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中语文 国殇燕歌行同步检测试题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1)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9/17 7:25:2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金版学案】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 国殇燕歌行同步检测试

题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

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

国殇 燕歌行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菩萨蛮 般涉调·哨遍 高祖还乡

一、基础达标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操吴戈兮被犀甲 被:通“披” .B.首身离兮心不惩 惩:惩罚 .

1

C.胡骑凭陵杂风雨 凭陵:恃势欺凌 ..

D.明标着册历,见放着文书 文书:契约,借据 ..

解析:B项,惩:悔恨。 答案:B

2.下列各句中,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 A.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账下犹歌舞 B.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其顾勋 C.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D.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渡香腮雪

解析:A项,账—帐;B项,其—岂;D项,渡—度。 答案:C

3.下列诗句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B.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C.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D.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解析:A、C、D三项皆为借代手法。烟尘,指战争。铁衣,指战士。雕栏玉砌,指南唐的宫殿。朱颜,指少女。B项为对比手法。

答案:B

二、阅读鉴赏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4~5题。

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

柳宗元

手种黄柑二百株,春来新叶遍城隅。 方同楚客怜皇树,不学荆州利木奴。 几岁开花闻喷雪,何人摘实见垂珠? 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还堪养老夫。

注:①柑为橘树的一种。本诗写于作者贬官柳州时期。②皇树,即橘树。屈原《橘颂》

2

中有“后皇嘉树,橘徕服兮”之句。③三国时丹阳太守李衡曾想通过种橘发家致富,给子孙留点财产。

4.诗中哪个字集中体现了作者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分析颈联抒发此种情感的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颔联的“怜”字集中体现了作者对橘树的喜爱之情。颈联运用比喻和想象的手法,将橘花和橘实比作“喷雪”和“垂珠”,想象橘树开花结实,生动而形象。

5.对诗的尾联历来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是诗人希望橘树成林,清姚鼐则说诗人“恐见甘(柑)之成林也。”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一)我认为诗人希望橘树成林。无论是首联中“新”“遍”二字对橘树嫩绿和茂盛的描绘,还是颈联对橘树开花结实的想象,都表现了诗人对橘的喜爱之情。诗人自然也渴望自己亲手栽种的橘树成林。颔联更是用屈原怜橘和李衡谋利一正一反的典故,以“方同”“不当”表明橘在自己眼中是高洁的象征。渴望橘树成林滋养自己正是作者在贬谪后坚守节操的体现。

(示例二)我同意姚鼐所说的诗人“恐见甘之成林也”。诗人是被贬谪于此,无论写现实的还是想象的橘之繁盛都只能反衬出作者沉沦于此的落寞与苦闷,以屈原自比更是有对被贬谪的不满之意。尾联只是故作达观语,表面说等到柑树成林的时候,它的果实滋味还能够供养我这个老人的,实际是感伤自己迁谪时日已久,唯恐延续到黄柑成林,自己还能亲尝。(言之成理即可)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第6~8题。

梦 江 南 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 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6.词中“恨极在天涯”的“恨”是指什么?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根据“天涯”“心里事”可知“恨”指思念远隔天涯的心上人的怅恨之情。

7.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主人公满腹哀怨,对月怀远,月却不解;临水看花,花自飘零,无人怜惜。刻画了一位孤独寂寞又自哀自怜的主人公形象。

8.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借景抒情。把天涯之思投向无边天际,以碧云摇曳表现心绪的不宁,以碧云斜落表现心情的低沉。

(三)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9~10题。

鹧鸪天 (金)王寂

秋后亭皋木叶稀,霜前关塞雁南归。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 吾老矣,久忘机,沙鸥相对不惊飞。柳溪父老应怜我,荒却溪南旧钓矶。

注: ①亭皋:水边的平地。②忘机:消除机心。机心,巧诈之心。③沙鸥相对不惊飞:白居易诗云“有喜鹊频语,无机鸥不惊”。

9. “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两句写出了山水的变化,请分析其巧妙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高中语文 国殇燕歌行同步检测试题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5el8372uy5ap1c1kzfj507xn0uyj200qns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