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同步练习人教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4 19:53:2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1.唐朝诗人杜牧在《过华清宫》中写道:“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该诗句反映的是( ) A.唐朝后期宦官专权 B.唐玄宗生活奢侈

C.唐玄宗任用李林甫、杨国忠为相,朝政腐败 D.唐玄宗宠爱杨贵妃,不理朝政

2.右面的示意图反映了唐朝由兴盛到衰亡的过程,图中c处应该填写( )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安史之乱

3.下列哪一事件促使唐朝由盛而衰( )

A.安史之乱 B.藩镇割据 C.黄巢起义 D.玄宗西逃四川 4.唐玄宗统治后期爆发的安史之乱是一场( )

A.农民战争 B.统一战争 C.叛乱战争 D.兼并战争

5.清代史学家赵翼在《廿二史札记·唐女祸》中写道:“开元之治,几于家给人足,而一杨贵妃足以败之。”这一观点( ) A.正确,说明了用人不当的危害 B.错误,忽视了藩镇割据的影响 C.正确,揭露了君主生活的腐败 D.错误,夸大了个人对历史的影响

6.《旧唐书》中记载:“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该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B.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C.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的矛盾 D.文臣与武将的矛盾 7.唐朝后期,藩镇割据日益严重,其“割据性”体现在( )

①自行委派官吏 ②不向中央交纳赋税 ③军队不听中央调动 ④节度使职位传子或

1 / 7

部将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8.唐朝后期宦官专权现象严重,在此前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宦官专权的朝代 是( )

A.西汉 B.东汉 C.西晋 D.东晋

9.唐朝后期,率领起义军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的 是( )

A.黄巢 B.陈胜 C.张角 D.吴广 10.下列有关黄巢起义的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A.攻入长安,建立政权 B.以失败而告终 C.起义军转战大半个中国 D.推翻了唐王朝

11.907年,掌握军权的节度使朱温废掉唐朝皇帝,建立的是( ) A.后晋 B.后梁 C.后汉朝 D.后周 12.唐朝灭亡后,黄河流域相继出现的“五代”是( ) A.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B.后梁、后晋、后唐、后汉、后周 C.后梁、后汉、后晋、后唐、后周 D.后梁、后周、后晋、后汉、后唐

13.下列关于五代十国的叙述中,不准确的是( )

A.与五代同时,南方各地先后出现了十个割据政权,总称“十国” B.唐朝灭亡后,中国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C.统一是五代十国时期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D.五代十国时期,南方政局相对稳定

14.下列有关周世宗改革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改革的背景是当时人民饱受分裂割据和战乱之苦 B.改革的内容有发展经济,严肃法纪,整顿军队 C.改革使后周国力大增,为后来北宋的统一打下了基础 D.改革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

15.阅读下列材料:

2 / 7

材料一 天宝(唐玄宗后期的年号)初年,中央禁军仅12万人,而边境十个军镇拥兵49万……胡人出身的边将安禄山身兼三镇节度使,拥兵15万……唐玄宗自杨贵妃入宫之后沉湎于饮酒声色之中,出现“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的现象。 材料二 安史之乱造成北方地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

材料三 黄巢起义后,宣布“洗涤朝廷”,为民除害,对贪污犯赃的地方官吏处斩。 材料四“朱温处四战之地,与曹操略同,而狡猾过之。”

——毛泽东

请回答:

(1)唐玄宗统治后期,爆发了安史之乱。写出安史之乱的发动者和起止时间。

(2)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

(3)结合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分析安史之乱和黄巢起义对唐朝社会产生的影响。

(4)材料四是毛泽东对朱温的评价,概述朱温的主要事迹。

3 / 7

(5)黄巢起义和安史之乱是否有关系?试说明理由。

(6)综合上述问题,你有何感悟?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安史叛军到处烧杀抢掠,攻进长安后“大索三日,民间财资尽掠之”,遭到军民顽强抵抗。

材料二“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

——《旧唐书》

材料三“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不第后赋菊》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安史叛军”指的是哪一事件?说说“安史叛军”的路线?“军民顽强抵抗”的效果如何?这一事件有什么影响?

(2)材料二中的“藩臣”指的是什么?这段材料说明了哪一局面的出现?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局面的特点是什么?唐朝灭亡后,这一局面是否随之结束?

4 / 7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同步练习人教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5z1b0brjr9acj39qpyw5s23r4b08q00eof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