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数是一位数除法教学片断
教学内容:教材第35~37页“整理和复习”及练习九第1~6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本单元所学知识回顾整理,使学生形成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认知结构,掌握口算、估算、笔算的基本方法。
2.通过判断商的位数,估算近似值等练习,进一步掌握笔算除法的基本方法,掌握商中间、末尾有零的除法特点。
3.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灵活选择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性、合理性以及熟练程度。
教学过程:
一、分工合作,对本单元内容进行整理
以四个人为一个小组,用适当的方式将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作一个概括性的整理,可以用文字、表格或图框等方式表示出本单元的知识结构。
提示整理知识的一般方法:
1、先想一想本单元学了哪些知识?是按什么顺序学习这些知识的?再看课本目录,看看教科书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安排这些内容的?对比一下,自己想的和教科书上安排的顺序一致吗?
2、再看例题,看看每小节有几个例题,每个例题是什么内容? 例题之间有哪些练习?你认为哪几个例题是解释同一个内容的?这些内容你理解了吗?
3、根据目录和例题,概括出本单元的知识,用自己理解的方式表示出来。
二、师生共同展示、交流自己整理的本单元知识结构图。 1、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将自己整理的知识在班级进行交流,教师寻找整理的较全面、较有逻辑性的学生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看,然后大家对展示的作品给于适当的评价。
2、教师将自己整理的本单元知识结构图向学生展示。对着结构图,引导学生系统回忆本单元所学知识:
(1)口算除法、估算
(2)笔算除法:一位数除两、三位数 (3)除法的验算:利用乘法验算除法
(4)竖式中的零:被除数中间、末尾有零的除法,商中间、末尾有零的除法。
3、教师:对以上学习内容,你有什么疑问?你有那些成功的体会可以向同伴介绍的?
组织学生质疑、释疑并交流整理知识的体会。 三、亲身实践,解决问题 1、出示讲课书第35页的第1题。
让学生独立分析,用什么方法计算?教师讲评。 2、出示教科书第35页的第2题。
让学生独立分析,然后进行解答,提问:“大约”表示什么?我们应该用什么方法进行计算?全班讲评。
3、出示教科书第35页的第3题。
让学生独立分析,然后进行解答,全班讲评。 4、提问:(1)这3道题的解答有什么共同点?
(2)你是用什么方式来完成这3道题的计算的?
(3)说一说口算、估算、笔算的过程。 四、巩固练习
练习九第1、2、3、4题: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评价。五、课堂作业 练习九第5、6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