它就去问妈妈,谁来读,读出奇怪的语气 8、妈妈是怎么回答的,我们也跟着妈妈一起去看一看。

过渡:妈妈带小青蛙去了哪儿?桥洞里真的藏着一只小青蛙吗?让我们跟着青蛙妈妈一起去看一看。

1、默读第四段(1)用....划出表示青蛙妈妈动作的词。(课件)

(2)用_划出小青蛙看到的现象。

2、表示青蛙妈妈动作的词有哪些?谁来做一做动作。我们一起来读。 “捡起”换了词还可以说什么?(拾起、拿起) “扔进”换了词还可以说什么?(投进、抛进)

小青蛙是怎么弄明白这是回声的?妈妈不但告诉了小青蛙这是回声,还做了一个小小的实验,谁来说说这个实验是怎么做的?从青蛙妈妈的话里,你知道了什么?

教师可以提供如下的提示:(出示句子,引导学生填空。) 青蛙妈妈带着小青蛙跳到岸上。她()一颗石子,()河里,河水被激起()。波纹(),又一圈圈地()回来。

3、教师运用多媒体或图片等,进一步解释声波,加深学生对回声现象的理解。

4、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课件或图片,同桌或与周围的同学互相讲解。 教师也可以根据本班学生实际选择如下方式进行提示:(1)声音的()碰到桥洞的(),要()回来。这样,小青蛙就能听到()啦。这返回来的声音就是()。(2)你能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来说说小青蛙为什么能听到自己的回声吗?

5、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读出欢快、奇怪、亲切的语气。

三、拓展阅读

生活中还有许多和回声有关的故事,下面请同学们看看阅读材料第125---127页:

选读:3、《我恨你,我爱你》4、《谁可以看戏》 选读:5、《回声的结局》6、《生命的反射》

读过有什么感想,说一说。

四、说写训练

你们知道还有那些地方也有回声?你有没有有关回声的故事?请说一说,写一写。

五、小结

大自然还有很多像回声一样的知识等着我们去发现、去探索呢!衷心祝愿小朋友们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到更多知识。

板书设计:

31、回声

波纹)))))))))))河岸

荡回来

叫声)))))))))))石壁 (回声)返回来

搜索更多关于: 《回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的文档
《回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53h02vsqi3fmdz9vddv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