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判断题(每题1分)
1.基层应急管理应以“五个早”的工作机制为重点,“五个早”是:信息早报告、苗头早预防、隐患早排查、矛盾早化解、事件早处置。
正确 错误
2.突发事件的关联、耦合性以及不确定性,要求各项应急预案之间一定要有机衔接。
正确 错误
3.皮肤受敌百虫污染,不能用肥皂,以免转化为毒性更高的敌敌畏。
正确 错误
4.发生禽流感疫情时,采取强制性防疫措施。
正确 错误
5.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有效应对各种风险。
正确 错误
6.金融风险预警系统通过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来实现对风险的识别和评估。
正确 错误
7.煤气中毒是二氧化碳中毒,如不及时抢救,可导致人员死亡。
正确 错误
8.安全管理重在过程和细节,安全取决于每一个人。
正确 错误
9.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政府,能不能有效地管理和处置危机,能不能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能不能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检验这个政府能否取信于民的重要标志,是检验这个政府是否对人民群众负责的试金石。
正确 错误
10.家用饮水机应定期清洗和消毒。
正确 错误
11.公共交通工具、公共场所和其他人员密集场所的经营单位或者管理单位应当制定具体应急预案,为交通工具和有关场所配备报警装置和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设施,注明其使用方法,并显著标明安全撤离的通道、路线,保证安全通道、出口的畅通。
正确 错误
12.救火时不要贸然开门窗,以免空气对流,加速火势蔓延。
正确 错误
13.突发事件发生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和其他组织应当按照当地人民政府的决定.命令,进行宣传动员,组织群众开展自救和互救,协助维护社会秩序。
正确 错误
14.家中燃气泄漏时,可以开启家中任何电器设备。
正确 错误
15. 通过铁路道口时,机动车要强行、闯行通过道口。
正确 错误
16.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轻微的,当事人应先撤离现场再进行协商。
正确
错误
17.绑架是指以勒索财物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麻醉等方法,劫持人质或他人的犯罪行为。
正确 错误
18.处理危机的能力是一个领导能力的重要方面。
正确 错误
19.危机沟通的最佳时机是危机发展期。
正确 错误
20.谣言止于智者,信息公开才是辟谣的最好措施。
正确 错误
二、单项选择(每题2分)
21.根据应急处置需要,对事故现场及相关通道实行交通管制,开设应急救援“( )”,保证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
A.绿色通道 B.快速通道 C.特殊通道 D.直线通道
22.( )的应急能力,是全部应急管理的基础。
A.政府
B.专业指挥机构 C.专业救援队伍 D.基层
23.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对学校开展应急知识教育进行指导和()
A.领导 B.协调 C.监督 D.引导
24.在大量易燃易爆气体泄漏的场所,一般情况下,下面( )种动作容易引起静电。
A.快速奔跑 B.大声呼救 C.俯身慢走 D.静止不动
25.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和设备,并( )。
A.实施监督 B.制订安全责任制 C.定期组织演练 D.进行培训
26.发现人员触电时,应采取( ),使之脱离电源。
A.立即用手拉开触电人员 B.用绝缘物体拨开电源或触电者 C.用铁棍拨开电源线 D.大声呼救
27.大型活动现场发生突发事件,需要紧急疏散时在场人员要( )。
A.按顺序迅速撤离现场 B.争先恐后逃跑 C.围观看热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