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第2章 城市与城市化 第3节 城市化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6 20:46:5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问题1 (地理实践力)北京的“大城市病”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提示:城市交通拥堵。住房紧张、资源紧张、环境污染、发展空间受限、就业困难等。 问题2 (综合思维)北京市的“大城市病”比较突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人口、产业过度集中,城市规划建设不合理,管理不当造成的。 问题3 (综合思维)北京市发展中的“减量发展”主要是指什么? 提示:采取各种措施分散、转移人口与产业、疏解一些城市职能。 [归纳总结] 1.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 (1)对自然景观的不利影响

(2)对社会环境的不利影响 不利影响 环境质 量下降 城市交 通问题 城市住 宅问题 城市社 会问题 表现形式 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光污染、辐射污染 交通堵塞,特别是上下班高峰期;交通事故频发;公共交通发展缓慢;停车场紧张 居住环境差;住宅质量低劣、设备缺少、住房破损;房价昂贵、空房率上升;出现贫民窟 就业困难、失业现象严重;贫困问题,特别是失业者、技术过时者和缺乏充分教育的群体增加;老年人问题(人口老龄化);内城经济衰退 2.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 控制城市中心区的规模;建立与城市经济相适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 应的城市发展机制;向郊区分散人口和工业,建设卫星城 对城市功能进行合理分区,妥善安排各种用地进行合理规划,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 的相对位置;对工业企业合理布局,适当分散污染源;改善交通和住房条件

图解“城市病”的表现及解决措施

3.读城市区域景观结构变化示意图,完成(1)~(2)题。

(1)城市区域与郊区相比,易出现的环境问题是( ) A.逆温现象 C.热岛效应

B.水土流失 D.臭氧层空洞

(2)为避免该问题对城市大气环境带来的污染,应该( ) A.将卫星城布局在城市热力环流范围之外 B.将工业区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下风向地带 C.控制城市发展,缩小城市规模 D.减少城市高层建筑物,增加城市空间

(1)C (2)A [第(1)题,城市是人类对自然环境改造最明显的地区,城市区域与郊区相比,人口、工业密集,释放大量的人为热,且城市建筑物密集,不易散热导致城市气温比郊区高,易出现“热岛效应”。第(2)题,城市热岛的出现,使近地面气流由郊区流向城市,

易对城市大气环境带来污染,为避免该问题出现,应将卫星城或工业区布局在城市热力环流范围之外。]

4.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夏季常会出现严重的城市内涝。读图回答(1)~(2)题。

(1)导致城市水位过程线提前的因素有( ) ①水泥路面多 ②下水道多 ③绿地多 ④人口多 A.①② C.②④

B.①③ D.③④

(2)下列能够有效防御城市洪水的措施是( ) ①在人行道改造中采用透水砖 ②禁止开采地下水 ③城市建设中尽可能保持天然池塘、河道

④扩大城市绿地面积 ⑤营造“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 A.①②④ C.①③④

B.②③④ D.①④⑤

(1)A (2)C [第(1)题,城市水位过程线提前,是由于城市化的过程中城市路面硬化,降水难以下渗,大多通过下水道流入河道。第(2)题,在人行道改造中采用透水砖,可增加雨水的下渗;城市建设中尽可能保护天然池塘、河道,能起到滞洪、泄洪作用;扩大城市绿地面积,不仅能调节气候,还能增加雨水下渗、提高其涵养水源的能力。]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第2章 城市与城市化 第3节 城市化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6m8314h227f2vc1v0ey6gjog0oh0700696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