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看看伤势,但这下子,蝴蝶的整半边翅膀全都黏在了他的一根手指上。
⑤柯利蒂带着一脸嫌恶的表情看着,做了个手势让卡尔德隆把蝴蝶扔掉。卡尔德隆松开手,蝴蝶跌落到地上。它笨拙地在地上扭动,试图重新飞起来,但无济于事。最后蝴蝶终于放弃了;它躺在地上,一动不动,只有一边的翅膀每隔一阵子会抽搐一下。柯利蒂建议卡尔德隆给它一个痛快的了结。为了让蝴蝶早日解脱,卡尔德隆用力地一脚踩了下去。
⑥还没等他挪开脚,卡尔德隆忽然意识到有什么奇怪的事情发生了。他望向校门。仿佛此刻突然刮起一阵狂风,所有的门锁同时被撞开,校门忽然统统打开了,成百上千只色彩缤纷、大小各异的蝴蝶朝着等待中的家长们飞扑过来。卡尔德隆还以为他们被蝴蝶攻击了,他甚至想到了死。但其他家长似乎并不害怕,蝴蝶围绕在他们的身边盘旋飞舞。最后一只掉队的蝴蝶也飞出来,加入了它的同伴。
⑦卡尔德隆看着那些敞开的大门,透过中央大厅的彩色玻璃,凝视着里面寂静的大厅。有几个家长还聚在门边,喊着自家孩子的名字。[乙]于是在几秒钟之内,所有的蝴蝶分别向着不同的方向逃去,那些家长则试着要捉住它们。
⑧卡尔德隆一动也不动。他不敢从他刚踩死的蝴蝶身上抬起脚。他生怕也许,在那只死去的蝴蝶翅膀上,会看见自家女儿身上衣服的颜色。
【链接阅读】为了帮助理解《蝴蝶》这篇小说,小智同学还找到了下面文章:
萨曼塔·施维伯林,阿根廷女作家,1978年出生。她的短篇小说集《吃鸟的女孩》共收录了14则短篇小说,被列入《短经典·上海文艺第一辑》和中国读者见面。萨曼塔也因此入选上海市作家协会的“上海写作计划”而来到中国。《三联生活周刊》的记者(以下简称“三联”)对萨曼塔(以下简称“萨”)
6
进行了访谈。
三联:作为魔幻现实主义作家,博尔赫斯、科塔塞尔、卡萨雷斯等作家是否对你有着直接的影响?
萨:他们构成着拉普拉塔地区的文学传统。魔幻现实主义通过幻景来表达生活的真实。魔幻是工具,是途径,表现生活真实是目的。在拉普拉塔文学当中,有一种可接近性的幻想,虽然觉得这个事情发生得很奇特,充满幻想,但确实是可及的,可能发生的,也许在作者所居的这个街道上就会发生。这个可接近的奇幻、幻想就是我继承下来的传统。
三联:“可接近的幻想”,这确实是我在你的书中看到的最明显的特点。 萨:这种幻想与现实接近的可能性是我最想强调的。很多东西都是在脑中幻想、酝酿的,但恰恰也是因为它们有发生的可能,我特别欣赏这种魔幻。幻想和生活的界限一直是我特别感兴趣的,这个界限本身是极具文化性的。
三联:除了很多涉及孩子的故事之外,动物也是频繁出现的元素,这是为了表达什么?
萨:我的很多小说所处理的都是惧怕。我常借着人和动物的关系,例如人伤害动物、动物的死等事件来表达恐惧,这是人物情绪丰富的来源。这个情绪其实非常复杂,也非常内在化,具有象征性。
(选自《三联生活周刊》第761期 有删改)
1.阅读小说,要梳理情节。请你帮助小智一起完成下面的表格,并参与讨论。
时 段 校门未打开 谈。 7
主要情节 卡尔德隆等待女儿放学,滔滔不绝地与柯利蒂攀
①卡尔德隆抓住一只蝴蝶,弄伤了它,最后一脚踩死了它。 ②卡尔德隆看见成百上千只蝴蝶从校门里飞扑出校门打开了 来,却始终没见到女儿。 卡尔德隆不敢从他刚踩死的蝴蝶身上抬起脚。 小智在梳理故事情节时发现小说中既有现实的成分,又有魔幻的成分。但小智由此又产生了问题,请你帮他解答。
在魔幻现实主义小说中,魔幻与现实之间往往用具体形象作为
关联点。这篇小说就是用③ 蝴蝶 这个具体形象将现实与魔幻关联起来的。
2.阅读小说,要关注细节。请你继续参与对话讨论。
(1)小智在细读文本时发现,小说第④段中这样描写了卡尔德隆抓住蝴蝶的细节:
【甲】他一把将它扑住。那只蝴蝶挣扎着想要逃走,但他拎起蝴蝶两端的....翅尖,把它们并拢到一块儿。 ..
作者用这三个动词细致地写出卡尔德隆急于想抓住蝴蝶,防止它飞
走的心态,表现了他非常在意女儿、爱女儿的特点。
8
(2)小智不但注意到这个细节,还关注到了小说中其他与“蝴蝶”相关的细节。比如第⑦段中:
【乙】于是在几秒钟之内,所有的蝴蝶分别向着不同的方向逃去,那些家长则试着要捉住它们。
你的发现很有价值!这样关联起来看,作者的确是别有深意
的: 蝴蝶成了所有孩子的象征(隐喻),卡尔德隆也成了所有家长的代表。作者想表达的是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成长的方向,而家长却试图控制他们(或:卡尔德隆急切抓住蝴蝶的行为,其实隐藏着家长们要控制住孩子的隐秘心态)。
3.阅读小说,可以联读探究。请你进一步深入讨论,与小智一起探究小说结尾的妙处。
其实,小说停在这里才是最妙的。我们可以借助【链接阅读】
中的重要信息,再结合小说内容来探究,这样才可以理解作者这样结尾的妙处:
本题采用层级赋分方式评分。第一层:只单纯对小说结尾进行分析,或只从【链接阅读】找到有关信息来评论结尾,而未涉及结尾的具体内容。【示例
9
一】卡尔德隆意识到刚踩死的蝴蝶可能是他女儿,明白了爱可能带来伤害。卡尔德隆陷入了恐惧之中。【示例二】小说结尾是一种可接近性的幻想,虽然觉得这个事情发生得很奇特,充满幻想,但确实是可能发生的,这样来表现生活的真实。可见小说结尾的确很妙。
第二层:能注意到结尾的特殊方式,能从【链接阅读】中筛选有关信息来理解小说结尾,但未能形成正确的逻辑关系。【示例】卡尔德隆看到家长呼喊蝴蝶时,所有的蝴蝶向着不同的方向逃去,他才意识到刚踩死的蝴蝶可能是他女儿。这就是作者追求的“可接近性的幻想”,看似奇特魔幻,实则可及。由此,卡尔德隆陷入了恐惧之中:他对女儿的爱却给女儿带来了伤害。
第三层:结合小说结尾,筛选【链接阅读】中的关键信息,形成内在的逻辑关系,正确理解“可接近的幻想”创作理念在结尾的妙用。【示例】卡尔德隆看到家长呼喊蝴蝶时,所有的蝴蝶向着不同的方向逃去,他才意识到刚踩死的蝴蝶可能是他女儿。就是作者追求的“可接近性的幻想”,看似奇特魔幻,实则表现了生活真实:人们以爱的名义,最终却可能给自己所钟爱的人或物带来致命的伤害。小说结尾没有交代卡尔德隆抬起脚时看到了什么就戛然而止了,这让读者产生了一种探秘的欲望,而深入感受体会小说中人物的隐秘心理,从而产生一种代入感。于是,卡尔德隆的恐惧也就传递给了读者,引人深思,促人反省:不能以爱的名义去伤害你所爱的人。
第四层:结合小说的主要情节及结尾,筛选【链接阅读】中的关键信息,形成内在的逻辑关系,正确理解“可接近的幻想”创作理念在结尾的妙用,并由此抽象出对小说主题或创作方法的深层次理解。 【示例】小说中,卡尔德隆为了自己最漂亮最聪明的女儿,极力要抓住蝴蝶,不让它飞走,却造成了对蝴蝶的伤害,甚至最终踩死了蝴蝶。这时,他的幻觉产生了:校门打开
1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