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县级地方政府性债务的现状与管理
作者:苏黛
来源:《现代审计与经济》2017年第02期
一、县级地方政府性债务存在问题
(一)缺乏统一有效的管理机制。政府性债务一直以来未明确归口管理部门,举债、担保和偿债缺乏具体可操作的综合评估及监督约束等硬性规定,政府性债务仍由相关部门和单位自主确定。一些重大债务决策和审批程序不够规范,存在多头管理、各自为政、调控不力的现象。作为债务管理的财政部门未按规定及时更新债务的增加表动量,对填报质量缺乏有效控制,造成数据不够准确,致使政府难以全面、准确地掌握债务的整体运行情况、难以合理控制债务存量和评估债务效果,不利于对债务进行有效的监控和逐步消化。
(二)政府性债务总体风险较大。“显性”债务如工程欠款主要集中在市政建设和交通运输方面,数额较大,续建还需投入大量资金。而近几年县级财政收入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除了支付经常性开支外,用于偿债和续建的财力非常有限。“隐性”债务偿还风险增大,如政府保障性住房项目,受县级城市房价下跌影响,市场预期收益下降,再加上水电气等配套设施还未完善,若要取得市场收益,还需财政继续投入,预期债务量增加。
(三)融资平台公司定位不清、职能混乱。作为为政府融资的融资平台公司通过向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国企之间资金互相拆借,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平台公司未按规定剥离其政府融资功能,并进行市场化改革,实现公司化、现代化经营。
(四)违规向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举债和提供担保。自2015年新的预算法实施以后,县级政府承诺以财政资金偿还的方式向企业借款用于偿还市政建设、交通运输等公益性项目建设等;同时还存在县级政府召开专题会议,承诺股权回购方式和财政资金按期拨付的方式担保将专项基金借款于融资平台,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二、形成县级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原因
(一)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增长过快。随着前些年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市政、交通及新区工程大规模开建,融资平台公司也大幅举债开展工程。债务量急速上升。自煤炭价格下跌以来,资源型县区财政收入锐减,不仅已形成的债务偿债压力加大,之前投资的项目后续财力难以为继。
(二)经济结构单一,财政依赖度高。县级经济产业结构单一,深度转化不足,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不高且经营管理粗放,无法应对快速巨变的市场形势。尤其是以煤炭为主的能源区域,煤炭成了经济发展的生命线,财政收入受煤炭行业波动影响大,财政收入不稳定,抗风险能力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