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位数加两位数
口算》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第一课时。 二、学情分析
《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是学生学习了口算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以及100以内笔算加法的基础上安排的。是前几册100以内口算的延续,属于后续型学习内容。掌握这部分口算,不仅在实际生活中有用,而且是以后学习笔算的基础。 三、教材分析
教材第10页例1,教材呈现了同学们乘车去参观“世博会”的情境,例1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算法问题,教材从解决问题入手鼓励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探索两位数加法的口算方法和算理,鼓励学生交流不同的口算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化,找到适合自己的、合理而简便的计算方法。 四、教学目标
1.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理解算理,能正确进行口算。
2.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渗透“转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 / 9
★精品文档★
化”的数学思想,加深对口算算理的发展,体会算法多样化。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能运用口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能正确口算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口算热身 64+5=6935+30=65 79+4=8348+30=78 66+8=7453+40=93
要求:“飘”算式,学生抢答,对于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两位数加整十数各选取一题要求学生汇报口算思路,强调个位满十向前一位进一。
师:左边这组是两位数加一位数,右边这组是两位数加整十数。左边这组两位数加一位数先加哪个数位上的数,再加哪个数位上的数?
追问:右边这组两位数加整十数又是怎么算的? 归纳算法:两位数加一位数,先加个位上的数,再加十位上的数。两位数加整十数,先加十位上的数,再加个位上的数。
2.揭示课题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 / 9
★精品文档★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将一起来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板书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春天到了,学校组织了春游活动。三年级的小朋友已经在操场排好了整齐的队伍。这时先来了一辆大巴车。 (1)请你仔细观察主题图,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汇报:三(1)班有35人,三(2)班有34人,三(3)班有39人,大巴车限乘70人。 追问:限乘70人是什么意思? 强调:车上的人数要小于等于70人。
(2)那该怎么安排坐车呢?安排哪两个班级先上车呢?
预设1:三(1)班和三(2)班先上车。 预设2:三(1)班和三(3)班先上车。 预设3:三(2)班和三(3)班先上车。
(老师适时板书:三(1)班和三(2)班,三(1)班和三(3)班,三(2)班和三(3)班。) 2、自主探究,掌握算法。 (1)教学例1
师:三(1)班和三(2)班可以合乘一辆车吗?该怎么列式?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3 / 9
★精品文档★
学生汇报,老师指名回答,并板书:35+34=69(人) 追问:35+34你是怎么口算出来的呢? 学生独立思考后,指名汇报。 预设1:30+30=60,5+4=9,60+9=69。
引导:把35拆成30和5,把3拆分成30和4,先算30+30=60,再算5+4=9,再算60+9=69。
评价:用到了“先算、再算”的词语,希望接下去的回答都能用到这两个词语!
小棒直观图释义(课件演示)。
师:实际上,这样的计算过程可以用小棒来表示。35用3捆小棒和5根小棒来表示,34可以用3捆小棒和4根小棒来表示。3捆和3捆合起来是6捆,5根和4根合起来是9根。两部分合起来是69根。
预设2:把35拆成30和5,把34拆成30和4,先算5+4=9,再算30+30=60,再算60+9=69。
师:这是先算个位上的数,再算十位上的数。在口算时,我们也可以先加十位上的数,再加个位上的数。
预设3:把34拆成30和4,先算35+30=65,再算65+4=69。 计数器拨数释义(课件演示)。
师:这样的计算过程也可以在计数器上拨一拨。35在计数器上怎么拨?加34又是怎么拨的?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4 / 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