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情况中,物质密度不变的是
A.把纸撕成碎片
C.上图中烛焰上方被加热的空气 A.该材料体积越大,密度越大
C.该材料制成的物品带到太空,质量减小
B.把铁丝烧红
D.氧气瓶里的氧气用去一部分 B.1 m3的该材料质量为0.16 kg D.该材料适合作打桩用的重锤
2.我国研制的“全碳气凝胶”是目前世界上密度最小的固态材料,其密度仅为0.16 kg/m3,则 ( )
3.一个凸透镜的焦距为15厘米,当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为35厘米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成的像一定是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正立、放大的虚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 D.正立、等大的虚像 4.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在岸上看到的水中“飞鸟”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B.人在岸上看到的水中“鱼”的位置比实际位置低 C.光从水中射入空气后,速度变大
D.光在发生折射时,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
5.一只蜡烛位于凸透镜前,调节好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后,在光屏上呈现缩小、倒立的像,若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动,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则在光屏上 ( ) A.无法呈现清晰的像 C.呈现放大倒立的像
6.如图所示,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
遥控器调电视 B.
激光准直 B.呈现放大正立的像 D.呈现缩小倒立的像
C.渔民叉鱼 D.照镜子
7.下面的几种现象中,属于汽化现象的是 A.在寒冷的冬天,冰冻的湿衣服会慢慢变干 B.用久了的灯泡钨丝变细 C.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 D.烧水时从壶嘴喷出“白气
8.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回音壁利用的是声音的反射现象
B.超声波能破坏细菌结构,从而可以对医疗器械和食物进行杀菌消毒
C.我们能分辨不同人的讲话、不同乐器的演奏是根据不同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
D.由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所以航天员在飞船内或飞船外工作时,他们之间的交流必须要利用电子通信设备,通过无线电波进行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打火机中的燃料是通过降低温度的方法变成液体的
B.冬天雪后常常在雪地里撒盐,是因为撒盐后降低了雪的熔点,使雪尽快熔化 C.我们看到水中的鱼比实际深度要浅是由于光从空气进入水中发生折射形成的 D.电视机遥控器发出红光,从而遥控电视机 10.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超声波可以测月亮和地球间距离
B.吹奏笛子时,演奏者用手指按住不同气孔,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 C.声音在同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定相同
D.“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二、填空题
11.如图所示为水的密度在0~10℃范围内随温度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可知:温度为4℃时水的密度______(最大/最小),当水的温度由5℃升高到10℃时,水的体积将______.
12.照相机的镜头对光有________(填“会聚”或“发散”)作用.如图是小刚用镜头焦距为5cm的照相机拍摄的晶莹剔透的露珠,镜头到露珠的距离至少要大于________ cm.当照相机的镜头正对露珠从50cm处向20cm处移动过程中,则像的大小将逐渐________.
13.放映电影时,幻灯机的银幕常用粗糙的白布做成,利用_____(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使剧场中各处的观众均能看到画面。俗话说“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这可以用_____ (选填“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或“光的直射”)来解释。 14.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
15.在音乐中,中音C调“1(do)”的频率是262Hz,D调“1(do)”的频率是294Hz,由此可知D调“1”比C调“1”的_____高;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钢琴的同一个键时,听起来声音也不同,这主要是_____不同(选填乐音的三要素之一)
16.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在20s内通过的路程是160m,它的速度是_____m/s,它25s内通过的路程是_____m。 三、计算题
17.一个空瓶子的质量是300g,装满水时的总质量是800g。 (1)瓶子的容积是多少?
(2)装满油时的总质量是750g,则这种油的密度是多少?
18.如图所示,是一个小球运动时的频闪照片,频闪时间间隔为0.02s,闪亮时间千分之一秒可忽略不
计.根据照片记录的小球位置,分析解决下列问题:
(1)小球从位置a运动到位置d所用的时间是多少?
(2)小球所做的运动是不是匀速直线运动?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3)小球从位置a运动到位置d的平均速度有多大? 四、实验题
19.如图,小明在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秤他的文具盒的质量时,在天平的右盘内加了几个砝码后,发现指针偏左;当再放入质量最小的砝码时,指针偏右.要测出文具盒的质量,他应该
A.取下最小的砝码,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右调 B.取下最小的砝码,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移 C.不取下最小的砝码,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右调 D.不取下最小的砝码,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移
20.如图是八年级小燕同学在进行“视力矫正”的探究活动.图(甲)中她将自己佩戴的400度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缩小倒立的烛焰的清晰实像.
(1)在图(乙)所示的四幅图中,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的是________图,其中矫正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图;
(2)若在图(甲)实验中“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将光屏_____;
A. 保持在原来的位置 B. 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使像清晰 C. 远离透镜 D. 靠近透镜 (3)小明同学所佩戴的眼镜的焦距是________.
21.小英利用激光笔、平面镜和纸板做“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纸板ABCD是用两块纸板ADON和BCON连接起来的。她将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把纸板ABCD展开成一个平面。
(1)把纸板ABCD倾斜的立在平面镜上,如图甲所示,使一束光贴着纸板ABCD沿某一个角度射到O点,经平面镜反射,在纸板ABCD上______看到反射光(选填“能”或“不能”);
(2)把纸板ABCD竖直的立在平面镜上,如图乙所示,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平面镜,使一束光贴着纸板ABCD沿某一个角度射到O点,经平面镜反射,在纸板ABCD上_____看到反射光(选填“能”或“不能”);
(3)把纸板BCON向后折,纸板上的直线ON仍垂直于平面镜,如图丙所示,使一束光贴着纸板ADON沿某一个角度射到O点,经平面镜反射,在纸板上BCON上_____看到反射光(选填“能”或“不能”)。由上述实验验证:反射光线在_____的平面内。
22.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图乙、丙是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乙可知,萘的熔点约是________℃;
(2)乙图中CD段物质处于________(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
(3)分析图乙可知,萘在AB段状态的比热容________(填“大于”、“等于”、“小于”)萘在CD段状态的比热容;
(4)某同学在实验中发现萘熔化时恒温过程不明显(如图丙).出现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23.自选实验器材,证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要求设计的实验具有可行性,要符合安全原则。
24.在“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的实验中,小龙和小柳测量小明跑40m的速度.
(1)小龙和小柳用_____(填一种测量工具)在室外测出40m的路程.
(2)小柳担任计时员,他用_____(填一种测量工具)测量小明跑步的时间,他应站在_____处(选填“起点”或“40m”).
(3)小龙担任发令员,发令后,小明跑完40m的路程,小柳计时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小明跑40m所用的时间为_____s.
(4)小明跑40m的速度是_____m/s.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C C C C C D B D 二、填空题 11.最大 变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