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如东棉区麦棉瓜立体种植配套栽培技术
黄雪红,吴锡华??【期刊名称】棉花科学【年(卷),期】2013(035)002【总页数】2
江苏省如东县大豫镇地处如东沿海,常年植棉3500 hm2左右,自20世纪90年代推广棉花立体种植以来,一直有不少农户沿袭瓜棉立体种植的习惯,但近几年来,随着杂交抗虫棉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形成了棉花新的生长发育特点,在栽培技术上除了做好某些常规栽培措施外,还应做好以下配套栽培技术。
1 合理组配作物品种
作物品种的组配原则:一是确定棉花为主栽作物;二是尽量做到缩短它们的共生期,并尽可能减少作物共生期内的相互影响,以利于它们的生长发育;三是组合作物具有早发、早熟的特性。前茬宜选用矮秆早熟的大麦品种;棉花选用苗蕾期生长势比较强的创杂棉28、冀创棉1号等 ,西瓜选用早中熟品种为好。
2 优化组合,建立高光效群体,发挥复合群体优势
主、副作物间既有相互促进的一面,又有相互制约的一面,而且更多的是相互制约,因此在生产上应坚持组合配置优化、合理确定复合群体的密度。
3 种植规格规范化
统一优化的种植规格,组合为333 cm。前茬种2行大麦,麦幅50 cm,空幅233 cm,其中小空幅75 cm,大空幅158 cm。在大空幅中覆100 cm宽地膜,中间移栽1行西瓜,两边各移栽1行棉花,小空幅中覆50 cm宽地膜,移栽1行棉花,形成1行西瓜3行棉花的模式。麦瓜棉间距适宜,麦瓜间距75 cm,瓜棉间距40 cm,麦棉间距35 cm,棉花间距80~126.5 cm。
4 合理密度
西瓜、棉花的栽培密度是否合理,关系到群体优势能否发挥好,直接影响到产量和棉田整体经济效益,因此棉花个体与群体、棉花群体与西瓜群体的发展要相互协调,才能建立高光效复合群体。一般棉花栽30000株/hm2左右,西瓜栽3000~3300株/hm2较为适宜。
5 地膜覆盖促早发
在前茬大空幅铺100 cm宽地膜,中间移栽1行西瓜,沿膜边各栽1行棉花,在小空幅铺50 cm宽的地膜,移栽1行棉花,变露地移栽为地膜移栽。实践证明地膜棉具有明显的环境效应和生物学效应以及增产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