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文言文文科翻译练习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1 0:23:1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57.读书与作文

读书如销铜,聚铜入炉,大鞴

(2)

扇之,不销不止,极用费力。作文如铸

(5)

(3)

器,铜既已销矣,随模

(4)

铸器,一冶即成,只要识模,全不费力。所谓劳于读书[注释]

,逸

(6)

于作文者也。

(选自《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

(1)销:溶化。 (2)鞴(bèi):古代皮制的鼓风器。 (3)铸:浇制。

(4)随模:按照模型。 (5)劳于读书:在读书上多用力。 (6)逸:轻松。

58. 林逋养鹤

林逋隐居杭州孤山,尝畜两鹤,纵之则飞入云霄,盘旋久之,复如笼中。逋常泛小艇,游西湖诸寺。(选自<<梦溪笔谈>>)

59.多多益善

上尝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选自《史记》) [注释]

⑴从容:随意。 ⑵言:评论。 ⑶能不:有才能还是没才能。不,通“否”。 ⑷差:不同等第。差,cī。 ⑸将:统率。 ⑹多多而益善:越多越好。

60.幽王失信身亡

周宅丰、镐,近戎人,与诸侯约,为高堡于王路,置鼓其上,远近相闻,即戎寇至,传鼓相告,

有客至逋所居,则一童子出,应门延客坐,为开笼纵鹤。良久,逋必棹小船而归。盖尝以鹤飞为验也。

诸侯之兵皆至救天子,戎寇当至,幽王击鼓,诸侯之兵皆至,褒姒大说而笑。幽王欲褒姒之笑也,因数击鼓,诸侯之兵数至而无寇。至于后戎寇真至,幽王击鼓,诸侯兵不至,幽王之身乃死于骊山之下,为天下笑。 (选自《吕春秋氏》) [注释]

⑴宅:建都。 ⑵为:筑。 ⑶王路:大路。 ⑷即:若。 ⑸当:曾经。 ⑹褒姒:幽王的宠姬。褒姒,bāo sì。

61.子产相郑

臧孙行猛政,子贡非之,曰:“??独不闻子产之相郑乎?推贤举能,抑恶扬善;有大略者不问

其短,有厚德者不非小疵;家给人足,囹圄空虚。子产卒,国人皆叩心流涕,三月不闻竽琴之音。其生也见爱,死也可悲!” (选自《后汉书?陈龙传》注引) [注释]

⑴猛:暴。 ⑵独不闻子产之相郑乎:难道你没听说子产做郑国国相的事迹吗? ⑶略:才能。⑷问:追究。 ⑸非:苛求。 ⑹给:富裕。

⑺囹圄:监狱。 ⑻叩:敲击。 ⑼其生也见爱:他活着的时候被人爱戴。

62.子产诲游吉

子产相郑,病将死,谓游吉曰:“我死后,子必用郑,必以严莅人。夫火形严,故人鲜灼;水形懦,人多溺。子必严子之形,无令溺子之懦。”子产死。游吉不肯严形,郑少年相率为盗,处于萑泽,将

遂以为郑祸。游吉率车骑与战,一日一夜,仅能克之。

(选自《韩非子》)

[注释]

⑴相:做国相,动词。 ⑵游吉:郑国大夫。 ⑶子必用郑:你必定要被郑国任用。 ⑷莅:对待。莅,lì。 ⑸形:外表,样子。 ⑹故人鲜灼:所以很少有人烧伤。 ⑺相率:结伙。 ⑻以为:成为。

63.藏文仲祭海鸟

海鸟曰“爰居”,止于鲁东门之外三日,藏文仲使国人祭之。展禽曰:“越哉,藏孙之为政也!夫祀,

国之大节也;而节,政之所成也。故慎制祀以为国典。今无故而加典,非政之宜也。” (选自《国语》) [注释]

⑴止:停。 ⑵藏孙:即藏文仲,春秋时鲁国执政。

⑶越哉,藏孙之为政也:即“藏孙之为政也越哉”,意思是藏文仲处理政事太不切合实际了。⑷节:制度。 ⑸国典:国法。

64.长孙顺德受贿

右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受人馈绢,事觉,上曰:“顺德果能有益国家,朕与之共有府库耳,何至贪冒

如是乎!”犹惜其有功,不之罪,但于殿庭赐绢数十匹。大理少卿胡演曰:“顺德枉法受财,罪不可赦,

⑷⑸

奈何复赐之绢?”上曰:“彼有人性,得绢之辱,甚于受刑;如不知愧,一禽兽耳,杀之何益?” (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

⑴长孙顺德:复姓长孙,名顺德。 ⑵觉:发觉,暴露。 ⑶贪冒:贪婪。 ⑷不之罪:即“不罪之”,不惩罚他。 ⑸大理少卿:官名。

65.宋濂正直

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

然,卿不朕欺。”间召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对,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选自《明史》) [注释]

⑴帝:指明太祖朱元璋。 ⑵坐客为谁:在座的宾客是哪些人?⑶馔:食物。馔,zhuàn。 ⑷间:隔了一段时间。 ⑸臧否:好坏,善恶。 ⑹其:那些。

66.治本在得人

苻坚召见(高泰),悦之,问以为治之本。对曰:“治本在得人,得人在审举,审举在核真,未有官得其人而国家不治者也。”坚曰:“可谓辞简而理博矣。” (选自《资治通鉴》)

67.阿柴折箭

吐谷浑阿柴有子二十人。疾病,命诸子各献一箭。取一箭授其弟慕利延,使折之。利延折之;又取十

九箭使折之,利延不能折之。阿柴喻之曰:“汝曹知之乎?孤则难摧。戮力同心,社稷可固。”言毕而卒。

(选自陈继需《读书镜》)

68.陈万年教子

万年尝病,召咸教戒于床下,语至夜半,咸睡,头触屏风。万年大怒,欲杖之,曰:“乃公教戒汝,汝

反睡,不听吾言,何也?”咸叩头谢曰:“具晓所言,大要教咸谄也。”万年乃不复言。 (选自《汉书·陈万年传》)

69.学者之病

古人云:“学者之病,最忌自高自狭。自高者,如峭壁,时雨过之,须臾溜散,不能分润。自狭者,如

瓮盎受水,容担容斗,过其量则溢矣。善学者,其如海乎!旱九年而不枯,受八洲而不满。” (选自《梦溪笔谈》)

70.神针道人

凌云北游太山,古庙前遇病人,气垂绝。云嗟叹久之。一道人忽曰:“汝欲生之乎?”曰:“然。”道人(选自《明史》)

71.治国犹栽树

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

谷丰稔,百姓安乐。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选自《贞观政要》)

72.墨子怒耕柱子

子墨子怒耕柱子。曰:“我无愈于人乎?”墨子曰:“我将上太行,驾骥与牛,子将谁驱?”耕柱子曰:“将

驱骥也。”子墨子曰:“何故驱骥也?”耕柱子曰:“骥足以责。”子墨子曰:“我亦以子为足以责!” (选自《墨子》) 73.女训

心犹首面也,是以甚致饰焉。面一旦不修,则尘垢秽之。心一朝不思善,则邪恶入之。咸知饰其面 ,不修其心,惑矣。夫面之不饰,愚者谓之丑。心之不修,贤者谓之恶。愚者谓之丑犹可,贤者谓之恶,将何容焉?故览照拭面则思其心之洁也;傅脂则思其心之和也;加粉则思其心之鲜也;泽发则思其心之润也;用栉则思其心之理也;立髻则思其心之正也;摄鬓则思其整也。

74.樊重有远见

樊重欲作器物,先种梓漆,时人嗤之。然积以岁月,皆得其用。向之笑者,咸来求假焉。此种植之不可已也。谚曰:“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此之谓也。

(选自《齐民要术》)

75.孟母不欺子

孟子少时,东家杀豚

(1)

针其左股立苏。曰:“此人毒气内侵,非死也,毒散自生耳。”因授云针术,治疾无不效。

(选自《万金家书》)

。孟子问其母曰:“东家杀豚何为?”母曰:“欲啖女。”其母自悔而言曰:“吾不正不食,胎教之也。今适有知而欺之,是教之不信也。”乃买东家豚肉以

怀妊是子,席不正不坐,割

(2)

食之,明不欺也。 (选自《韩诗外传》) [注释](1)豚:猪。 (2)割:割肉。

76.及之而后知

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乌有不行而能知者乎?披五岳之图以为知山,不如樵夫之一足之广以为知海,不如估客[注释]

(1)一足:走一走。 (2)沧溟:大海。

(3)估客:往来于海上的商人。 (4)一啜:尝一口。

77.韩愈像辨误

世人画韩退之,小面而美髯,著纱帽,此乃江南韩熙载皆是熙载。后世不复可辨,退之遂为熙载矣。

(1)

(3)

(1)

;谈沧溟

(2)

之一瞥;疏八珍之谱以为知味,不如庖丁之一啜

(4)

(选自《魏源集》)

耳。尚有当时所画题志

(2)

甚明。熙载谥文

(3)

靖,江南人谓之韩文公,因此遂谬以为退之。退之肥而寡髯。元丰中,以退之从享文宣王庙,郡县所画,

(选自《梦溪笔谈》)

[注释]

(1)韩熙载:五代南唐时人。 (2)题志:标题和款志。 (3)从亭文宣王庙:在孔庙里跟着孔子受到后人祭祀。

78.一字师

郑谷在袁州,齐己

(1)

因携所为诗往谒焉。有《早梅》诗曰:“前有深雪里,昨夜数枝开。”谷笑谓曰:

(2)

“‘树枝’非早也,不若‘一枝’则佳。”齐己矍然,不觉兼三衣

(3)

叩地膜拜。自是,士林以谷为齐己一

字之师。 (选自《五代史补》) [注释]

(1)齐己:唐朝和尚,诗人。 (2)矍然:惊讶的样子。 (3)三衣:和尚的大衣、上衣、内衣的合称。

79.王安石集句

古人诗有“风定花犹落”之句,以谓无人能对。王荆公以对“鸟鸣山更幽”。“鸟鸣山更幽”本宋王籍诗,元对“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上下句只是一意。“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则上句乃静中有动,下句动中有静。荆公始为集句诗,多至百韵,皆集合前人之句,语意对偶,往往亲切过于本诗,后人稍稍有效而为者。

[注释](1) 稍稍:渐渐。

80.王沂公避奉迎

王沂公状元及第,还青州故郡。府帅闻其归,乃命父老倡

(1)

(1)

乐迎于郊,公乃易服,乘小卫

(2)

,由他门

入,遽谒守。守惊曰:“闻君来,已遣人奉迎。门司未报,君何为抵此?”王曰:“不才幸忝科第,岂敢烦

郡守父老致迓,是重其过也。故变姓名,诳迎者与门司而上谒。”守叹曰:“君所谓真状元矣!” (选自《能改斋漫录》)

[注释](1)倡:同“唱”。 (2)卫:驴子。

81.读书要“三到”

凡读书??需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颂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1)。”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

漫浪(2)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注释](1)见:表露出来。见,通“现”。 (2)漫浪:漫不经心,随随便便。

82.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魏文侯出游,见路人反裘(1)而负刍(2),文侯曰:“胡为反裘而负刍?”对曰:“臣爱其毛。”文侯曰:“若不知其里尽而毛无所恃(3)邪!” [注释]

(1)反裘:反穿皮袍。 (2)刍:柴草。 (3)恃:依附。

83.宋太祖治军

太祖朝(1),常(2)戒禁兵(3)之衣,长不得过膝,买鱼肉及酒入营门者,皆有罪。又制更戍(4)之法,欲其习

(5)

山川劳苦,远妻孥怀土之恋,兼外戍之日多,在营之日少,人人少子而衣食易足。又京师卫兵请粮(6)者,

营在城东者,即令赴城西仓,在城西者,令赴城东仓,仍不许佣僦车脚(7),皆须自负,尝亲登右掖门(8),观之。盖使之劳力,制(9)其骄惰。故士卒安辛苦而易使。 [注释]

(1)朝:当政。(2)常:通“尝” ,曾经。(3)禁军:朝廷直辖保卫京城的军队。 (4)更戍:轮换守卫边防。 (5)习:习惯。 (6)请粮:领取粮食。 (7)僦:jiù,租赁。 (8)车脚:脚力。 (9)右掖门:指宫城边门。(10) 制:抑制。

84.承宫拾薪求学

承宫少孤,年八岁,为人牧豕(1)。乡里徐子盛者,以《春秋经》授诸生数百人。宫过息庐(2)下,乐(3)其业,因就听经。遂请留门下(4),为诸生拾薪,执苦(5)数年,勤学不倦。 [注释]

(1)豕:猪。 (2)庐:这里指学舍。 (3)乐;羡慕。

(4)请留门下:指承宫请求留在徐子盛学舍里。 (5)执苦:干劳苦工作。

搜索更多关于: 文言文文科翻译练习 的文档
文言文文科翻译练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6lmm21esy28mwx144ss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