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的发生,根据国务院安委会和总局2016年度工作要点等规定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2.事故隐患是指危害程度高、整改难度大、整改时间长,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课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学校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以及其他性质严重可能造成社会影响的隐患。 3.各部门要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依法对安全隐患实施监督管理,学校对事故隐患实行挂牌督办。按照安全生产“属地管理”原则,各相关部门,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分别负责整改落实挂牌督办的事故隐患。
4.学校挂牌督办的事故隐患包括:
(1)上级部门来我校督查发现的事故隐患; (2)县教育安全股提交的挂牌督办的事故隐患; (3)报请县教育局进行挂牌督办的事故隐患; (4)群众举报经核实后需要挂牌督办的事故隐患; (5)其他需要挂牌督办的安全问题。
5.学校向总务处下达挂牌督办通知书,内容包括: (1)事故隐患名称; (2)督办事项; (3)整改完成期限。
6.发现安全隐患,应当立即治理,不能立即治理的,要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安全隐患治理期限,一般隐患不超过5天,重大隐患不超过30天,需要延长时间的,制定具体的安全保障方案,报县教育局安全股批准后实施。对学校自身难以整改的事故隐患,及时向教育局安全股汇报。
7.接到挂牌督办通知后,总务处应当及时制定整改方案,做到治理责任、措施、资金、期限、应急预案、监控“六落实”。整改结束,经确认符合安全要求后,写出整改完成报告。
50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8.学校应当按时完成事故隐患的整改工作。对工作不力,不能按时整改的,将通报批评;对整改不及时造成事故的,依法从重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学校周边环境安全治理制度
1.学校周边环境治理涵盖师生人身、食品卫生、文化活动等方面,系综合性治理,应取得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与通力配合。学校对周边环境应密切关注与监控。
2.学校在做好内保工作的同时,应重视学校周边环境的安全治理工作,应主动联系辖区的派出所、社区、工商管理、文化监管等部门共同抓好治理工作。
3.值班人员除做好校内的巡视工作,还应注意对校园外附近环境的巡查,发现社会不良分子对学生骚扰及各种事故,要针对不同情况及时拨打\、\电话。
4.每天放学前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交通等各项安全。 5.要教育学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以及各类法规,维护社会公共秩序,敢于与坏人作斗争,并掌握正确的维护方式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自护能力。
6.建立学校突发事件教师救护队,高度警觉,随时出动。
学校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一、学校安全教育要以学生为主,同时对教职员工开展教育。
二、学校安全教育应包括以下内容: 1.交通安全教育; 2.游泳安全教育; 3.消防安全教育; 4.饮食卫生安全教育; 5.用电安全教育;
50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6.实验和社会实践活动安全教育; 7.校内及户外运动安全教育; 8.防地震及它自然灾害的安全教育。 9.网络安全教育;
10.防中暑、防煤气中毒的安全教育;
11.紧急情况下撤离、疏散、逃生等安全防护教育; 12.心理健康教育; 13.突发疾病救治常识教育。
三、学校应在每学期初组织教职工认真学习各种安全知识,强化安全意识。
四、学校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能力和法律行为能力,确定各年级段安全教育目标,形成层次递进教育。
1.第一阶段安全教育目标:使幼儿初步学习处理日常生活中危急情况的办法,接受成人有关安全的提示,学会避开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和保护自己。
2.第二阶段安全教育目标:使学生初步树立安全观念,了解学校和日常生活中的基本安全知识,熟记常用的报警、救助电话,具备初步的分辨安全与危险的能力,掌握紧急状态下避险和自救的简便方法。加强交通法规教育,提倡步行上学,禁止未满12周岁的学生骑车上学。
3.第三阶段安全教育目标:使学生树立安全法制观念,自觉遵守安全法规,保护公共安全设施;熟悉学校、家庭、社会中须知的安全知识,掌握事故发生后请求救助的基本途径,具备一定的危险判断能力和防范事故的能力。
五、学校应根据有关法规和学校的布局状况,并在公安、消防等部门的指导下,制定应急疏散预案,并组织师生进行应急撤离、疏散、逃生演习。
50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六、学校要根据地域、环境特点,把放假前、开学初、冬夏季来临前作为安全教育的重要时段,重点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饮食卫生、校内外活动安全和防中暑、溺水、煤气中毒等方面的专题教育,并传授发生意外事故的自救、自护知识和基本技能。
七、学校应通过每年的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全国“安全生产月”等活动,针对安全教育的薄弱环节,根据教育主题开展各种宣传教育活动。
八、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家校联系,取得学生家长的配合,共同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障碍的疏导工作。
九、学校要积极发挥校外法制副校长的作用,每学期都要对全体师生进行法制安全讲座。
十、学校应加强校园安全法制文化建设,充分利用学校各种宣传阵地和设施,开展安全法制教育,安全法制教育课必须做到计划、教材、教师、课时“四落实”,建立稳定长效的安全法制教育机制。
课堂教学安全管理制度
教育教学是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为确保正常的教学秩序,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应把教学安全放在首位,全体任课教师都要遵守学校教学安全制度。
一、室内课堂教学
1.树立“学生安全人人有责”的观念,班主任、任课老师应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严格课堂教学管理,确保课堂教学安全。上课教师要加强课堂教学的组织工作,严禁学生在课堂上随意离开座位、追逐打闹等,以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2.班主任对本班学生考勤,实行点名制,严格核实学生缺勤情况,及时填好考勤记录。
3.各任课教师应有所班级学生花名册,进班上课时先清点、记载学生到班情况,一旦发生异常缺勤情况要迅速汇报。
50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4.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密切观察、掌握学生在课堂上的动向;制止学生之间发生口角,杜绝学生由于打架、斗殴而产生的不安全事故;使用圆规、刀具等要注意安全。
5.教学过程中要关心学生,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尊重学生人格,避免讽刺、挖苦、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杜绝由于教育不当而导致学生出现的安全问题。
6.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坚守岗位,按时上下课,不迟到、不早退,中途不离开教室,不发生课内意外伤害事件。因离岗而引发的学生安全事故,任课教师要负全部责任。
7.上课期间,学生因特殊情况需离开课堂任课教师要严格核实后方可批准,课后要及时向班主任通报情况。
8.下课铃响后一分钟内,结束上课,以免拖堂影响学生上厕所、活动和做好下节课准备工作。因拖堂造成学生争先恐后上厕所拥挤而发生安全事故的,教师负全部责任。
9.调课必须通过教务处,由于私自调课造成空堂而致安全事故的,调课双方要负全部责任。
10.如因工作不力失职,在课堂发生安全事故,任课教师应负相应责任。
11.到专用教室上课,教师必须做好学生组织工作。 二、室外课堂教学 (一)体育课:
1 .上课铃响前,体育教师必须到教室带领学生,切实加强责任心,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
2.合理安排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关注体质较弱学生和特异体质学生。
3.对于因身体原因不能上体育课的学生,教师要安排其在教学场地休息、旁观,并给予关注,不可放任不管;如遇有特殊病因不能到
5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