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立体的表达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立体图像”这一概念,使学生能够利用手绘线条表达物象的立体形态。
(2)过程与方法:展示生活中物象立体应用的例子,引导学生分析它们的特点及视觉效果,采取在实践过程中对物象立体的观察、猜想与概括教学方法展开教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鼓励学生用自己的双手表达物象,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提高观察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从生活中提炼知识的本领,激发他们热爱生活,感受自然的兴趣。 2学情分析
由于是农村学生,对美术知识的把握不到位,基础知识缺乏,对本课的知识理解到位,但是绘画技法上比较欠缺!如,一点透视,成角透视等。 3重点难点
重点:对立体图像概念理解和表达及运用。 难点:立体图像的三种表达方式的掌握和运用。 4教学过程
(一)设疑引入部分: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问题,当学生在思考时,教师绘出平面和立体图像,使学生体验平面与立体的区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知识讲授部分: 1、了解立体图像的概念
引导学生通过对正方形和立方体、圆形与球体的对比,小组讨论、总结出手绘线条立体图像的概念。
2、生活中的立体图像
列举生活中的常见立体图像,播放课件,课件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像的图片,以直观的方式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立体图像。 3、关于立体形象的描绘
了解立体图像后,用课件展示,使学生横向联系其他学科书中插画及生活经验欣赏课件图片,认识到手绘线条在生活中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具有记录、说明、叙事、交流、抒情的
1 / 2
功能,并且是一种最简洁、最形象的、具有清爽美感的日常交流的语言。这样能丰富学生视野。加深对手绘立体图像的认识。也为下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4、立体图像的表达方法
在突破本课重难点上,主要是引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首先通过教材上的提示简单的总结出有(直观感受、结构分析、主观理解)三种方法,但是教材上文字的表达对于学生来说相对抽象,不能完全理解。因此,我用课件直观的展示了同一物体运用三种不同的表达方法所描绘出的图像。 (三)实践练习部分:
在学生绘画实践这一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每人根据自己喜好及个性特点选择三种立体表达方式(直观感受、结构分析、主观理解)中的一种表达方法进行练习,画生活中的一件物品(多媒体展示两种物品)。而教师在该环节上进行“辅导”和“示范”,及时与学生沟通,注意教学反馈,把握学生的感知和理解程度,鼓励学生大胆实践。 (四)课堂小结: 主观感受的表达方法
手绘线条---立体图像表达{ 结构分析的表达方法 主观理解的表达方法
2 / 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