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问题浅析
[摘要]近年来中国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不断提高。但对中小企业的发展而言,融资的困难和资金的匮乏却成为了首当其冲的障碍。虽然中国从1993年已经开始着手处理这个问题,但从十年的发展状况来看收效甚微。中小企业贷款难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和银行建立起良好的信用关系。本文从分析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出发,同时借鉴国际上其他国家的经验,为中国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提出鼓励中小融资机构发展、引入保险机构分散风险等相应的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中小企业;商业银行;信用担保;中小融资机构
1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问题概述
中国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实践起于1992年。重庆、上海等地的中小企业自发地组建了中小企业互助担保基金会。政府真正地开始着手解决中小企业信贷问题是在1993年国务院批准设立我国第一家专业信用担保机构——中国经济技术投资担保公司。从今天来看,政府二十年的支持与发展似乎对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并没有改善很多。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金融机构一般规模较小,实力也不雄厚。这些中小融资机构本身的存活与发展都已经前途堪忧,更不用说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国有大型企业一直是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支持的对象,相对应中小企业就很难得到它们的信贷支持。一些中小企业效率低,不良资产比例高,欠息现象严重,国有商业银行对之只能逃之避之。即使中小企业经营效益很好,不存在上述问题,从国有商业银行获得贷款也不是一件易事。国有商业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一般要求中小企业提供百分之百的担保和抵押,中小企业由于资产规模小而很难找到担保人,再加上烦琐的贷款手续,使得中小企业获取贷款变得十分艰难。由此可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首先需要完成的任务就是建立健全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体系。
2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体系的必要性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也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无论是回忆过去还是展望未来,中小企业对中国经济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2007年,中小企业数量已经超过4000万家,在企业总数中的占比达到99.8%。中小企业上缴的税收在国家税收总额的占比达到53%。同时创造的最终价值占GDP的60%左右。中小企业在40个工业行业中的27个行业的数量比例已经超过50%,部分行业占比已经超过70%。目前,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过程当中,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无疑是经济转型的重头戏。此时政府支持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的发展就避不开对这些中小企业的支持。它们的成长可以为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的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有利于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3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体系的重要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