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理综物理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项选择题
1.2016年我国成功发射首颗微重力实验卫星——实践十号,可以达到10-6g的微重力水平(10-6g其实指的是加速度),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在太空中不是应该引力提供向心力而完全失重吗?微重力的来源之一是“引潮力”。引潮力较为复杂,简单说来是由于卫星实验舱不能被看作质点造成的,只有在卫星的质心位置引力才恰好等于向心力。假设卫星实验舱中各点绕地球运动的角速度相同,请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卫星质心位置下方(靠近地心一侧)的物体微重力方向向上(远离地心一侧) B.在卫星质心位置上方的物体微重力方向向上 C.处在卫星质心位置的物体所受合力为零 D.在卫星质心位置上方的物体所受引力大于向心力
2.如图所示,把一个多匝正方形线框悬挂在弹簧秤下,线框底边处在磁场中,当开关闭合时,线框中的电流如图所示,则
A.开关闭合后,只有线框下边框受到安培力
B.开关闭合后,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弹簧称读数变大
C.开关闭合后,增加线框的匝数,调节滑片保证线图电流不变,则弹簧秤读数变大 D.调换电源正负极,开关闭合后,弹簧秤示数一定增加
3.小明用测速仪观测到刹车后做直线运动的汽车,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为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关于该汽车的运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汽车的初速度大小为20m/s B.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8m/s2 C.汽车刹车后3s内的位移大小为24m D.汽车刹车后前2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2m/s
(各物理量均采
4.如图所示,木板P下端通过光滑铰链固定于水平地面上的O点,物体A、B叠放在木板上且处于静止状态,此时物体B的上表面水平。现使木板P绕O点缓慢旋转到虚线所示位置,物体A、B仍保持静止与原位置的情况相比( )
A.A对B的作用力减小 B.B对A的支持力增大 C.木板对B的支持力增大 D.木板对B的摩擦力增大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 3分,选对3个得4分。每选错1个扣2分,最低得分为0分) A.将一块品体敲碎后,得到的小颗粒是非晶体 B.晶体的分子(或原子、离子)排列是有规则的
C.单晶体和多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 D.在完全失重的状态下,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压强为零
E. 热量总是自发地从分子平均动能大的物体传递到分子平均动能小的物体
6.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有三个线圈A、B、C,已知B、C的匝数之比是n2:n3=10:1,理想电压表的示数为U,理想电流表的示数为I,灯L1、L2是完全相同的灯泡,根据以上条件可以计算出的物理量是( )
A.通过灯Ll的电流I2 B.灯L2两端的电压U3 C.输入变压器的电功率P1 D.线圈A两端的电压U1 二、多项选择题
7.有一充电的平行板电容器,两板间电压为3 V,现使它的电荷量减少3×10 C,于是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降为原来的
,此电容器的电容是________ μF,电容器原来的带电荷量是________ C,若电容器
-4
极板上的电荷全部放掉,电容器的电容是________ μF。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_____。
A.非晶体呈各向同性,晶体也有可能呈各向同性
B.物块在自由下落过程中,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分子势能减小
C.布朗运动虽不是分子运动,但是它证明了组成固体颗粒的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D.如果两个系统分别与第三个系统达到热平衡,那么这两个系统彼此之间也必定处于热平衡,用来表征它们所具有的“共同热学性质”的物理量叫做温度
E.若一气泡从湖底上升到湖面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则气泡内部气体(视为理想气体)内能不变 9.如图甲所示,光滑绝缘水平面上有一沿水平方向的电场,MN是其中的一条直线,线上有A、B、C三点.一带电量为+2×10-3C、质量为1×10-3kg的小物块从A点静止释放,沿MN作直线运动,其运动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其中B点处的切线斜率最大(图中标出了该切线),C点处的切线平行于t轴,运动过
程中小物块电量保持不变,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B两点电势差UAB=-4V
B.小物块从B点到C点电场力做的功W=10-2J C.B点为AC间电场强度最大的点,场强大小E=1V/m D.由A到C的过程中小物块的电势能先减小后变大
10.如图所示,在真空中A、B两块平行金属板竖直放置并接入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使A、B两板间的电压为U时,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电粒子,以初速度v0从A板上的中心小孔沿垂直两板的方向射入电场中,恰从A、B两板的中点处沿原路返回(不计重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使初速度变为2v0时,带电粒子将从B板中心小孔射出 B.使初速度变为2v0时,带电粒子恰能到达B板
C.使初速度v0和电压U都增加为原来的2倍时,带电粒子恰能到达B板
D.使初速度v0和电压U都增加为原来的2倍时,带电粒子将从B板中心小孔射出 三、实验题
11.在“探究共点力合成的规律”实验中,有如下操作:
A.只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同样位置O,记下弹簧秤的读数和细绳方向,按同样比例作出这个力F0的图示;
B.记下两个弹簧秤的读数以及结点的位置O; C.作出F1和F2的合力F12;
D.通过细绳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拉橡皮条,橡皮条伸长,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
E.在桌上平放一块方木块,在方木板上垫一张白纸,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用两根细绳结在橡皮条的另一端;
F.描下两条细绳的方向,在纸上按比例作出两个力F1和F2的图示; G.比较F12和F0,得结论。
(1)将整个实验过程按合理操作顺序补充完整:E、_________、G。(用字母代号表示);
(2)实验所用的一个弹簧秤如图所示,在用它测力前应对它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
12.下图为一平抛运动演示装置,左边开关位于斜面末端且处于常闭状态,右边继电器吸住小球,让一个同样的小球从左边斜面上滚下,小球撞开开关,电路断电,右边小球开始竖直下落。回答下列问题:
(1)不考虑空气阻力,本实验结果可以说明:__________,不能说明__________。 (2)改变左边小球从斜面上释放的位置,实验结果是否相同?_________。 四、解答题
13.水平地面上放置一质量m=10kg的物体,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推力F随物体到出发点的距离x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12m后F=0),已知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物体从开始运动到最后静止的过程中摩擦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2)物体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
14.如图所示,一滑雪运动员(可看做质点)自平台A由静止开始沿光滑雪道滑下,滑到一平台B上,从平台B的边缘沿水平方向滑出,恰好落在临近平台的一倾角面下滑。已知斜面顶端与平台B的高度差
,
,
,
,斜面顶端高
的光滑斜面顶端,并刚好沿光滑斜
,重力加速度
求:(1)斜面顶端与平台B边缘的水平距离; (2)滑雪运动员开始下滑时的高度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B C C D B D 二、多项选择题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