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学校廉政文化建设创建和谐校园
张酹
学校是培养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要阵地。文化的传承、祖国的建设与繁荣昌盛离不开“德才兼备”的人才。有才无德,必将产生不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致使个人利益高于一切,将会给国家和社会造成损失,甚至会带来灾难。因而,学校要加强校园廉政文化建设,把校园廉政建设作为学校工作的首要工作来付诸实施。
作为廉政文化,它是一种无形的、潜在的力量,为反腐倡廉提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确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指导思想、培养目标具有深远的意义。在校园文化建设的深入进行中,廉政文化建设深深地渗透到学校教育的核心领域。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五次全会上提出,要把廉政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促进社会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风尚。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再次重申了“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要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对任何腐败分子,都必须依法严惩,决不姑息;要确保权力正常行使,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行使。”党中央在十七大提出这一观点,进一步彰显了党和国家反腐倡廉的决心。作为传播先进文化、担负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的学校,更应理直气壮地把廉政文化建设作为学校工作的首要任务。现结合工作实际,就如何加强学校廉政文化建设,作交流探讨。
1
一、高度认识学校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青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建设祖国离不开他们,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学校。在学校深入开展廉政文化建设,使少年儿童从小树立坚定的廉洁信念,使学校成为一片乐土和净土,净化师生美好的心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将来步入社会各行各业,就会把集体利益、国家利益至于个人利益至上。心中常思为人民谋利,廉洁奉公,从根本上消除腐败私欲,对弘扬社会主义廉政文化,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大力宣传,掀起廉政文化建设的浓厚氛围
在学校中大力宣传廉政文化,使师生对廉政在思想上产生牢固的思想意识,让学校廉正文化建设有良好的环境和扎实的基础,形成浓厚的廉政文化氛围。使学校把“勤政、服务、奉公、廉洁”作为座右铭,使学校领导干部更加勤政廉洁,使广大教师真正提高廉洁自律的自觉性,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廉洁的良好形象,从而使学校更充满活力、生机。
就学生接受教育的实际而言,不仅局限于学校,还来自家庭、社会。这些都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故在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的同时,广泛开展廉政教育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以致用,主动宣传廉政知识,把廉政文化与家庭、社会等结合,利用教育的双向性,达到学生与家长、教师、社会相关人员的互动,进一步扩大廉政文化建设的社会效应,将廉政文化与整个社会的敬廉崇洁活动融于一体,充分让学生置身与学校与家庭和社会的廉政文化氛围。
2
三、民主管理,行政教师作表率
在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各项管理民主化是搞好学校廉政文化最重要的关键因素。做好民主管理工作,无疑给校园廉政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石。
制度是管和约束的体现,在惩治腐败和预防腐败中起着重要的保证作用。而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长期性和稳定性,学校要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结合学校的实际,在容易滋生腐败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部位制订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廉政规章制度,严格管理。进一步推行和实施公开制度,以重大决策、重大项目、重要干部人事任免和大额资金使用为主要内容,运用不同形式,从决策到执行等各个环节全程实行民主监督。
就我们在工作实际中,对教师管理、人事制度、经费使用、职称方案等至关重要的内容,采取和坚持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去的民主化。每一项制度、方案首先由教师进行集体讨论,汇集广大教职员工的智慧,本着以人为本、促进工作和谐发展的原则,充分让教师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让教师参与民主管理中,形成民主集中的管理。对重大事项采取民主讨论,大家决定,发扬了民主管理的优良作风。就学校而言,保障机制经费的使用和职称评定是广大教师最为敏感的环节,为使学校廉政文化建设落到实处,我们首先严格按照上级要求,民主制定了相应的制度和方案。严格按照制度、方案执行,实行公平、公开,公正、透明,经费的使用向全体教职员工定期公布,清楚明白、规范;对职称评定,评审方案不临时更改,各参评教师可依据方案,自行量分,评定
3
中不讲私情,不违规违纪,不搞暗箱操作,评审过程和结果公开公布,参评教师心悦诚服。从而树立了廉政的良好形象。
在制度上,为充分发挥党员先锋作用,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把廉政文化渗透到德育工作中,成立专门机构分管学校廉政文化建设工作,把党员纳入考核,考核结果作为领导干部的提升,教师的评优晋级,学生评优、升学的重要依据。紧紧依靠制度建设深化校园廉政文化。达到用制度规范领导、党员、教师、学生的各种行为。使之逐步符合廉洁的标准和要求。最终达到在领导中形成“廉洁从政”,在教职工中形成“廉洁从教、公平教育”,在学生中形成“崇廉、敬廉、养廉”,促了进学校廉政文化建设。
四、通过多种渠道,开展廉政文化建设
1、以课堂教育为主渠道。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开展学校廉政文化建设,要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紧紧围绕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把廉政文化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在课堂上进行廉政文化的灌输,廉洁意识的培养。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的特点,收集整理一批传统文化中的“廉论”、“廉文”、“廉戏”、“廉画”等;提炼、挖掘民间的有关廉洁自律、克己奉公、勤政务实等优秀廉洁思想;在教育、制度、监督各个环节中增加廉洁文化的含量,与学生共同研讨反腐倡廉问题,启发、引导学生思考、自觉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接受廉政文化的熏陶。要加强学科渗透,教师要挖掘各学科教育中蕴含的丰富的廉洁、诚信、勤俭等教育资源,以多方面融入廉政教育的内容。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