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教案2]第四节北京第1课时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4 2:30:3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1课时 政治文化中心

【教学目标】

1、了解北京的地理位置、面积等自然环境的特征,并能对北京的位置作出简要的评价。 2、能用资料说明北京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1、北京的位置、地形等自然地理特征。 2、北京的城市职能。 难点:1、评价北京的地理位置。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入一:

教师:上学期我们学习了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大家还还记得是哪三级吗? 学生:省、县、乡。

教师:那我国共有多少个省级行政单位?分为哪几类?

学生:我国一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教师:那你认为在这34个省级行政单位中,政治地位最重要的是哪一个? 学生:北京

教师:去过北京的同学请举手。请XXX同学给我们介绍一下对北京的印象。 学生:(介绍略)。

教师:通过刚才几位同学的介绍,我们对北京有了初步的了解,但还不够全面,今天我们就来深入了解、认识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北京。

二、推进新课

教师(出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要求请大家齐读教学目标,边读边记,然后带着目标来学习本课。)研究一个区域,往往先从哪儿开始呢?

学生:地理位置。

教师:好,那我们就先来学习北京的地理位置。(多媒体出示北京地形图)请大家结合课文读图,完成以下几个题目。

1、读图,说出北京的经纬度位置,属于哪个温度带?判断是什么气候?特点是什么? 2、海陆位置:位于哪个平原上?与哪几个省相邻?距离北京最近的海是哪一个? 3、读图,说出北京的主要地形,地势高低,判断依据是什么? 4、找出北京的面积、人口,计算人口密度,做出简单评价。 (学生在读图的基础上独立完成) 学生出示自学结果:

经纬度:116°E 40°N 属于北温带。

(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1、北京地理位置 海陆位置:位于燕山以南,太行山以东,华北平原西北部,

与河北省天津市为邻,距北京最近的海是渤海。

2、北京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判断依据:流经北京的河流都是自西北向东南流。 3、北京面积:1.68万平方千米 常住人口:1961.9万

人口密度:1961.9万/1.68万平方千米=1167.8人/平方千米,

人口密度很大。

教师(出示人民大会堂和中南海新华门图片):请大家边看图边读课本P33第二段课文,说一说政治中心的职能是怎样体现的?同桌之间可以先相互说一说。

(学生看图片,读课文,独立完成)

人民大会堂 中南海新华门 学生展示学习结果: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

政治中心: 人民大会堂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所在地; 中南海是党中央和国务院所在地。 【教师点拨】

教师: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政治协商会议、中国共产党代表大会等关系着老百姓切身利益的许多会议都是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中央领导人会见外国政要很多也是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南海是党中央和国务院办公的地方,是国家最高的行政机关。这些都说明了北京是我国的政治中心。

教师(出示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国家图书馆、北京音乐厅、水立方、宋庆龄故居图片)请同学们边看图片边读P33课文最后一段,说一说北京的文化职能是从哪些方面体现出来的。同桌之间先试着说一说。

(学生欣赏图片,学习课文,试着自己找出来) 学生展示学习成果: 教育发达: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

文化职能: 科研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等 文体场馆 博物馆 名人故居 文艺演出场所

科学、体育馆??

北京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北京音乐厅

水立方 宋庆龄故居

教师:其实,北京作为我国的文化中心,还有许许多多的文化场所,请同学们读P34图6.43,自己找一找,体会北京强大的文化职能。

教师(出示资料):北京不仅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还是国际交往中心,阅读下面的小资料,说一说北京是在哪些方面同国外进行联系的。

小资料:

·北京现有外国驻华使馆、领事馆134个。

·北京已同76个国家的96个城市建立了友好联系。 ·有300多家跨国公司在北京投资了多个项目,全球前500家企业在北京投资的达146家,国际金融机构和组织在京的代表处达215家。

·中央电视台与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50多个电视机构建立了业务联系。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作为中国唯一对外广播的国家电台,用38种语言向世界各地播出。播音时间之长和语种之多,在世界各国对外广播中居第三位。

学生:北京主要是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与国外进行联系的。 【教师点拨】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北京与世界各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越来越密切。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落户北京,各种国际性商务活动在此频繁进行,北京进一步成为国际交往的舞台。

(三)北京的自然条件与城市的变迁

教师:北京之所以成为历朝历代的都城,成为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和她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密切相关,下面我们就探讨一下古都在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方面有哪些优越性。(安排学生读P35图6.44,分小组讨论交流,合作探究完成活动题第1题,先做(1)小题,再做(2小题))

(学生分小组合作探讨,在教师指导下完成) 【教师点拨】

1、北京北有燕山(军都山),西有太行山(西山),南有华北平原。 2、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潮白河与永定河从东南和西南流过。 3、山河环抱,面向平原,农业发达,粮食充足。

4、北京自古就是北方重要的交通枢纽。位于几条古代交通大道的交叉点,沿京杭运河可到达江南。向东出山海关可进入东北地区;向西北出居庸关可进入内蒙古高原;向西可联系黄土高原;向南可进入华北平原。交通十分便利。

北京位于北温带,四季分明;山河环抱,面向平原;位置居中,距海较近;经济发达,交通便利;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成为几代王朝和新中国的首都。

(P35活动题第1题答案)

教师:可见,一个城市的发展和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古至今,古城北京城址也经历了多次的变迁,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北京城址是怎样变迁的,和水源这一自然要素有什么关系。请大家读P36图6.45,合作探究活动题第2题。

(学生分小组合作探究,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 【教师点拨】

自辽代以来,北京旧城的空间范围不断扩大。辽代的南京位于今天北京的西南方,然后不断向东、向北发展,至明清发展成为“凸”字形的城市轮廓,现代北京在明清北京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如今北京的二环线就是就是在北京古城墙的基础上建成的。这也反映了历史对今天的影响。

古代北京在选址和发展过程中,水源起了关键的作用。辽南京和金朝的中都是依托莲花池的水源而建。由于莲花池水源不足,元大都遂将城址从莲花池水系转移到高梁河水系。不过可以看出,无论城址如何变迁,都要始终保持城市附近有充足的的水源,为城市提供丰富的学生产和学生活用水。

搜索更多关于: 2[教案2]第四节北京第1课时 - 图文 的文档
2[教案2]第四节北京第1课时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5fql69p3l9da6b52iwn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