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学习目标:
1、了解早期人类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知道古埃及的金字塔,了解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知道古印度的种姓制度。
2、利用地图找出亚非文明古国的地理位置了解他们的自然环境,分析内在联系,培养识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运用论从史出的方法,说明古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古印度的种姓制度都是奴隶主剥削压迫人民的历史见证。
3、认识金字塔不但是统治都剥削人民的历史见证,也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是人类史上的伟大奇迹。
学习重点:亚非文明的突出成就 学习难点:种姓制度是印度社会的特点 一、自主学习
1、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在 洲的 河两岸陆续出现了几十个奴隶制小国。 公元前 年左右,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起来。
2、埃及国王的陵墓称为 是权利的象征。
3.亚洲西部“新月沃地”东部, 河和 河并行奔流,被称为两河流域。
4、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 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 制国家,制定了一部维护 阶级利益的法典, 是世界现存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4、约从公元前2500年, 流域开始出现一些小国, 人进入古代印度后,产生的等级制度叫 ,它激化了当时印度社会的矛盾。 二、合作探究
1、 “埃及是尼罗河馈赠的厚礼。”你如何理解这句话呢?
2、为什么说《汉谟拉比法典》维护了奴隶主阶级的利益了呢?
3、什么叫种姓制度?其实质是什么?对印度未来社会产生什么影响?
4、四大文明古国为什么产生于大河流域? 三、梳理结构 文明古国 古代埃及 古代巴比伦 古代印度 古代中国 四、巩固训练
时间 公元前3500年 公元前3500年 公元前2500年 公元前2070年 发源地 尼罗河流域 两河流域 印度河流域 黄河流域 文明成果 金字塔 《汉谟拉比法典》 种姓制度 分封制 1、尼罗河流域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是( )
A.雅典卫城 B.金字塔 C.空中花园 D.长城 2、一个考古队从中国出发,自东向西去考察亚洲文明古国的发源地,最后一站是( ) A.黄河流域 B.印度河流域 C.两河流域 D.尼罗河流域
1
3、古印度是世界文明发源地之一,其文明成就突出表现在( )
A.形成种姓制度 B.制定《汉谟拉比法典》 C.建造金字塔 D.实行民主政治 4、尼罗河畔巍峨的金字塔是古埃及人建造的,这种建筑是用来作为( )
A.宗教寺庙 B.天文标记 C.法老陵墓 D.神坛 5、大河流域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人类璀璨的文明。在两河流域孕育的古代人类文明是( )
A.古巴比伦文明 B.古印度文明 C.古希腊文明 D.古埃及文明
6、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序言:要让正义之光照耀大地,消灭一切罪与恶,使强者不能压迫弱者。
材料二:正文第15至20条:奴隶属于奴隶主,逃亡奴隶必须交还原主,藏匿者死罪。 正文第203条、205条:贵族打了贵族,罚银处置;奴隶打了自由民,割去耳朵。 正文第247条:如果弄瞎了奴隶的眼睛,就与弄瞎牛的眼睛同罪。 (1)材料二中的内容出自哪部法律文件?这部法律文件出自哪个国家?
(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这部法律文件制定的实质目的是什么?请在材料二中找出具体的内容证实你的观点。
(3)这部法典维护了哪一阶级的利益?它在历史上有什么特殊的地位? 7、
材料一:有印度学者认为:“在印度社会中,一个人可以放弃一切,但放弃不了种姓信念。”种姓制度在印度的法律上已被废除,但在事实上却未被消灭。
材料二:《印度快报》曾报道:一对不属于同一种姓的年轻男女,由于恋爱,竟被家人吊死。 (1)种姓制度形成的时间?
(2)根据种姓制度印度社会被分成了哪几个等级?
(3)种姓制度的形成对印度社会造成了什么影响?
8、探究题
四大文明古国,都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及宝贵的传统文化,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但是今天的“四大文明古国”,除了中国外,其它三个都不再是世界强国,这非常值得我们深思。
(1)请说出四大文明古国在世界文化中的各一个贡献?
(2)想一想四大文明古国为什么产生于大河流域?
(3)想一想四大文明古国应当如何才能重现昔日文明古国的辉煌
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