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大纲(征求意见稿)
课程名称: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课程类型:公共必修课 建议学时:40-60学时 建议学分:2-3学分
一、课程性质与目标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作为公共必修课,旨在引导学生掌握职业生涯发展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促使大学生理性规划自身发展,在学习过程中自觉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有效促进大学生求职择业与自主创业。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培养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自觉把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为个人生涯发展和社会发展不懈努力。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大学生基本掌握职业发展的阶段特点,认识自己的特性、职业的特性以及社会环境,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法规,学会运用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相关的职业分类知识以及创业的基本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培养大学生职业探索、生涯决策、自我管理、自主创业等能力,提高大学生职业素养和求职技能。
二、课程容
第一部分 职业意识培养
(本、专科一年级讲授;建议4-6学时)
(一)大学生活与角色定位 教学目的:
帮助大学生认识大学的社会功能,了解学校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定位,增强角色意识,提高适应能力,树立科学的成才观。
教学容: 1.解读大学;
2.大学生的社会角色,角色转换与适应; 3.大学阶段的发展任务。 教学方法:
以课堂讲授、专题讲座为主,以朋辈学习、主题班会为辅。
(二)专业发展与就业方向 教学目的:
通过专业介绍使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的发展概况、课程体系、培养目标和所需的综合技能,帮助学生了解专业前景和就业方向,激发学习热情。
教学容:
1.专业概况、课程体系;
2.所学专业对应的职业类别,相关职业和行业的就业形势; 3.相关职业对素质和能力的要求。 教学方法:
专题讲座(分院系或分专业)。
(三)职业与人生 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职业对人生的影响,树立职业理想。 教学容:
1.职业与人生的关系; 2.理想职业与职业理想。 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案例教学、职业人物访谈、小组讨论等。
第二部分 职业生涯发展
(本、专科一、二年级讲授;建议16-22学时)
(四)职业生涯发展理论概述 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职业生涯发展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认识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作用和意义。
教学容:
1.职业生涯发展的基本理论;
2.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概念、原则和方法; 3.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意义。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与自学相结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