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9年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练习试卷C卷 含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9/2 23:29:1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市(区县) 姓名 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 2019年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练 习试卷C卷 含答案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1、孔子曰 : “ 上好礼 , 则民莫敢不敬 。 上好义 , 则民莫敢不服 。 上好信 , 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 这段话表明孔子的施教内容( )。 A.具有灵活性 B.脱离社会生产 C.具有全面性 D.结合社会生产 2、为了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将系统论的方法引入教育改革,提出的教育理论是( )。 A.教学过程主义教学理论 B.最近发展区理论 C.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D.范例教学理论 3、规刘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积极思考,运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这说明他的那种教学能力比较突出?( )。 A.教学知识能力 B.教学反思能力 C.教学监控能力 D.教学操作能力 4、教育和经济的关系,总的来说是( )。 A、经济决定教育,教育反作用于经济 B、教育决定经济,经济反作用于教育 C、经济决定教育,教育对经济没有影响 D、教育决定经济,经济对教育没有影响 5、李老师坚信自己能教好学生,在教育教学中表现出很高的热情。这主要反映了他具有很高的教学( )。 A.认知能力

B.监控能力 C.操作能力 D.效能感

6、小李认为服从、听话就是好孩子,对权威应绝对的尊敬和顺从。依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小李的道德发展处于( )。 A.服从与惩罚取向阶段 B.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C.寻求认可取向阶段 D.遵守法则取向阶段

7、陈冬看到自己的朋友因为学习成绩优异收到校长的亲自嘉奖后,也考试加倍努力学习力争取得优异成绩。这种强化属于( )。 A、直接强化 B、替代强化 C、自我强化 D、内部强化

8、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桑戴克提出学习的实质在于( )。 A.构造一种“完形” B.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C.形成刺激与反应间的联结 D.对环境条件的认知

9、在一次心理学知识测试中,关于短时记忆的容量单位,学生们的答案涉及下列四种,其中正确的是( )。 A 比特 B 组块 C 字节 D 词组

10、在心理咨询和治疗过程中提出“当事人中心”观点的是( )。

A.罗杰斯 B.沃恩 C.布洛克尔 D.马斯洛

11、掌握学习是由( )提出的。

A、布鲁纳 B、斯金纳 C、布卢姆 D、艾里斯

12、美国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认为,最有利于提升学习效果的动机水平是( )。

A.低水平 B.高水平

第 1 页 共 5 页

C.中等水平 D.极高水平

13、我国先秦时期,主张“有教无类”,倡导“因材施教”的教育家是( )。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庄子

14、发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对教育目的的制约作用,强调教育目的要根据社会需要来制定,国家要承担国民教育的主要职责的观点属于( )。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知识本位论 D.能力本位论

15、在我国近现代改革中,明确规定将学堂改为学校, 实行男女平等允许初等小学男女同校的学制是( )。

A.王寅学制 B.葵卯 C.壬子癸丑 D.壬戌学制

16、集体教育和个体教育相结合的德育原则是下列哪位教育家的成功教育经验( )。

A、马卡连柯 B、加里宁 C、乌申斯基 D、赞可夫

17、小霞能根据他人的具体情况,以平等为标准,在同情、关心的基础上对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道德事件进行判断,根据皮亚杰的理论,晓霞的道德发展处于( )。

A.自我中心阶段 B.权威阶段 C.可逆阶段 D.公正阶段

18、教育能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 )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A、生产力 B、人才 C、劳动力 D、科学知识

19、“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

A.榜样示范法 B.说服教育 C.注意分散

D.注意转移

20、旧的社会制度下,可能出现新教育的萌芽,新的社会制度下,也可能存在旧教育的延续。这种现象表明教育发展就有( )。

A、相对独立性 B、历史局限性 C、社会制约性 D、社会能动性

21、教材的主体部分是( )。

A、讲授题纲和讲义 B、教科书和参考书 C、教科书和讲义 D、讲义和参考书

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学习材料的灌度越大,越难以产生迁移。

2、习得性无力感与人们对失败的归因有关。

3、学习动机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学习动机越强,学习效率越好。

4、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何谓教学,中学教学有哪几项一般任务?

第 2 页 共 5 页

2、简述课程内容的三种文本表现形式。

3、学习动机的定义与功能是什么。

4、简述费洛伊德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2、小美很喜欢唱歌,从小就希望自己在音乐方面有所成就。在她还没有确定是否报考音乐学院前,她在众人面前能很好地展现自己的歌声。她确定报考音乐学院后,学习更加勤奋努力,希望实现自己的目标。但是在音乐学院的专业课面试过程中,由于她极度渴望有完美的表现,结果事与愿违,但是没有发挥应有的水平,而且比平时更差,导致面试失利,这个结果让大家很诧异,她自己也无法接受。

问题:

(1)请运用动机相关知识解释小美专业课面试失利的原因。

(2)假设你是班主任,你如何帮助小美在下次面试中发挥正常水平?

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

1、材料一:一篇调查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报告显示,有一半的老师认为现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材料二:在一节政治课上,老师在认真的讲课,还时不时地在黑板上写下重点内容,而学生有一部分在学英语,一部分在看小说,一小部分同学甚至在交头接耳,老师忽然意识到了学生的情况,说把你们无关的东西收起来,否则我就下去收走。有一个同学小声地说“讲的课有什么意思,还不是照本宣科,还不如直接划重点算了”。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现在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第 3 页 共 5 页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1、答案:B 2、A 3、D

4、答案:A 5、D 6、A 7、B 8、C

9、答案:B 10、A 11、C 12、C 13、A

14、【答案】B

15、答案:C壬子癸丑学制 16、A

17、【参考答案】D 18、答案:C 19、A 20、A

21、答案:C

平之间的矛盾),实际上也就是学生认识过程的矛盾,是认识主体与其客体之间的矛盾,因此学生的认识活动是教学中最主要的活动,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2)教学过程作为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表现在以下几点:①认识对象的间接性与概括性;②认识方式的简捷性与高效性;③教师的引导性、指导性与传授性(有领导的认识);④认识的交往性与实践性;⑤认识的教育性与发展性。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教学是在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

中学教学的一般任务有:(1)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4)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2、课程内容的三种文本表现形式包括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 (1)课程计划

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作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学校应设置的学科、学科开设的顺序、培养目标及课时分配,并对学期、学年、假期进行划分。 (2)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的具体化,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3)教材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其中,教科书和讲义是教材的主体部分,因此人们通常把教科书与讲义简称为教材。

3、(1)学习动机的含义学习动机是指激发和维持个体学习活动,并将学习活动指向一定学习目标的动力机制,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这种动力机制表现为推力、拉力和压力三种动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2)学习动机的功能。①激活功能;②指向功能;③维持功能。

4、参考答案:弗洛伊德重视人格的发展阶段问题,将人格发展分为五个时期: (1)口唇期:0-1.5岁左右,婴儿从口腔刺激获得满足和快乐。 (2)肛门期:2-3岁左右,幼儿通过肛门排泄获得满足。

(3)性器期:3-6岁左右,儿童喜欢抚弄自己的性器官而获得快乐和满足。

(4)潜伏期:7岁-青春期,儿童性与攻击的冲动开始进入潜伏期,不再通过躯体部位而获得快感。

(5)生殖期:青春期-成年期,个体产生两性意识,心理上逐渐有了与性别相关的职业计划、婚姻理想等。

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该说法错误。一方面,奥苏贝尔的认知结构迁移理论认为一切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产生的,该迁移理论指出,学生学习新知识时,认知结构可利用性高、可辨别性大、稳定性强,就能促进对新知识学习的迁移。学习材料如果与学习者头脑中认知结构建立起一定的联系,是可以发生迁移的。另一方面,从迁移的角度说,学习材料如果具备科学、合理的逻辑关系,能体现出事物的各种内在联系,各材料的构成要素能整合成为具有内在联系的整体也是有利于学习迁移的。所以,学习材料难度越大,越难以产生迁移的说法是错误的。 2、【参考答案】正确。一个总是失败并将失败的原因归于内部的、稳定的和不可控的因素(即能力低)的人会逐渐形成一种习得性无助的自我感觉。习得性无助即当个体感到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会对自己的重要生活事件产生影响时所体验到的一种抑郁状态。 3、【解析】错。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是倒U曲线的关系。每种难度的任务都有一个最佳动机水平,动机水平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

4、这种说法是正确的。(1)教学过程中有两类不同性质的活动(教和学),但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是学生与其所学的知识之间的矛盾(教师提出的教学任务同学生完成这些任务的需要、实际水

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

1、现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有:

(1)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缺乏学习的主动性; (2)教师教授方法单一,依然是传统的讲授法;

第 4 页 共 5 页

(3)教师过度依赖教材,缺乏生动性和灵活性;

(4)课堂上学生和老师缺乏互动,依然是传统的“你讲我听”的角色,学生学习主体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需要做到: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2)学习材料要具有科学性与趣味性; (3)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

(4)进行正确的评价和适当的表扬与批评; (5)适当开展竞赛;

(6)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2、(1)心理学家耶基斯和多德森的研究证实,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并不是线性关系,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网提供而是倒U形的曲线关系。具体体现在:动机处于适宜强度时,工作效率最佳;动机强度过低时,缺乏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工作效率不可能提高;动机强度超过顶峰时,工作效率会随强度增加而不断下降,因为过强的动机使个体处于过度焦虑和紧张的心理状态,干扰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的正常活动。

归因理论认为人们倾向于将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归结为以下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机遇)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同时,维纳认为这六个因素可归为三个维度,即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归因。每一维度对动机都有重要的影响。控制点维度与个体成败的情绪体验有关。稳定性维度与个体对未来成败的期望有关。可控性维度既与情绪体验有关,又与对未来成败预期有关。 (2)材料里的小美,对自己期望较高,渴望成功,追求完美,在面试的时候。动机水平处于较高水平,过于紧张和焦虑,以至于发挥失常,面试失败。班主任老师要指导小美对这次失败进行合理归因,不要把这次失败归因于能力等内部稳定因素,让小美客观的认识到是因为自己紧张焦虑导致的,针对这个原因有计划的调整自己的认知,降低对考试的期望,学会放松,学会以平常心面对考试,把自己的动机水平调整到合理水平。

第 5 页 共 5 页

2019年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练习试卷C卷 含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5hh78o7545o77k30e8m0fvqu4yw2700pez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