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社会环境 E.人的需要 13.人际关系的发展动力有答案:ABC
A.人的生产 B.物质生产 C.精神生产 D.阶级斗争 E.社会活动 14.人际关系的发展趋势是答案:ABCDE
A.社会性增强,自然性减弱 B.自主性增强,依附性减弱 C.平等性增强,等级性减弱 D.开放性增强,封闭性减弱 E.合作性增强,分散性减弱 15.人际交往的原则是答案:ABCD
A.互利原则 B.平等原则 C.信用原则 D.相容原则 E.自主原则 16.冲突的来源有答案:ABD
A.沟通因素 B.结构因素 C.角色冲突D.个人行为因素 E.目标因素 17.解决或减少冲突的策略有答案:AB
A.设置超级目标 B.采取行政手段 C.拖延和平共处D.设置综合领导 E.委任态度开明的领导者 18.引起冲突的策略有答案:ABC
A.委任态度开明的领导者 B.重新编组 C.鼓励竞争D.设置超级目标 E.采取行政手段 19.信息沟通中的障碍有答案:ABCDE
A.语言障碍,产生理解差异 B.环节过多,引起信息损耗C.信息沟通中的偏见.猜疑.威胁和恐惧,妨碍沟通
D.地位差异,妨碍交流 E.信息表达不清,沟通要求不明,渠道不畅,影响沟通20.按沟通的组织系统分,沟通可分为答案:AB
A.正式沟通 B.非正式沟通 C.上行沟通D.下行沟通 E.横向交叉的沟通 21.按沟通的方法分,沟通可分为答案:ABC
A.口头沟通 B.书面沟通 C.非语言的信息沟通D.下行沟通 E.横向交叉的沟通 22.莱维特提出的信息沟通网络是答案:ABCDE
A.链式 B.轮式 C.园周式 D.全通道式 E.Y三、判断改错
1、工厂的车间、班组、科室,学校的班级、教研室以及党团组织、行政组织等都是非正式群体。7、工作比较单纯,不需要复杂的知识和技能,同质结构的群体可能达到最高的工作效率。2、如果作业比较简单,而且人们能熟练地完成作业,当有别人在场观察时会发生社会抑制作用。3、如果作业比较复杂,而且人们还没有掌握完成作业的熟练技巧,则往往发生社会抑制作用。4、大群体比起小群体(7人以下),往往内聚力更强。5、随着群体规模的增大,成员的工作满意感提高。
10、随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新技术革命的兴起,血缘关系、地缘关系的影响不断扩大。
11、随着整个社会向现代化跃迁,人际关系也由过去的开放转向封闭。6、完成复杂的工作,以同质结构为好
8、研究发现在任务角色、维护角色和群体绩效之间有反比关系。9、群体规范是一切社会群体得以维持、巩固和发展的支柱。12、现代观点认为冲突是有害无益的。
式 9
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联系日益广泛、密切,
答案:
1、错,工厂的车间、班组、科室,学校的班级、教研室以及党团组织、行政组织等都是正式群体。 2、错,如果作业比较简单,而且人们能熟练地完成作业,当有别人在场观察时会发生社会助长作用。 3、对。
4、错,小群体(7人以下)比起大群体,往往内聚力更强。 5、错,随着群体规模的增大,成员的工作满意感(降低) 6、完成复杂的工作,以(异)质结构为好 7、对。
8、错,研究发现在任务角色、维护角色和群体绩效之间有(正)比关系。 9、对。
10、错,随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新技术革命的兴起,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联系日益广泛、密切,血缘关系、地缘关系的影响逐步缩小。11、随着整个社会向现代化跃迁,人际关系也由过去的封闭转向开放。12、错,不否认冲突有时是有害的,但更重要的是有些冲突非常有益。第5章领导行为 一、单选
1.能力是( )的综合体现。2.领导的连续流理论是(3.一般认为,管理方格图中,最有效的领导方式有4.“途径——目标”理论是(5.管理系统理论是由( 6.关于领导方式的研究最早是由心理学家(7.布莱克和莫顿认为( 8.领导者给下级提出挑战性的目标,并相信他们能达到目标是答案:D以成就为目标
9.主要依靠行政命令.纪律约束10.通晓马列主义,了解社会科学方面知识,比较精通管理科学方面的知识及熟悉社会生活方面的知识是领导者(答案:C.知识素质
11.领导者能积极发掘人才,善于培养和使用人才,并且创造条件发挥组织内每个人专长的能力是答案:D 知人善任能力
12.( )提出了不成熟——成熟理论13.一般正常人都会从不成熟到趋于成熟,每个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日益成熟的倾向,但能达到完全成熟的人是(答案:B极少数人
二、多选
1.鲍莫尔认为企业领导人应具有的条件是A.合作精神 B.决策能力 C.2.概括起来,我国优秀的领导者的素质应当包括A.政治素质 B.知识素质 C.答案:ABDE
3.勒温认为存在着( A.专制方式 B.协商方式C.4.菲德勒提出对一个领导者的工作最起影响作用的是A.职位权力 B.任务结构C.5.“途径——目标“理论认为,领导方式有A.专制型 B.支持型 C.参与型12.“途径——目标”理论认为决定领导者的方式的因素
答案:D知识和智慧
答案:B.坦南鲍母和施密特答案:D团队式 答案:B豪斯 答案:C利克特
勒温)进行的,他认为存在着三种极端的领导工作方式。答案:C .团队式“途径--目标“ )领导方式。答案:D阿吉里斯
答案:ABDE 敢于创新 E.尊重他人
能力素质 E.身心素质
答案:ACE
独立方式 E.放任自流方式 答案:ABC D.个性结构 E.环境结构 答案:BCDE E.以成就为目标 答案:BC 10
)领导方式。答案:A专制方式答案:D
)提出的。 )提出的。)提出的。 )的领导方式是最有效的。
理论中( .训斥和惩罚,只有偶尔的奖励是( )素质。
)。
领导能力 D .协调素质 D.)的领导工作方式。民主方式 D.上下级的关系 D.指导型
A.上级的特点 B.下级的特点 C.任务的性质 D.领导者的特点 E.环境的特点 6.领导规范模式(领导参与理论)提出了选择领导方式的原则是答案:ABCDE A.信息的原则 B.接受的原则 C.冲突的原则 D.合理的原则 E.目标合适的原则
7.做好领导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答案:ABCDE
A.权责利一致的原则 B.民主公开的原则 C.统一领导的原则 D .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原则 E.能级相符的原则 8.领导的行为理论主要有答案:ABCD
A.领导连续流 B.管理系统理论 C.三种领导方式理论 D.二维理论 E.领导规范模式 9.领导的权变理论有答案:BCDE
A.二维理论 B.领导规范模式 C.D.“途径--目标“理论 E.11.领导艺术是指领导者在行使领导职能时所表现出来的技巧,领导艺术具有的特点是A.随机性 B.科学性 C.经验性 D.多样性10.一个合理化的领导班子应该具有的特征是A.梯形的年龄结构 B.互补的知识结构 C.D.叠加的智能结构 E.协调的气质结构
三、判断改错题
1.菲德勒在研究中发现:关心任务的领导者在2.四分图理论认为,哪种行为效果好结论是不肯定的。心人”的关系成正比。
3.利克特发现,那些用管理方式四(富于参与性的方式)去从事经营活动的领导者,大都是最有成就的领导者。4.领导连续流理论认为:很难判断哪种领导方式是正确的、哪种方式是错误的,领导应根据具体情况,考虑各种因素选择某种领导行为。
6.领导活动古今中外都有相通的地方,但是领导的过程总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所以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发展,对领导者的素质也会提出新的要求。
10.领导工作的作用就在于引导组织中的全体人员有效地领会组织目标,使全体人员充满信心。5.能力是知识和智慧的体现,能力来源于实践和经验。7.研究人员发现个人的才智、管理能力、首创性、自信以及个性等与领导的有效性没有关系。8.现代特性理论认为,领导者的特性和品质是先天遗传的,是不可以通过教育训练培养的。9.研究者认为,只要找出成功领导人应具备的特点,再考察每个组织中的领导者是否具备这些特点,就能判断他是不是一个优秀的领导人。
11.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原则主要是指工作中一般问题要由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和决定,决定时严格执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集体决定的事情就要分头去做,各负其责,失职者要追究责任。12.一个具有才能的人,在与别人交往中往往容易获得别人的尊重和服从,容易使人们自觉地接受他的影响。参考答案: 1、对
2、错。改为:四分图理论认为,哪种行为效果好结论是不肯定的。例如有人认为在生产部门中,效率与比,而与“关心人”的关系成反比。 3、对 4、对
5、错.改为:能力是知识和智慧的体现,能力来源于学习、实践和经验。6、对
7、错。改为:研究人员发现个人的才智、管理能力、首创性、自信以及个性等与领导的有效性有重要关系。 菲德勒模式 -成熟理论
E.创造性 答案:ABCDE 配套的专业结构 “不利的”或“有利的”情况下,将是最有效的领导者。例如有人认为在生产部门中,效率与
11
答案:ACDE
“组织”之间的关系成反比,
不成熟而与“关
“组织”之间的关系成正
8、错。改为:现代特性理论认为,领导者的特性和品质是实践中形成的,是可以通过教育训练培养的。 9、对 10、对
11、错。改为: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原则主要是指工作中重大问题要由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和决定,决定时严格执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集体决定的事情就要分头去做,各负其责,失职者要追究责任。 12、对
第6章组织行为学 一、单选
1.要帮助领导者对组织的一切“变化”做出有效管理的设计理论是答案:D自由型组织结构 2.下面哪一个不是组织的基本要素?答案:A人际关系 3.“熵”能测量环境的什么特性?A.稳定性 B.有序性答案:B
4.一个造纸厂的商业环境最能反应组织环境的哪一特性?5.不能用现成的规范和程序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而需要专业管理人员对环境有深入的洞察力和丰富的知识。这类环境是D复杂-动态环境
7.一个上级管理者直接有效地管理下级的人数是6. 组织目标的特征不包括8.提出企业再造理论的是9.工作要求与控制能力的关系形成四种格局,其中压力最大的一种是控制 二、多选
1.组织文化的显性内容包括A、组织标志 B、工作环境D、管理行为 E、组织哲学2.组织文化的隐性内容包括A、组织哲学 B、价值观念D、组织精神 E、组织规范3.组织文化的结构层次是什么?A.物质层 B.D.精神层 E.4.组织文化的功能有哪些?A.导向功能 D.激励功能 9.组织变革大致涉及A.组织的人员 BD.组织的环境 E.5.下面哪些是组织环境的特性?A.稳定性 D.不确定性 E.17.组织发展活动的基本价值观念包括A.权利均等 B.正视问题18.组织结构的非层级制总趋势包括A.扁平化 B.柔性化23. 组织变革模式的变量A.结构 B.任务
C.复杂性 D.不确定性
答案:A稳定性
答案:B管理幅度 答案:D创造性 答案:C哈默与钱皮
答案:A高要求低控制
答案:ABCD C、规章制度
答案:ABCD C、道德规范
答案:ACD
基础层 C.制度层 心理层
答案:ABCDE
B.规范功能 C.凝聚功能 E.辐射功能 答案:ABCD
.组织的任务及技术 C.组织的结构 组织的关系
答案:ABCD B.有序性 C.复杂性 局域性
答案:ABCDE
C.参与 D.尊重人 E.信任和支持 答案:ABDE
C.网络化 D.分立化 E.虚拟化 ABCD
.技术 D.人群 E.资源 12
答案:
C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