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eb的供应商考核评价系统研究
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对于供应商和采钩方来说都是一种压力,同时也是推动供应商和采购方紧密合作的重要工具。Web应用技术的迅猛发展与日趋成熟,给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应用者带来了全新的机遇与挑战,作为供应链管理(SCM)信息系统的子系统之一的供应商考核评价系统,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发展的成果,将其作为有力的技术支撑,在系统架构、运作模式上进行创新,更好地与合作企业共享、交流信息,实现信息互动,以更好地实现各项供应商管理目标。
目前,国内外对供应商考核评价的指标体系和具体方法的研究较多,但是对可实现的供应商考核评价应用系统的研究不多。A企业是国内大型工程机械制造行业的龙头企业,拥有比较完善的采购、制造、质量、销售、研发、财务等职能部门,以及分布于全国各地的分厂(分厂为生产成套零部件的非独立法人单位,视为A企业的远程职能部门)、经梢商、维修商和供应商。供应商考核评价工作由采购部门主管。本文站在采购企业的角度,在对A企业的供应商考核评价工作存在的间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通用的基于Web的供应商考核评价系统的架构,并对该架构下的供应商考核评价运作模式进行了设计。
1供应商考核评价系统的需求分析
供应商的业绩对采购方企业的影响越来越大,在产品价格、产品质盆、交货提前期、库存水平、产品设计等诸多方面都影响着采购能否成功。采购企业播要与供应商有效地协同,对供货记录进行全面的跟踪,并通过考核评价加以控制,保证企业供应链系统中采购链的稳定和高效运作。对企业供应商考核评价工作的需求分析如下:
1.1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
A企业原有一套供应商考核评价的人工系统,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由采购部门会同各相关职能部门根据经验和从各自的业务要求出发,提出一些指标拼接而成,并以企业标准文件的形式固定下来。总体上看来,尽管该体系由企业各职能部门共同制定,但是由于地理位置分散、信息交流受限、协调工作十分困难,企业没有能够将供应商、分厂、经梢商、维修商等与供应商考核评价密切相关的各方面的意见充分考虑进来,也没有听取企业外部各领城专家的意见,同时也缺乏合理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制定程序,因此,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完备性难以保证。另外,A企业供应商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一经制定就作为企业标准文件固定下来而长期保持不变,无法动态反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因而时效性较差,无法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要求。
1.2考核评价模式的有效性
由于作为供应商考核评价依据的基础数据相当分散,同时出于对考核评价信息安全性的考虑,A企业供应商考核评价工作在原有系统下由采购部门单独完成。采购部门负贵收集整理各参评供应商在企业各职能部门以及经销商、维修商处发生的供货记录,包括质量、价格、均衡供货、技术能力、售后服务等纷繁复杂的数据,这些数据的来源有:企业的各种信息管理软件系统(例如采购管理信息系统、生产管理信息系统、销咨管理信息系统等)、电子表格、Word文档、纸介质单据等,收集到的数据格式各异,且完整性无法得到保证。收集整理这些数据并据以对供应商进行考核评价的工作集中于采购部门完成,其余各方处于被动地提供数据的地位,无法传递除供货记录以外的其他相关信息,无法充分参与对供应商的考核评价。对供应商的所有指标的考核评价,均由一个部门控制进行,这就要求企业管理层对采劲部门进行密切有效的监控。而事实上,企业又缺乏有效的监督检查手段,供应商也没有便捷的渠道对考核评价结果进行反馈,这些因素都形响到考核评价工作的有效性。
1.3考核评价信息的互动性
在原有系统下,供应商考核评价工作所满的基础数据由企业职能部门、经梢商、维修商等由下住上传递,或者由采购部门从企业各种信息系统中收集、整理后,再由其单独完成对供应商的考核评价。基础数据基本上是单向流动,在产生了考核评价结果记录之后,这些基础数据与考核评价结果的联系断裂,它们的在供应商考核评价中的信息作用也几乎终止。采购部门反馈给各方的信息只是考核评价结果的记录,信息的使用者难以从这些考核评价结果中获取更详细的信息。供应商既无从获得采购方对其考核评价的详尽信息,也缺乏便捷有效的途径与采购方针对各种信息进行深入的交互。
1.4系统的安全性
供应商考核评价数据对采购方、供应商以及市场竞争对手都是十分敏感的数据,要求在应用级上对所有系统用户都必须进行严格授权的机制下实现信息共享与交互,对非系统用户绝对屏蔽;在系统级上必须采取足够的措施保证系统稳定运行,确保Web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的安全运作。
2基于Web的供应商考核评价系统设计
2.1系统设计目标
以上述分析为基础并加以推广,可知新系统的设计目标应该是:
(1)将处于不同物理位置(Internet/Intranet/Extranet)的不同角色的用户,包括采购企业的各职能部门(采购、制造、质量、销售、研发、财务、分厂等)、外部专家、经销商、维修商、供应商等,方便、有效、有序地纳入到系统中来。采购企业中的供应商考核评价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决策方)要通过系统进行协调和控制,组织各方共同制定科学、合理的供应商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尤其要充分考虑供应商的意见,使该指标体系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而动态地更新,并使各方以群决策的方式共同完成考核评价工作。
(2)实现考核评价过程的“权力分立”。对于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中涉及到的不同指标的考核评价,通过系统,组织对应的职能部门和该领域的外部专家来进行,保证各参与方独立自主地完成其负贵的指标的单项考核评价,参与方之间、参与方与决策方之间互不干扰,决策方以单项考核评价的结果为依据,对参评供应商进行综合评价。要实现单项指标考核评价工作的独立进行;同时,又要在决策方控制、协调下,使各参与方互相制约、紧密衔接,采用有效、“民主”的考核评价模式,从而使供应商考核评价工作有序、有效地进行。
(3)提供对用户充分授权的、开放的、安全的、便捷的信息共享及信息互动机制。授权用户能够方便地查询历史及现时的考核评价的详细记录,并能进一步导航查询到从企业其他信息系统集成来的作为考核评价依据的基础数据。各方能够方便地针对有待改进的指标进行交互,提出行动计划,进行深人的交流。供应商能够自由地面向采购方的各个不同管理层次作出真实的、不受干扰的反馈。实现考核评价工作中的高效的信息共享和信息交互。
(4)良好的安全性和较低的开发成本和运行及维护费用。
(5)实现供应商管理目标。采用基于Web的信息网络和先进的网络数据库访问技术,建立动态、交互的信息管理系统,打破地域空间对企业经济活动的限制,建立规范化、程序化的工作流程,使考核评价工作更加科学、有效,动态地发掘优秀供应商队伍并与之发展战略伙伴关系,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增强企业竟争力。
基于Web的应用系统具有良好的灵活性、扩展性、用户功能性和可维护性,本文采用B/S(浏览器/服务器)模式,运用Microsoft公司的.NET开发环境,构建了基于Web的三层结构的动态交互式供应商考核评价系统,该系统能较好地实现上述设计目标。
2.2系统架构设计
系统物理架构是以中央独立的Web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为中心的。供应商、经销商、维修商、外部专家等企业外部用户以及采购企业各职能部门、决策层等内部用户,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