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垂体蝶窦征侯群 D. 岩蝶征侯群 E. 颈静脉孔征侯群 81.鼻咽癌高分化鳞癌约占总数的:
A. 小于10% B. 30%~45% C. 50%~65% D. 70%~80% E. 85%~90%
82.鼻咽癌病人有舌下神经麻痹,表明肿瘤已侵至:
A. 鼻腔 B. 口咽 C. 茎突后间隙 D. 咽后间隙 E. 前颅凹
83.鼻咽癌放射治疗后低头时出现一过性腰、骶及下肢闪电感,这是因:
A. 早期放射性颞叶损伤 B. 早期放射性小脑损伤 C. 早期放射性颈段脊髓损伤 D. 早期放射性垂体损伤 E. 放射性椎体脱钙
84.扁桃体癌上颈深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约为:
A. 10%~20% B. 20%~30% C. 30%~40% D. 40%~50% E. 54%~85%
85.下咽癌手术后切缘不净时应考虑:
A. 再次扩大手术切除术 B. 术后放射治疗 C. 化学治疗 D. 激光治疗 E. 免疫治疗
86.下咽解剖部位相当于哪两个颈椎的平面间:
A. 颈1~颈4 B. 颈2~颈5 C. 颈3~颈6
9
D. 颈4~颈7
E. 颈5~胸1
87.下咽癌梨状窝受侵时常有耳部放射性痛,这是因为:
A. 侵犯喉返神经 B. 侵犯面神经 C. 侵犯迷走神经 D. 侵犯舌下神经 E. 侵犯皮神经
88.声门上区喉癌放射治疗的5年生存率约为:
A. 20%左右 B. 30%左右 C. 50%左右 D. 80%左右 E. 95%左右
89.早期活动部舌癌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放射治疗方法,但不能采用:
A. 外放射治疗 B. 组织间照射 C. 口腔筒放射治疗 D. 敷贴法近距离治疗 E. 术中置管近距离治疗
90.上頜窦癌骨壁破坏,影响预后较小的是:
A. 上壁破坏 B. 下壁破坏 C. 后壁破坏 D. 内壁破坏 E. 外壁破坏 91.不影响上頜窦癌预后的因素有:
A. 淋巴结有无转移 B. 各壁受累情况 C. 病理类型 D. 治疗的技术 E. 病人的性别
92.上頜窦癌选用放射治疗时,最合理的技术:
A. 高能X线多野照射 B. 高能电子线 C. 高能X线加组织间插置 D. 组织间插置
E. 组织间插置加高能电子线 93.上頜窦恶性肿瘤的淋巴结转移发生较晚,常见的转移部位是:
A. 颊淋巴结 B. 颌下淋巴结及锁骨上淋巴
结 C. 颏下淋巴结 D. 耳前淋巴结 E. 锁骨上淋巴结 94.出现视野改变的泌乳素垂体瘤,适合于:
A. 手术切除后加放射治疗 B. 放射治疗 C. 溴隐亭治疗
D. 溴隐亭和放射治疗 E. 以上都不合适
95.颅内生殖细胞瘤,最佳治疗选择:
A. 单纯手术治疗 B. r刀治疗 C. X刀治疗
D. 局部放射治疗
E. 全中枢神经系统放疗加局
部补量
96.垂体瘤一般不会引起哪支颅神经损害:
A. 嗅神经 B. 视神经 C. 动眼神经 D. 滑车神经 E. 外展神经
97.一侧额叶的胶质瘤,术后放射治疗最简单有效的布野技术是:
A. 单一前野照射 B. 左右两侧野照射 C. 前后两野相对照射 D. 前后左右四野照射
E. 一前一侧野相交90°用
45°楔形板
98.颅底深部的脑膜瘤可选择多种治疗方法,但不能用:
A. 常规放射治疗
10
B. 手术加术后放射治疗 C. r刀治疗 D. X刀治疗 E. 栓塞治疗
99.全脊髓照射,下述哪一种方法不合理:
A. 以椎管为中心,彩用高能
X射线背侧垂直照射 B. 以椎管为靶区,彩用高能X
射线和电子线背侧垂直照射 C. 以椎管为中心,彩用左右两
后斜野交叉加适当楔形板 D. 以椎管为中心,彩用高能
电子线(如20Mev)背侧垂直照射
E. 以椎管为中心,彩用高能X
射线前后野对穿照射
100.外阴癌单纯放射治疗剂量和照射范围:
A. 60Gy~70Gy/6周~8周,超
过肉眼所见肿瘤4cm以上 B. 60Gy~70Gy/6周~8周,超
过肉眼所见肿瘤2cm以上 C. 50Gy~60Gy/5周~7周,在
尿道口上缘
D. 50Gy~60Gy/5周~7周,包
括整个外阴部
E. 60Gy~70Gy/6周~7周,包
括尿道口和肛门
101.外阴癌术后,病理证实有腹股沟淋巴结转移,照射野范围是:
A. 按宫颈癌四野垂直照射并
包括腹股沟淋巴结 B. 平行于双侧腹股沟照射 C. 全盆大野垂直照射
D. 全盆照射并包括会阴部 E. 双侧腹股沟及外阴区 102.阴道上段鳞癌,旁组织受累已达盆壁,首选治疗是:
A. 外照射盆腔及腹主动脉旁
淋巴结
B. 外照射盆腔加腔内放射治
疗 C. 全盆外照射
D. 全盆照射加手术 E. 腔内放射治疗加手术 103.阴道癌腔内照射时,下述施用器的选择中哪项是错误的:
A. 针状容器 B. 盒式容器 C. 排管式容器 D. 模式容器
E. 最好使用一种容器 104.阴道癌的治疗原则,哪项是错误的:
A. 早期病例,视肿瘤位置,
也可手术切除 B. 各期均可行放射治疗 C. 阴道上1/3小肿瘤,可宫颈
癌手术进行
D. 阴道后壁肿瘤,应增加外
照射剂量
E. 阴道口附近肿瘤,可行手术
切除
105.下列哪种治疗方法属传统的巴黎法腔内放射治疗:
A. 每次上镭72小时、共2
次 B. 每次上镭24小时~28小时、
共2次 C. 每次上镭20小时~24小时、
2次以上
D. 每次上镭120小时、仅1
次
E. 每次上镭120小时、2次~3
次
106.Ⅲa期空洞型宫颈癌合并阴道狭窄,最佳治疗方案是:
A. 放射治疗+手术+化学治疗 B. 化学治疗+手术+放射治疗 C. 根治性放射治疗,适当增加
外照射剂量,减少腔内照射剂量 D. 根治性放射治疗,腔内照射
剂量和外照射剂量相同 E. 手术+放射治疗 107.宫颈癌术后,哪种情况可不需术后放射治疗:
A. 盆腔有淋巴结转移 B. 淋巴管和血管有癌栓 C. 宫颈间质浸润深达肌层 D. Ⅰa期鳞癌,切缘无癌 E. 肿瘤巨大,但切缘无癌 108.宫颈癌术后放射治疗适应症是:
A. 隐匿性宫旁浸润 B. 腺癌及腺鳞癌 C. 手术切缘未净 D. 盆腔淋巴结转移 E. 以上都不是
109.宫颈癌组织间插植的优点是:
A. 局部肿块消除快 B. 止血效果显著
C. 根据肿瘤形状调整插植排
列
D. 操作简便、无需麻醉 E. 以上各项
110.宫颈癌淋巴转移的一般规律是:
A. 闭孔—髂内—髂外和髂总
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
B. 宫颈旁—髂内—髂外和髂
总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 C. 骶前--闭孔—髂内—髂外
和髂总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
D. 宫旁--闭孔—髂内—髂外
和髂总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
E. 宫颈旁--闭孔—髂内—髂
外和髂总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
111.子宫内膜癌腔内放射治疗时,F点代表:
A. 子宫底部肿瘤受量
11
B. 子宫颈部肿瘤受量 C. 子宫体部肿瘤受量 D. 子宫腔内肿瘤受量 E. 子宫体外肿瘤受量 112.子宫内膜癌,有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照射剂量是:
A. 20Gy~30Gy/2周~3周 B. 30Gy~40Gy/3周~4周 C. 40Gy~50Gy/4周~5周 D. 50Gy~60Gy/5周~6周 E. 60Gy~70Gy/6周~7周 113.宫颈癌发生晚期并发症的相关因素有:
A. 阴道狭窄 B. 照射剂量过高
C. 腔内放射源位置不当 D. A+B+C E. A+B 114.放疗医师应对常见恶性肿瘤国际分期:
A. 要掌握 B. 一般知道 C. 一般了解 D. 大致知道 E. 在致掌握
115.食管癌放射治疗1000cGy~2000cGy后可出现:
A. 放射性脊髓炎 B. 下咽痛和胸骨后痛 C. 呑咽困难加重 D. 放射性肺炎 E. 干咳
116.25岁,男性病人,前纵膈圆形肿块,有分叶。尿妊娠试验阳性,血HCG明显升高。临床诊断考虑什么:
A. 纵膈精原细胞瘤 B. 纵膈内胚窦瘤 C. 纵膈恶性胸腺瘤 D. 纵膈绒毛膜上皮癌 E. 胸腺类癌
117.纵膈五区分法中,上、下界的标准是什么:
12
A. 胸骨角与胸5椎体连线 B. 胸骨切迹与胸5椎体连线 C. 主动脉窗水平
D. 胸骨角与胸4椎体连线 E. 胸骨角与胸3椎体连线 118.胸下段食管癌,病变长度<3cm,病变范围侵及粘膜下层,无淋巴结转移。最佳的治疗选择是:
A. 化学治疗
B. 放射治疗+化学治疗 C. 放射治疗后手术 D. 手术
E. 以上均不是 119.小细胞肺癌预防性全脑照射的理论依据是:
A. 肿瘤对放射线敏感
B. 脑转移发生率高且肿瘤对
放射线敏感
C. 大脑神经细胞对放射线不
敏感
D. 预防性照射比治疗性照射
疗效好
E. 照射40Gy以下,不良反应
少
120.确定霍奇金病诊断的依据是:
A. 症状与体征 B. 影像学检查 C. 血清学检查 D. 细胞学检查 E. 病理学检查
121.霍奇金病病名来自:
A. 最早发生本病的地方名 B. 最早描述本病的医师名 C. 引起本病的病毒 D. 古希腊神话故事
E. 第一次召开专题讨论会的
城市名
122.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扩散:
A. 有规律 B. 无规律 C. 跳跃式 D. 顺序前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