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哈师大青冈实验中学2020-2021高二第一
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1-30每题1分,31-40每题2分,共50分)
学期月考
1.下列细胞或生物体所处的环境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具体内环境是组织液
B.单细胞的原生动物、细菌等往往直接生存于水环境等外界环境中,可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C.鱼的心肌细胞处于内环境中
D.HIV病毒只要侵入人体内环境,就能进行旺盛的新陈代谢,增殖后代 2.在下列物质或过程中,不会在人体内环境中出现的是( ) ①血红蛋白 ②葡萄糖 ③葡萄糖脱氢分解产生丙酮酸 ④二氧化碳 ⑤乙酰胆碱 ⑥甲状腺激素的运输
⑦食物中的蛋白质经消化被分解成氨基酸 ⑧尿素 ⑨维生素. A.②③④⑥
B.①③⑤
C.①③⑦
D.③⑤⑥⑧⑨
3.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pH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肺气肿患者会因呼吸不畅,致使血浆的pH升高 B.人体绝大多数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离不开内环境 C.内环境的pH保持相对稳定与Na+和Cl-等无机盐有关 D.细胞向内环境释放的有机物,将不会再进入细胞 4.下列关于人体组织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血浆中的葡萄糖可以通过组织液进入骨骼肌细胞 B.肝细胞呼吸代谢产生的CO2可以进入组织液中
1
C.组织液中的O2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组织细胞中 D.运动时,丙酮酸转化成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组织液中 5.下列生理活动不单向进行的是( )
A.机体发生反射时,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B.性激素在血浆和组织液之间的转移和运输 C.胰岛素在胰岛B细胞内的合成与分泌的过程 D.动物肝细胞从组织液中吸收氧气的过程
6.当人看到“酸梅”二字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对此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 A.完成该反射活动不需要语言中枢的参与
B.在相应的反射弧中,感受器是眼,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唾液腺 C.这一反射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属于条件反射 D.这一过程中有“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化
7.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及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健康剧烈运动时所产生的乳酸不会使血浆pH明显降低 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C.神经递质、尿素、抗体、DNA解旋酶均是内环境中的成分
D.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8.人体中绝大部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通过递质实现的。下列关于突触和兴奋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构成突触的两个神经元之间的间隙液体属于细胞内液
B.兴奋通过突触时由电信号(电位变化)转化为化学信号(递质释放),再转化为电信号 C.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不是同时发生的
1
D.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
9.某人因受外伤而成为“植物人”,处于完全昏迷状态,呼吸和心跳正常。请问他的中枢神经系统中,一定保持正常功能的部位是( ) A.脑干
B.小脑
C.大脑皮层
D.只有脊髓
10.下图为突触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结构①为神经递质的释放提供能量
B.神经递质经②的转运和③的主动运输释放至突触间隙 C.当兴奋传导到③时,膜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 D.结构④上会发生化学信号向电信号的转变
11.下图1是测量神经纤维膜内外电位的装置,图2是测得的膜电位变化。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1中A能测出静息电位的大小,相当于图2中A点的电位 B.若细胞外Na+浓度适当升高,在适宜条件刺激下图2中C点上移 C.神经纤维的状态由A转变为B的过程中,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
1
D.若要画出如图2的动作电位,需要多个图1装置测量神经纤维不同位点的电位变化
12.下图为鸟类繁殖活动的调节示意图。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示过程只能反映激素调节中的分级调节机制 B.甲随体液到达垂体,直接参与靶细胞的代谢活动
C.乙是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可促进性腺分泌性激素
D.丙进入血液后,通过反馈调节影响下丘脑和垂体中相关激素的合成与分泌 13.“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少”即“三多一少”是糖尿病常见的典型症状。下列有关糖尿病的检测诊断措施中,错误的是( ) A.检测血液中胰岛素含量 B.检测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
C.用斐林试剂检测尿液中是否含有葡萄糖 D.用斐林试剂检测唾液中是否含有葡萄糖
14.下图是促胰液素产生和发挥作用过程的图解,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胃酸→
→促胰液素→
→胰液
A.器官X为小肠,器官Y为胰腺 B.促胰液素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器官Y C.促胰液素是在细胞外发挥作用的蛋白质 D.胃酸直接刺激器官Y也可促进胰液分泌
15.下图为水平衡调节机理,请根据图判断A、B、C依次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