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方面:民航衢州机场每周四14:40有飞往厦门、安庆、武汉的航班,每周一、四16:25有飞往广州的航班,每周一、五12:20有飞往北京的航班,每周二、六12:40有飞往厦门的航班。
铁路方面:浙赣铁路横贯市境,乘火车可直达北京、上海、南京、无锡、苏州、杭州、宁波、温州、福州、厦门、南昌、赣州、怀化、衡阳、武汉、广州、柳州、南宁、重庆、贵阳、昆明等城市。
公路方面:衢州市长途客运中心与杭州汽车西站间每天有16班快客往返。从浙赣铁路衢州站中转到千岛湖100公里,到黄山270公里。此外,还有发往省内省外的班车。在高速公路上,上海到衢州只要4个半小时。
分析:交通的便利,方便了游客的来往,借助衢州便利的交通条件,本项目所在地龙游县的旅游事业也得到长足的发展,为众多“农家乐”旅游景点的开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市域经济加快发展是农家乐旅游的重要支撑 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城镇人口增加将为农家乐提供更大规模的客源市场保障。城市化进程是我国的总的趋势,衢州市区以及各县市的城市化进程在纵向比较上仍然发展较快,城镇人口
逐年上升,城镇居民的收入逐年增加。截止2006年底全市市区人口35万人,根据《衢州市城市总体规划》,规划期内,到2010年,衢州市区人口规模将达45万。
与此同时,市区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541元,比上年增长11.8%;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359元,比上年增长10.5%。
分析:城镇人口的增加为周边特色农家乐旅游提供了一定的客源保障,特别是兼有景观特色、农事体验、寓教于乐和度假休闲等功能的农家乐旅游项目将具有更广阔的客源市场。城镇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将为农家乐旅游提供更高水平的消费需求。
(3)、旅游业的经济效应推动了农家乐旅游的发展 “衢州古城”、“地质奇观”、“仙霞古道”、“钱江源头”等四大知名旅游景点的推介和以文化游、探秘游、生态游、乡村游、体育休闲游、商务度假游为特色扩大衢州旅游的知名度。2006年衢州市年接待游客量650万人次。随着旅游业在该市经济社会发展中战略地位的提升,衢州将成为浙江旅游新一轮增长的兴奋点,原有旅游区的扩大和一系列新旅游区的诞生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的必然趋势。根据《衢州市旅游发展“十一五”
规划》的预测,到2010年全市年接待游客量将接近1050万人次,将为农家乐旅游的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客源市场支撑。
分析:各类旅游区(点)是游客到访的重要场所,是“农家乐”旅游的重要客源地,新型旅游景点的打造和城市旅游品牌的营销,将为“农家乐”旅游景点增辉加彩。
附1:衢州市2001—2006年主要旅游统计数据:
国内旅游国内旅游收入 海外旅游人数 旅游创汇旅游总收(万美元) 入(亿元) (亿元) (万人次) 年份 人数(万人次)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187 9.62 0.64 1.28 1.62 1.90 2.70 4.15 309.10 449.87 642.01 1048 1320 2010 9.87 15.08 16.70 23.12 28.78 34.44 283 14.72 305 16.70 420 21.84 530 27.70 650 34.44 三、项目分析
1、龙游县周边城市“农家乐”发展概况 a、常山县“农家乐”现状
全县有农家乐经营户70多户,其中三星级农家乐13家,两星级的44家,直接从业人员319个,住宿床位324张,一次性容纳就餐人数2112个。其中何家乡石门坑村农家乐在2005年就被评为省级农家乐特色示范村。新桥乡桃花源农家乐入围2007浙江美丽乡村百强。
b、江山市“农家乐”现状
江山市现已发展农家乐特色村9个,示范点21个,农家乐经营户114家,从业人员696人。其中碗窑村被评为省级农家乐特色示范村,穗丰农庄被评为省级农家乐示范点,江郎村被评为衢州市级示范村。因为江山旅游资源比较丰富,当地政府支持力度大,就是在一般情况下,有农家乐的地方公交车都能直接到达,交通非常方便,加上每个点基本都有景点匹配、依托,所以当地农家乐发展的也还比较好。 c、柯城区“农家乐”现状
柯城区目前为止已经有27个村145户农户开展农家乐,直接从业人员506人,拥有908个床位,直接带动了3万多农民增收。2006年,全区农家乐休闲旅游工作获得省一等奖。七里黄土岭村、石梁的张西村被命名为省级农家乐特色村,七里的扬坞村、九华的寺坞村被评为衢州市级农家乐特色村。因为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