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人教版教材“四大板块”的内容编排顺序一览表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30 6:05:2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内容 例题 例1 例2 例3 例4 例5 分数 乘法 例6 例1 例2 例3 例1 例2 例1 例2 例3 例4 例1 分数 除法 例2 例1 例2 例1 例2 例3 例4 百分数 例1 例2 例3 例4 例5 例6 学习要点 分数乘法的意义、算理及算法的推导 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积的化简 分数乘分数的意义、算理及算法推导 分数乘分数:先约分,再相乘 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 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a×(1-1/b) 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a×(1+1/b) 倒数的定义 求倒数的方法 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 分数除以整数的算理及算法 整数、分数除以分数的算理及算法 用分数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解决(用方程解) 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解决(用方程解) 比的意义 比的基本性质 化简比 按比例分配 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 小数化成百分数 百分数化成小数 百分数化成分数 分数化成百分数 求常见的百分率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 有关折扣的实际问题 有关纳税的实际问题 有关利率的实际问题 学习目标 1. 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会进行分数乘法计算。 2. 理解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会应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3. 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4. 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1. 理解并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进行分数除法计算。 2. 会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 3. 理解比的意义,知道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并能类推出比的基本性质。能够正确地化简比和求比值。 4. 能运用比的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1.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了解它在实际中的应用,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 2. 能够进行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互化。 3. 理解折扣、纳税、利息的含义,知道它们在生活中的简单应用,会进行这方面的简单计算。 4. 在理解、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使学生能正确地解答有关百分数的问题。

六下年级: 内容 例题 负数 例1 学习要点 感悟正负数是表示两个相反的数 学习目标 例2 例3 例4 例1 例2 例3 例1 例2 比例 例3 例1 例2 例3 例4 例5 例6 正负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认识数轴,在数轴上表示正负数 借助数轴比较正负数得大小 比例的意义;比例的性质 解比例(把比例转化为方程) 解分数形式的比例 正比例的意义 用图像表示正比例关系 反比例的意义 比例尺 根据比例尺和图上距离,求实际距离 根据比例尺和实际距离画平面图 图形的方大与缩小 应用正比例的意义解决问题 应用反比例的意义解决问题 数的认识 整理 与 复习 数的运用 式与方程 常见的量 比和比例 新教材与原教材比较的变化特点

1.强调通过实际情境使学生体验、感受和理解数与代数得意义,尤其是对大数得感受。

2.增强了应用意识,渗透了数学建模思想。

3.加强了学生的自主活动,重视对数与代数规律和模式的探索。 4.重视对计算器和计算机的使用。

5.降低运算的复杂性、技巧性和熟练程度的要求。 6.减少了公式,降低了对记忆的要求。

7.降低了对一些概念过分形式化的要求,关注队概念的体验与感悟和理解。

三、空间与图形的编排体系 一上年级: 内容 例题 学习要点 学习目标 1.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与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认识 物体 和图形 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由立体图形的表面,抽象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图形,能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通过拼、摆、画各种图形,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3.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4.初步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1.能按照某一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一个标准对分类 按物体的大小、形状、颜色、用途等不同的标准分类 物体进行分类。 2.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不同的分类。 3.在分类活动中,体验分类的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一下年级: 内容 例题 学习要点 上下前后的认识 位置 例1 例2 认识方位“左右”建立左右的标准 认识左右的相对性 按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 学习目标 1.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 2.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在具体情景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 例1 图形 的 拼组 例2 例3 通过操作活动,体会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通过各种平面图形的拼组,体会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体会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平面和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1.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 2.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二上年级: 内容 例题 例1 角的 初步 认识 例2 例3 例4 例1 例2 例3 分名称 画角的方法 认识直角 用三角形中的直角来测量一个角是不是直角 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 感性认识轴对称现象 初步认识镜面对称 1.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对称轴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3.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学习要点 从具体实物中抽象出角,角的各部学习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2.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观察 物体 4.通过以上活动,发展空间观念,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二下年级: 内容 例题 图形 与 变换 例1 例2 的方法 感知平移现象,把握平移运动的特征 感知旋转现象,把握旋转现象的特征 学习要点 认识钝角、锐角,知道判断钝角和锐角学习目标 1.会辨认直角、锐角、钝角。 2.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 3.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4.感知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三上年级: 内容 例题 例1 例2 四边形 例1 例2 例3 例4 例5 学习要点 从各种图形中区分出四边形; 认识四边形的特征 四边形的分类,感知各种不同四边形的特性 感悟平行四边形的特性,感知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理解周长的含义 探索长方形的周长 探索正方形的周长 估计线段的长度 估计周长的长度 学习目标 1.认识四边形的特征;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2.知道周长的含义,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3.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4.通过多种活动,培养空间观念和估算意识。

三下年级: 内容 例题 例1 例2 位置 与 方向 例3 例4 例5 例1 学习要点 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知道地图上的方向 用确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它三个方向;并描述行走的路线 辨认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 用确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四个方向,并描述行走路线 面积的概念,面积单位和单位面积 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对比 学习目标 1.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1.结合实例使学生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面积

人教版教材“四大板块”的内容编排顺序一览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636p4o1zr58u602wq66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