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电线电缆检验培训教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1 4:22:3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1 绞向与绞合方向

一般电缆的导电线芯为保证其柔软性都采用绞合线芯,因此导电线芯的检查,除检查单线外,还要检查绞线。

一般电缆线芯的绞合形式可分为两类:规则绞合和不规则绞合。 2.1.1 规则绞合

导线有规则、同心且相继各层次按不同方向的绞合称为规则绞合。它还可以分正常绞合和非正常绞合。后者系指层与层之间的导线直径均相同的规则绞合。

除此之外,规则绞合又可分为简单规则绞合和复合规则绞合。复合规则绞合是指组成规则绞合的导线不是单根的,而是由更细的导线按规则绞合组成的股,再绞合成线芯。此时,单股绞合的方向与该层绞合的方向应相反,如该层绞合的方向为左向的话,单股绞合方向则应右向。如无特殊说明,规则绞合一般指正常简单规则绞合。导体在绞合时各层方向应相反,目的是为了增强导体的稳定性。 2.1.2 不规则绞合

不规则绞合(未绞)所有组成导线都按同一方向的绞合。

绞合方向规定如下:将绞合线芯垂直放置,若单线从下至上的方向向左如同字母“S”则称左向绞合,若单线从下至上的方向向右如同字母“Z”则称右向绞合,如图2所示:

图2

规则绞合的导体稳定性较高,几何形状固定,可以用组成导线的几何关系来表示,在空间利用和绞合设备来说较为有利,填充系数较高,相同截面积外径较小,可曲度较高。电力电缆多采用规则绞合,移动用电缆多采用不规则绞合。

一般来说,用于挤包绝缘的导体其最外层绞合方向为左向,裸导线为右向,但他们的共同点就是各层绞合方向相反。

2.1.3 导电线芯外径的测量方法 2.1.3.1 直接测量法

测量工具:精度为0.01mm的千分尺或精度为0.1mm的游标卡尺。当导电线芯直径小于25mm时用千分尺测量,大于或等于25mm时用游标卡尺测量。

测量方法

a、卡尺与产品轴线垂直,放置在产品上,接触部分应该平整。

b、在同一截面上应在两个垂直方向上,各测量一次,如下图所示,取两次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此点的外径,公式表示为:

de?d1?d2 mm 2式中:de——平均外径

d1——第一次测量值 d2——第二次测量值

c、对外径较大的产品,应在离产品两个端头各1米处的同一截面相垂直法,至少测量三处,相邻测点间的距离应不小于0.5米,测量结果取各点测量数据的算术平均值。

8

d、 最大外径、最小外径的测量

将卡尺或千分尺沿产品圆周反复转动180度,从其中测出最大值和最小值,然后求得外径偏差和不圆度。公式如下:

不圆度?dmax?dmin?100%

dmax式中:dmax——最大直径 dmin——最小直径

直接测量的方法适用于一般产品的导线、绝缘线芯及产品总外径。 2.1.3.2 纸带法测量

测量工具:狭纸带、削尖的铅笔、精度为0.5mm的钢皮直尺。 a、 将宽度不大于被测直径50%的纸带(纸带最小宽度为5mm),要求两边整齐和平行,斜绕在

被测体要测外径的断面处。

b、 要使纸带边缘刚好对接,不得留有间隙或重叠。 a、 用铅笔在被测断面与纸带对接的交点处仔细划一条直线如图3所示。 b、 将纸带取下拉直,在纸带两边缘上被划线处连一直线,用直尺量出两点间距离,即为被测

端面的周长L。

c、 周长读数精确到1位小数,纸厚用千分尺测量,精度为0.01mm。

计算公式:d?L?2Δ (mm)

3.1415 式中:L——测出的周长(mm) Δ——纸带厚度(mm)

图3

2.1.4 导体绞合节距及测量方法

节距就是导电线芯上的单线在旋转一周所发生的位移。 节距的测量方法:节距的测方法主要有直接法和纸带法。 a、直接法

测量工具:钢皮尺 测定方法:

1) 将被测体拉直如图4所示。

’’

2) 用精度为0.5mm的钢皮尺沿被测体轴向直接测出AA的距离,AA的距离就是节距。 b、纸带法

9

测量工具:纸带、铅笔或其他钢皮直尺。 测量方法:

1) 用一适当宽度和长度的薄纸带,平铺在被测体上,如图5所示。 2) 用铅笔或碳棒或其它可染色的棍棒在纸带上轻轻涂抹(涂抹长度应大于一个节距),则纸带上留

下一组多于外层根数的平行线条。

3) 取下纸带自任何一条线上某一点起(除本身外)数至等于该层中导线(线芯)数目的另一线条

上,也可数线痕间的距离等于该层中导线(或线芯)的数目。 4) 用精度为0.5mm的直尺沿轴向量出两点的距离。此距离即为节距。 2.2 称重截面的测量及计算

电缆的规格通常以标称截面来表示,一般以直流电阻来考核衡量,实际生产中还要测量称重截面,通过称重截面与直流电阻的关系来进行导体绞合的改进,以达到最合理的设计。

工具:电子秤、钢皮尺

图4

图5

取样:从绞线机上将绞合好的导体在上盘前抽取适当长度的导体、或从成品盘上抽取适当长度的导体,用电锯沿导体线径方向以一定长度垂直切两个平整的端口。在切口前,用透明胶纸将要被切的地方平整地缠绕两圈,以防止切割时导体松散。切割好后,用钢皮尺测量被测导体的长度L(单位mm),然后用电子秤测量导体的质量m(单位g),按下面的公式计算导体的称重截面:

S?1000m2

(mm) L??式中:S——称重截面

m——导体称重质量,单位为g; L——测量长度,单位为mm;

3

ρ——被测导体材料的密度,也就是通常说的比重,单位为g/cm,铜的比重是8.89,铝的比重是2.7。

10

比例换算:

比例?称重(实际)截面?100%

标称截面3 绝缘和护套厚度的测量 3.1 绝缘厚度的测量 3.1.1 测量装置

读数显微镜或放大倍数至少10倍的投影仪,两种装置读数均至0.01mm。当测量绝缘厚度小于0.05mm时,则小数点后第三位数为估计读数。 3.1.2 试样制备

从绝缘上去除所有护层,抽出导体和隔离层(若有的话)。小心操作以免损坏绝缘,内外半导电层若与绝缘粘连在一起,则不必去掉。

每一试件由一绝缘薄片组成。应用适当的工具(锋利的刀片如剃刀刀片等)沿着与导体轴线相垂直的平面切取薄片。

如果绝缘上有压印标记凹痕,则会使该处厚度变薄,因此试件应取包含该标记的一段。 3.1.3 测量步骤

将试件置于测量装置的工作面上,切割面与光轴垂直。

a) 当试件内侧为圆形时,应按图1径向测量6点。如是扇形绝缘线芯,则按图2测量6点。 b) 当绝缘是从绞合导体上截取时,应按图3和图4径向测量6点。 c) 当试件外表面凹凸不平时,应按图5测量6点。

d) 当绝缘内外均有不可去除的屏蔽层时,屏蔽层厚度应从测量值中减去。当不透明绝缘内外

均有不可除去的屏蔽层时,应使用读数显微镜测量。

e) 无护套扁平软线应按图6测量。两导体之间最短距离的一半作为绝缘线芯的绝缘厚度。在

任何情况下。第一次测量应在绝缘的最薄处进行。

如果绝缘试件包括压印标记凹痕,则该处绝缘厚度不应用来计算平均厚度。但在任何情况下,压印标记凹痕处的绝缘厚度应符合有关电缆产品标准中规定的最小值。

若规定的绝缘厚度为0.5mm时,则读数应测量到小数点后两位(以mm计);若规定的绝缘厚度小于0.5mm时。则读数应测量到小数点后三位,第三位为估计数。 3.1.4 测量结果及计算

每个试样的平均厚度为试片各点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表示。 3.2 护套厚度的测量 3.2.1 测量装置

与3.1.1条相同。 3.2.2 试样制备

去除护套内外所有元件(若有的话),用一适当的工具(锋利的刀片如剃刀刀片等)沿垂直于电缆轴线平面切取薄片。

如果护套上有压印标记凹痕,则会使该处厚度变薄,因此试件应取包含该标记的一段。 3.2.3 测量步骤

将试件置于测量装置的工作面上,切割面与光轴垂直。 a)当试件内侧为圆形时,应按图1径向测量6点。

b)如果试件的内圆表面实质上是不规整或不光滑的,则应按图7在护套最薄处径向测量6点。 c)当试件内侧有导体造成很深的凹槽时,应按图8在每个凹槽底部径向测量。当凹槽数目超过6个时,应按b)条进行测量。

d)当因刮胶带或肋条形护套外形引起护套外表面不规整时,应按图9进行测量。

e)对于有护套的扁平软线,应按图10在与每个绝缘线芯截面的短轴大致平行的方向及长轴上分别

11

搜索更多关于: 电线电缆检验培训教材 的文档
电线电缆检验培训教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6q81088sg8az813iuuf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