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环境的危害。
二、 选择题(不定项)
1、水环境现状监测数据统计的方法
2、十五期间总量控制因子SO2、烟尘、工业粉尘、COD, 氨氮和工业固体废物
3、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准时间(报告书60、报告表30、登记表15、超过5年项目10)
4、污染源调查的方法:详查、普查 5、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划分原则5类
6、均匀混合断面定义:当污染物在断面上的任意一点浓度与断面平均浓度之差小于平均浓度的5%时,可以认为污染物浓度在断面上均匀分布,该断面成为均匀混合断面。
7、大气监测点位数量:10,6,1—3
8、等效连续A声级:即将某一段时间内连续暴露的不同的A声级变化,用能量平均的方法以A声级表示该段时间内的噪声大小,单位为dB(A)。
9、听阈:是指人耳能听到的最微弱声音的声压,声压值为2×10-5Pa。 三、 简答题
1、噪声一级评价工作内容: 2、垃圾填埋场的选址要求
3、地表水环境现状质量调查中监测断面的选择
4、清洁生产指标的含义:1.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2.资源能源利用指标;3.产品指标;4.污染物产生的指标;5.废物回收利用指标;6.环境管理要求。
5、列举五种生态环境影响调查的方法:现场调查方法、收集现有资料、收集遥感资料、访问专家 四、 计算题
1、 大气评价等级和范围 2、 内梅罗法 3、点源噪声衰减 五、 论述题
水电项目工程分析的要点
填空题
8、工程分析的方法:物料平衡计算法、类比调查法、查阅参考资料分析法
9、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的预测方法:数学模式法、物理模型法、类比调查法、专业判断法
10、环评文件的种类:报告书、报告表、登记表 11、固体废物按特性分类:一般废物、危险废物 选择题
10、大气稳定度的含义:是指整层空气的稳定程度,是大气对在其中作垂直运动的气团是加速、遏制还是不影响七运动的一种热力学性质。 11、大气总量控制指标:烟尘、粉尘、二氧化硫 12、内梅罗法实用条件
13、点源一维水质模型S-P模型:DO和BOD关系 14、声压级的计算
15、生活垃圾填埋场主要大气污染物:TSP、氨、硫化氢、甲硫醇、臭气
5
16、危险废物填埋场的选址要求:距居民点800m外 17、焚烧装置二燃室的温度:1100℃
18、大气评价的范围确定:一级16-20km、二级10-14km、三级4-6km 简答
5、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的方法:图形叠置法、系统分析法、生态机理分析法、质量指标法、景观生态学法、数学评价法等。 6、环境影响后评价的含义简答、论述:
1、环境影响后评价的概念:是指项目实施后的环境影响以及防范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跟踪监测和验证性评价,并提出补救方案或措施,实现项目建设与环境相协调的方法与制度。
2、确定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的依据:1.污水排放量越大,水质越复杂,则建设项目对地表水环境影响越大,要求影响评价等级越高;2.地表水规模越小,其水质要求越严,则对外界污染影响的承受能力越小,相应的对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越高。 3、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要点:1.明确拟评价生态系统类型;2.分辨不同生态系统层次;3.选择的评价因子应具有代表性;4.从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保护角度考虑;5.法规要求的评价因子也必须包含。
4、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工作内容:1.规划分析;2.环境现状调查与分析;3.环境影响识别与确定环境目标和评价指标;4.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5.针对各规划方案,拟定环境保护对策和措施,确定环境可行的推荐规划方案;6.开展公众参与;7.拟定监测、跟踪评价计划;8.编写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篇章或说明, 5、烟气抬升高度、有效高度和几何高度的关系 计算部分:
1、应用以大气模型计算轴线地面落地浓度 2、用内梅罗法判断水质情况 3、计算噪声的衰减 论述题:
生活垃圾填埋场工程分析的主要内容 简答题:固废定义
减少生态影响的工程措施:1.方案优化 1)选址选线规避环境敏感目标;2)选择减少资源消耗的方案;3)采用环境优化方案;4)环保建设工程;2.施工方案合理化 1)规范化操作;2)合理安排季节、时间、次序;3)改变传统落后施工组织;3.加强工程的环境保护管理 1)施工期环境工程监理与队伍管理;2)运营期环境监测与达标管理。 监测时间和频次要求 计算题。烟气抬升高度 0维1维水质模型 噪声衰减
论述题:水电项目工程分析 简答:
1、分类管理内容:
2、生态环境防护和 措施的原则:
3、某建设项目达到三级清洁生产水平,要不要提高清洁生产水平? 4、地面气象资料收集的内容
6
论述:建设项目环境现状调查的内容
计算:水一维衰减、气轴线浓度、声衰减公式及是否达标
简答题:1.环评中气象资料需调查的内容:地面气象资料分析和高空气资料分析。 2.清洁生产水平,问一个新建项目的清洁生产指标达到三级水平,是否需改进;:对于一个好项目达到三级水平还需要改进; 3.建设项目如何进行分类管理;:1.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全面、详细的评价;2.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轻度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对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或者专项评价;3.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很小,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应当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4.国家标准与地方标准的关系.:地方标准严于国家标准;地方标准优先于国家标准。
5.生态保护应遵循的原则; 6.环境监测计划包括的内容
计算题:1.水的一维衰减模式2.大气的落地浓度3.噪声的衰减 论述题:建设项目现状调查的内容与评价 填空: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文件包括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环境影响登记表 2、污染源调查核心问题
3、生物多样性评价包括什么?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多样性 简答:
1、地面水环境影响预测方法都有哪些??数学模式法、物理模式法、类比调查法、专业判断法。
2、环境监测数据的特性?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完整性。
3、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内容:1.重大影响的,编写报告书,对环境的影响及污染源做全面详细的评价;2.轻度影响的,编写报告表,对环境影响及污染源做全面详细的评价;3.影响很小的,编写登记表。 4、清洁生产评价指标:
5、环境容量:一定区域内,根据其自然净化能力,在一定的污染源结构和布局情况下,为达到环境目标值,所允许的最大排放量。 计算题:
零维模型、一维水质模型
地面轴线浓度、最大地面浓度(注意óz随采样时间的变化) 声环境叠加、相减公式 论述题
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处置设施环境影响评价特点和内容。
生态系统最基本的特点是国家强制性标准包括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综合标准,其它则为非强制性标准. 上岗培训复习题 (90分版)
填空题:
1、环境标准的分类:(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 2、需要环评的规划种类:(综合性规划)(专项规划)( )
7
3、生态多样性含义:(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多样性) 4、生态环境影响识别要点: (主体效应)(受体效应)(影响识别效应) 5、环境影响预测方法; (数学模式)(物理模式)(类比调查)(专业判断) 6、大气自净能力: (平流输送)(湍流扩散)(清除机制)
7、清洁生产定义:采用先进技术,适用清洁能力和原料,采用改进工艺,先进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从源头削减污染物产生,提高利用率,减少或者避免在产品的生产、服务和适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8、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建设和规划项目在实施后可能对环境产生影响的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减轻或者消除不良环境影响的措施和政策,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9、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报告表由(具有环境评价)编制 10、三个阶段
11、生态系统的定义:是指由生命系统和非生命系统在特定空间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与功能的系统。
12、评价因子的筛选在( 影响识别 )基础上得到的 13、( 风 )和( 湍流 )是影响大气扩散能力的主要动力因子。 14、大气总量控制因子:粉尘、烟尘、二氧化硫
15、噪声根据辐射特性及其传播距离分类:点源、线源、面源
16、水污染物根据其性质分类:持久性污染物、非持久性污染物、酸碱污染物、废热
17、噪声痛阔定义及其指标( 是指使人耳产生疼痛的感觉声压,声压级为20Pa )
18、焚烧时产生的主要有机氯污染物(二噁英类) 19、生活垃圾填埋场距离人畜最近距离(500m ) 20、湖泊富营养化控制指标(总氮)(总磷) 21、水质监测的四个断面(背景断面(对照断面)(控制断面 )(削减断面 )。 22、(环境影响后评价):对建设项目实施后对环境影响及防范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跟踪监测和验证性评价,并提出补救方案或者措施,实现项目建设与环境相协调的方法与制度。
24、建设项目三同时(同时设计)(同时建设)(同时生产) 25、监测断面(背景断面(对照断面)(控制断面 )(削减断面 )
26、环境容量定意:一定的区域内,根据其自净能力,在一定的污染源布局和结构的条件,为达到环境目标值,所允许的污染物最大排放量。 27、监测数据的“五性”(可比性)(代表性)(精密性(准确性)(完整性 ) 28、大气越不稳定烟囱大气污染物的最大落地浓度( )其落地距离的变化( )
29、绘制等声线的监测取样方法( 网格法 ) 30、污染物排放总量的调查方法(物料守恒法)(经验计算法)(实测法) 31、正常生产和事故32、垃圾焚烧的两个重要技术问题( 预处理工艺)( 控制二噁英产生)
33、 S-P表示的是什么的关系( DO )( BOD ) 34、水的自净机制分为( 物理自净 )( 化学自净 )( 生物自净 ) 35、 清洁生产三个等级的内容(国际先进水平)(国内先进水平)( 国内基本水平)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