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凤凰艺考视听语言试题题库(含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2 3:28:5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5、场景转换属于蒙太奇。(N)

6、打斗、跑步时的声音,是环境音效。(N) 7、空镜头只有场景,没有人物。(Y)

8、大画面和特写部分使用直径0.9 mm的自动铅笔配用2B铅笔芯。( N)

9、声音的转场是利用声音的相似性或关联性进行场景的转换,经常出现在动画中。(Y) 10、远景的作用是确定人物和事物的空间关系,展示环境特征,表现某一片段的发生地点,为后续情节定向。(N)

11、中景的主要功能是增加空间深度,突出主体物。( N ) 12、摄像机的拍摄角度,实际上可以看做观众的眼睛,它决定观众观看画面主体的角度。(Y) 13、镜头运动分为固定镜头和运动镜头。(Y) 14、镜头组接要遵循“动接动”“静接静”的规律。(Y) 15、镜头组接必须符合观众心理和生活逻辑。(Y) 16、摇镜头是主观镜头。(N)

17、景别就是影片主体对象在镜头画面中所占的比例。( Y) 18、剪接点分为动作剪接点和画面剪接点。(N) 19、从主体物背面打光,是逆光。(Y) 20、三角形构图属于三分法构图的一种。(N ) 三·填空题 1·轴线包括:【运动轴线】、【方向轴线】、【关系轴线】。轴线是在镜头的转换中【制约视角 变化】的界线。【运动轴线】是指运动物体和其目标之间的假想线。由被摄对象的视线和关 系所形成的轴线叫做【关系轴线】 2·.对于绝大多数影片来讲,镜头的职能是【提供信息】,镜头是由画面和音响组成的一个 信息单位,镜头与镜头连接后形成的逻辑关系才是视听语言用以表达含义和讲故事的重要 手段。

3·中国唐朝发明的【皮影戏】,是一种由幕后投射光源的影子戏。 4·在使用纵深场面调度的时候,如果一个人向银幕深处运动,一边走一边迅速变小,说明 在拍摄时采用了【拉】镜头。 5·【长焦距镜头】(最长的称为望远镜头)的视野较【小】,它具有较高的倍数值,可将相当 小或远的东西收入景框内。

6·视听媒介的【记录价值】对促进社会的民主化进程起了重要作用。 7·焦距越【长】,所获得影像范围越小,视野越小。

8·人为制造出来的非自然音响或对自然声音进行变形处理后的音响是【机械音响】,这类音 响在影片中能够增加生活气息,烘托气氛,扩大视野,增加画面的深度和广度。 9·移动镜头按其移动方式可以分为【跟移】和摇移。

10·语言、音乐和音响三条声带同步还原出来,导演、作曲家(音乐编辑)和录音师密切配 合,对各种声音的高低强弱比例作最后调整,经过再录音,制成一条将各种声音有机结 合在一起的混合声带。这叫【混合录音】。 11·电影场面调度基本包含两个层次:【演员调度】与【镜头调度】。

12·导演和作曲有意使画面与声音形象之间在情绪、气氛、节奏以至内容等方面互相对立, 从而深化影片主题,这是【音画对立】。

13·前一个画面渐渐隐去之前,后一画面即已开始渐渐显露,两个画面同时重叠隐现,起到 时空自然过渡的作用,这叫【化】。 14·被摄对象的视线方向、运动方向和对象之间关系所形成的一条假定的直线是【轴线】, 它是在镜头的转换中制约视角变化范围的界线。

15·视听语言的模拟结构与人的【经验思维】有许多相似之处。

16·镜头场面调度主要依靠【景别】和运动。景别越大,环境因素越多。景别越小,【强调】 因素越多。 17·场景转换技巧中,【特写转场】的一个主要目的是在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人物的表 情或某一物件的时候,不知不觉中就转换了场景和叙述内容,而不产生陡然跳动的不适 之感。 18·画面设计即【画面构成】,又可称为“设计稿”。

19·电影中使用关系轴线最多、最复杂的情况通常都发生在【对话场面】中。在此情况下可 以利用“头部原理”。

20·镜头场面调度主要依靠【景别】和运动。

21·有严谨的故事结构,明确的主人公,明确的时空关系以及明确的因果关系,一定模式的 开头、情节的展开、起伏、高潮以及较为明确的结局。这指的是【叙事动画片】。 22·第一部动画片产生在电影之【《一只小鹿》】,是【埃米尔·雷诺绘制】的。

23·电影中的内心独白有两种,一种是人物在【超叙事时空中】的内心声音,另一种是 人物兼叙事者在【非叙事时空中】中对事件的评价。

24·所谓关系轴线,其实是彼此交流的视线连接线,因此身体的位置不是问题,关键在于他 们的头部和【眼睛】。

25·绘画形象通过连续动作可产生活动效果的所有画稿(包括原画)的总称为【动画】。 26·画面的景别,取决于【摄影机与被摄物体之间的距离】和所用【镜头焦距的长短】这两 个因素。 27·摄影机镜头视轴偏向视平线下方的拍摄方式是【俯拍角度】。它在处理群众场面时可以 产生壮观宏伟的气势。

28·把摄影机当成一个演员的眼睛,将【摄影角度】和人物的眼睛的位置统一起来,这就是 【主观视角】。 29·运动摄影会产生【运动透视】,就是利用对象运动或摄影机运动造成空间感的现象,是 电影造型表现三度空间的一种形式。

30·1896 年法国摄影师【狄克逊】首创了“【摇镜头】”手法。 31·广角镜头具有较【深】的景深。 32·在同一场景中拍摄相连镜头时,为了保证被摄对象在画面空间中的正确位置和方向的统 一,摄影角度的处理要遵守轴线规则。即在轴线一侧【180 度】之内设置摄影角度。

33·现代电影艺术创作过程包含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剧本创作阶段,第二阶段是导演拍摄 阶段,第三阶段是【剪辑阶段】。 34·【镜头】是构成影视作品的基本单位。镜头时由【画面】和【音响】组成的一个信息单 位。 35·在多人对话场景中,使用共同的视轴,可以将多人对话当成【双人对话】来表现。 36·无论总角度在什么位置,它必须是一个【全景】镜头。

37·电视动画系列片的形式特征是每集与每集之间拥有【相同】的人物、演绎不同的故事。 38·动画的故事开始于17 世纪阿塔纳斯珂雪发明的“【魔术幻灯】”。它流传、演变到今天, 已经变成了投影机。

39·构成视听语言的基本单位是【镜头】。

40·1896 年法国普洛米奥和狄克逊分别首创了移动摄影和【摇拍】。 41·把一个连贯动作的两个不同片段组接在一起时,要遵守的基本规则包括:【位置的匹配】、 【运动的匹配】、【视线匹配】。

42·在拍摄升降镜头的时候经常会安排一些【前景】,加强空间深度的幻觉,产生高度感。 43·在表现纵深场面调度的时候,为了突出纵深的效果,往往可运用【短焦距镜头】,这样 就可以强调动态,将画面景深加大,将前景放大。

44·演员场面调度不仅仅只关系到演员本身,还包括【布景】和【镜头调度】。

45·负责设计登场角色的造型、身材比例、服装样式、不同的眼神及表情,并标示出角色的 外貌特征、个性特点等的是【人物】设定。 46·景别越大,【环境】因素越多。景别越小,强调因素越多。 47·电影一诞生,【卢米埃尔】就发现并运用了远景画面善于表现大的物象的特点,他拍摄 了《工厂的大门》与《火车进站》。

48·对于处在不同距离上的静止对象,在摄影机(或视点)作横向运动时,近处的景物运动 的速度很【快】,而远处景物的运动速度与视点运动速度相一致。

49·景深主要由【光圈】来控制。一般而言,光圈开口越窄,景深越短 50·.镜头主要分为三种:【短焦距镜头】(又称为_广角镜头)、【标准镜头】、【长焦距镜头】。 具有多重焦距的镜头则称为【变焦镜头】

51·景深主要由【镜头的口径】来控制。一般而言,光圈开口【越窄】,景深越短。它也受 焦距的影响:广角镜头具有【较深的景深】;长焦距镜头的【景深较短】。

52·电影的出现,使得现实可以还原,人们丰富的【非词语表现】甚至可以放大。 53·运动分切依赖于【分切点】的选择和分切的【数量】。

54·场面调度的目的不是让演员或者【摄影机】随心所欲地移动,而是把剧情的含义和情感 内容传达给观众,赋予【剧情】以美学形式。 55·电影场面调度基本上包含两个层次:【演员调度】与镜头调度】。 56·【分剪】是将一个镜头剪成几段,分别在几个地方使用。 57·视听语言是【画面】和【_声音】_的综合艺术

58·焦距越长,所获得的影像范围越小,视角越小,所以【长焦镜头】经常用于拍摄近景和 特写。

59·如果把两个或若干个相连的画面以0.1 秒的速度连续划过一个固定的焦点时,我们的眼 睛必将得到一个连续的印象。这在心理学上叫做【拟动现象】。 60·视听语言的基本规律是模拟人的视听感知经验和【主观思维活动】。 61·视听媒介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人类早先的【感性思维方式】。

62·摄影机首先是作为观众眼睛的替代物——客观视点,其次才是剧中人物的视点——【主 观视点】。 63·【透视】是光学成像的第一步。

64·电影电视的单镜头内的空间构成常常被称为【构图】。 65·电影电视中的运动大致分为【演员的运动】、摄影机的运动、声音的运动和镜头间的运 动。 66·电影电视的空间=画外空间+【画内空间】。

67·除了在摄影机运动上有区别舞台外,大范围地运用实体空间和大量运用【景深】也是银 幕空间调度的特点。

68·从物理特性上看,声音是一种【由物体振动引发的物理现象】。 69·电影电视中的人声包括人声的音高、音色、力度和节奏;对话;【解说词】和内心独白 70·1938 年,卓别林拍摄了自己的第一部有声电影【《大独裁者》】。

71·除了摄影机的角度之外,摄影机的运动、焦距和【位置】也是形成视点的元素。 72·安德烈巴赞的【《电影是什么》】真正确立了电影自身的理论。 73·三角形原理的优势:【1、能将被摄体处于同一侧; 2、能保持所拍摄画面同一方向。】 二·名词解释: 1·【视觉暂留原理】:指人眼在观看运动中的形象时,每个形象都在消失后仍在视网膜上滞 留0.1 秒~0.4 秒左右。 2·【演员调度】:指导演通过演员的运动方向、所处的位置的更动以及演员与演员之间发生 交

流时的动态与静态的变化等,造成画面的不同造型、不同景别,揭示人物关系及其情绪的 变化,以获得银幕效果。 3·【镜头调度】:指导演运用摄影机方位的变化,如推、拉、摇、移、升、降等各种运动方 法,俯仰平斜等各种不同视角和远全中近特等各种不同景别的变换,获得不同视点、角度和 视距的镜头画面,展示人物关系和环境气氛的变化。 4·【轴线】:是拍摄对象因视线方向、运动方向、相互交流和方位所形成的一条虚拟的界限 5·【轴线原则】:就是为了保证拍摄对象运动方向和相互关系的一致性,始终遵循在对象形 成的这条虚拟界限的某一侧拍摄的原则 6·【景深】:指距离摄影机镜头最近的清晰影像到最远的清晰影像的距离 7·【全景深】:当镜头对准被摄景物时,被摄景物前面的清晰范围叫前景深,后面的清晰范 围叫后景深。前景深和后景深加在一起,也就是整个电视画面从最近清晰点到最远清晰点的 深度,叫全景深。  8·【视听语言】:利用视听刺激的合理安排向受众传播某种信息的一种感性语言,也可以称 “电影语言”,视听语言包括狭义的视听语言和广义的视听语言 9·【音响转场剪辑】:音乐转场剪辑是影视剧常用剪辑技法之一,是通过音乐使前后两场戏 自然过渡的方法。 10·【动作转场剪辑】:动作转场剪辑是影视剧常用剪辑技法之一,是场景或时空转换的有效 手段。 11·【特写转场剪辑】:特写转场剪辑是影视剧常用剪辑技法之一,是指通过特写画面将一 场戏转入另一场戏或从特写画面开始展开另一场戏的方法。 12·【语言转场剪辑】:语言转场剪辑是影视剧常用剪辑技法之一, 是指前后两场戏之间利 用对白进行自然过渡的方法。 13·【音乐转场剪辑】:音乐转场剪辑是影视剧常用剪辑技法之一,是通过音乐使前后两场戏 自然过渡的方法。 14·【景物转场剪辑】:景物转场剪辑是影视剧常用剪辑技法之一,是指在前后两场戏之间用 景物镜头进行转场处理的方法。 15·【情绪转场剪辑】:情绪转场剪辑是影视剧常用剪辑技法之一,是指在前后两场戏之间利 用情绪渲染的延续性进行转场处理。 16·【光学技巧转场剪辑】:光学技巧转场剪辑是影视剧常用剪辑技法之一,是指用光学技巧 对两场戏之间的转场进行处理的方法。 17·【齐轴镜头】:镜头的视轴方向与人的轴线方向基本平行或重合 18·【动效】:动效是电影录音学范畴,指各种动作的声音效果,比如武打片里被拳头打中的 声音。 19·【动作错觉法】:人物形体动作剪辑技法之一。通过恰当地运用电影特性的某些错觉,加 强动作性和节奏感的剪辑方法 20·【纵深场面调度】:充分利用摄影机的多种运动形式,在多层次的空间中配合演员位置的 变化,利用透视关系使人和景获得较强的造型表现力,加强空间感。 21·【象征性场面调度】:寄托某种寓意或者象征某种事物的内在涵义,通过委婉含蓄的方式 让观众去思索,去意会,增加耐人寻味的艺术魅力。 22·【对比性场面调度】:运用各种对比形式,如动与静、快与慢的强烈对比。再配以音响上 强与弱的对比,光影的明暗、冷色与暖色、黑与白、前景与后景的对比会使气氛更为强烈。 23·【平面场面调度】:来自戏剧舞台,属于戏剧性的场面调度,通过演员的移动来不断转换 观众的视觉焦点,常和镜头的摇移结合起来。 24·【重复场面调度】:在动画中,相同或相似的角色调度或镜头调度重复出现,引起观众的

凤凰艺考视听语言试题题库(含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6pev2xfsd8uhsn07rtr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