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通用版)2020年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专题05物态变化检测卷(含解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9/17 14:32:5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A.用手沾些冷水去拿包子不会太烫,是因为水汽化吸热;

B.严冬,玻璃窗外壁结了一层冰花,这些冰花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需要放热; C.打开冰箱门,看见门前冒白气,这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D.用冰袋给高热病人降温,是因为冰熔化吸热 【答案】B。

【解析】A:用手沾些冷水去拿包子不会太烫,是因为水汽化吸热,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严冬,玻璃窗内壁结了一层冰花,这些冰花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冰花是凝华现象,是放热过程,故B不正确,符合题意。

C:打开冰箱门,看见门前冒“白气”,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用冰袋给高热病人降温,是因为冰熔化吸热,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是B。

16.小明同学在家里洗澡时,接触和运用了不少物理知识,他总结了几条,但有一条是错误的()。 A.电热水器是将内能转化为电能装置;

B.热水淋在身上感到很暖和,热水与皮肤之间发生了热传递; C.浴室内的镜面常附有一层水雾,是液化现象; D.使用淋浴液时,室内充满香味,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答案】A。

【解析】电热水器是将内能转化为电能装置是错误的,正确的说法是将电能转换为热能,故A错。热水淋在身上感到很暖和,热水与皮肤之间发生了热传递,这是正确的。浴室内的镜面常附有一层水雾,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是液化现象,这说法是正确的。使用淋浴液时,室内充满香味,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也是正确的。本题答案是A。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

17.如图是小明研究某种晶体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加热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进行)。根据图象可知:这种晶体的名称是,液态时名称是,加热2分钟物体处于状态,加热8分钟时,此物质的温度是℃。

6

【答案】冰、水、固液共存、100oC。

【解析】此题是用图像研究物态变化的题目。首先要根据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确定物质是晶体还是非晶体;晶体的变化图像有固定熔点或温度不变的一段变化过程,非晶体则没有。由此可知,此物质是晶体。此物质在0oC以下是固态,0oC开始熔化,熔化过程持续时间是3分钟,这3分钟固液共存;当物质温度到100oC时,开始汽化,此时气液共存。所以,此题答案是:冰、水、固液共存、100oC。

18.如图所示,是-8℃的冰受热后冰块的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熔化图象可知: (1)冰的熔点是,冰是体(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冰在熔化过程中热,温度。

【答案】(1)0oC、晶体;(2)吸热、0oC。

【解析】由图可知,它是冰由固态到液态的转化过程。在此过程中,在5min-15min时间内,物质处于冰水混合态,也说明了冰的熔点是0oC,冰是晶体;冰熔化成水,要吸热,此过程的温度是0oC。

19.晓月同学看到在沸腾油锅中取铁球的表演后,得知锅中的“油”是由油和醋组成的混合液体,油的沸点为287℃,醋的沸点只有60℃,当温度达到℃时液体就沸腾了,继续加热液体的温度升高,表演时铁球的温度不可能超过℃。

【答案】:60、不会、60。

【解析】两种液体的混合液体,加热时,其沸点等于沸点低的液体沸点;沸腾时,液体中发生激烈的汽化现象,此时液体的温度不变;如此铁球的温度会和液体温度相同。所以,此题答案是:60、不会、60。

20.请解释以下生活中的热现象,皮肤涂上酒精后觉得凉快是因为酒精时从人体吸热(填物态变化名称);夏天吃冰棒时看见冰棒冒“白气”是冰棒周围空气中的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所致;在海拔高的地方烧开水不到100℃就已沸腾,原因是水的沸点随减小而降低。

【答案】汽化、水蒸气、压强。

【解析】皮肤涂上酒精后觉得凉快,是因为酒精汽化时从人体吸收热量;夏天吃冰棒时看见冰棒冒“白气”是冰棒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所致;在海拔高的地方烧开水不到100℃就已沸腾,原因是水的沸点随压强减小而降低。故,答案为:汽化、水蒸气、压强。

7

21.泉的开发是人们利用地热的一种形式。冬天,温泉水面上方笼罩着一层白雾,这是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滴;雪花飘落到池水中立刻不见踪影,这是雪花(填物态变化)成水融入温泉水中。

【答案】:液化、融化。

【解析】冬天,温泉水面上方笼罩着一层白雾,这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雪花飘落到池水中立刻不见踪影,这是雪花融化成水融入温泉水中。答案是:液化、融化。

三、实验探究题(28分)

22.(8分)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图乙、丙是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乙可知,萘的熔点约是 ℃;

(2)乙图中CD段物质处于 (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

(3)分析图乙可知,萘在AB段状态的比热容 (填“大于”、“等于”、“小于”)萘在CD段状态的比热容;

(4)某同学在实验中发现萘熔化时恒温过程不明显(如图丙),出现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是 (写出一种即可)。

【答案】(1)80;(2)液态;(3)小于;(4)直接用酒精灯加热。

【解析】由图像可知,(1)A点是开始加热时刻,萘开始计时时的温度是60oC,故BC段位萘的熔化过程,对应温度是熔点,即为80oC;(2)CD段熔化完成,处于液态;(3)由Q?cm?t得到:c?Q,ABm?t段和CD段,物质的质量m相同,由图像可知,AB段升高20oC,加热时间为5min,即1min升高4oC,CD段升高10oC,加热时间为10min,故1min升高1oC,这说明吸收相同的热量CD段升高的温度少,比热容大;故萘在AB段的比热容小于CD段的比热容;(4)某同学在实验中法线萘熔化时恒温过程不明显,说明熔化过快,可能是因为没有用水预加热而是直接用酒精加热的原因。

所以,答案是:(1)80;(2)液态;(3)小于;(4)直接用酒精灯加热。

23.(12分)小聪按图甲所示的装置组装器材,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

8

(1)小聪首先回顾了温度计的使用要求:温度计的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并且玻璃泡不要碰到容器壁或容器底;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

(2)下表是实验中他记录的一组数据,根据数据在乙图中画出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可知,水的沸点是;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不断吸热,温度保持(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时间/min 温度/℃ 0 90 1 92 2 94 3 96 4 98 5 100 6 100 7 100 8 100 (3)实验中使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规律来测量温度的。

【答案】:(1)玻璃泡、持平;(2)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100oC、不变;(3)热胀冷缩。 【解析】(1)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并且玻璃泡不要碰到容器壁或容器底;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持平。

(2)根据数据,由图可知,水的沸点是100oC;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3)实验中使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来测量温度的。

答案是:(1)玻璃泡、持平;(2)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100oC、不变;(3)热胀冷缩。

24.(8分)如图所示是“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 (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9

(2)将装海波的试管放在盛水的烧杯内加热并搅拌,而不是用酒精等直接加热,目的是使试管内的海波 。

(3)下表是实验中记录的数据。 时间/min 温度/℃

0 40

1 42

2 44

3 46

4 48

5 48

6 48

7 48

8 49

9 50

10 51

海波在第6分钟时处于 状态。

【答案】(1)自下而上;(2)均匀受热;(3)固液共存。

【解析】(1)实验时,需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所以要调整好铁圈的高度,然后根据温度计的使用规则固定好其位置。(2)探究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实验时,一般都采用水浴法,物体的温度变化比较均匀,并且变化比较慢,便于记录实验温度。(3)分析第6min时温度与熔点的关系,得出结论。

(1)酒精灯需用外焰加热,所以要放好酒精灯,再固定铁圈的高度,按照从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这是水浴法,采用水浴法,萘的温度变化比较均匀,并且变化比较慢,便于记录实验温度;

(3)由表格知,第6min时,物体处于熔化过程中,所以为固液共存; 故答案为:(1)自下而上;(2)均匀受热;(3)固液共存。

10

(通用版)2020年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专题05物态变化检测卷(含解析)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6b0t1u0s65kaxd91bwp423gj8gje700l25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