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电线电缆检验培训教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1 6:35:2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R20?S 3——3 L式中:R20——20℃的电阻

ρ20——温度为20℃时的电阻系数 电阻率是温度的函数,具体如下关系:

ρ2=ρ1[1+α(t2-t1)] 3——4

式中:α——电阻温度系数(1/℃) ρ2——温度为t2时的电阻率 ρ1——温度为t1时的电阻率

从式3——2和3——4可知电阻与温度有关。 2.3 导电率

导电金属的电阻与国际标准软铜的电阻的比值称为导电金属的导电率。

电缆用金属的各参数如表5:

表5 软铜及硬铝在20℃时的技术参数 技术参数 名称 电阻率 电阻温度系数 密度(比重) 单位 Ω·mm/m 1/℃ g/cm3 2材料 标准软铜 0.017241 0.00393 8.89 标准硬铝 0.028264 0.00403 2.7 3 直流电阻的测量

3.1 直流电阻的测量工具选用双臂电桥。我厂的双臂电桥为QJ57。

3.2 电桥的精度应不低于0.2欧姆,直流电源的交流成分应不大于0.02%。

3.3 检流计灵敏度:当电桥平衡时,改变臂桥电阻值的0.5%,检流计的偏转不小于1格。 3.4 标准电阻:准确度不低于0.1级。

连接线在用双臂电桥测量时,电位引接线的总电阻应不大于0.02欧姆;标准电阻与被测电阻间连接线的电阻应不大于标准电阻。 3.5 试样准备

从被测试电线电缆上切取长不小于1米的试样,去除试样导电线芯外表面的绝缘护套;其它覆盖物也可以只去除试样两端与测量系统相连接部位的覆盖物,露出金属导体来。去除覆盖物时小心进行,防止损伤金属导体。

将试样拉直,不允许有任何引起试样金属导体横截面积发生变化的扭曲。

试样在接入测量系统前,应预先清洁其连接部位的导体表面,去除附着物、污秽、油污。连接处表面的氧化物应尽可能除尽。

试样应在试验环境中放置足够长的时间,使之达到温度平衡,在试样放置和试验过程中,环境温度的变化应不大于±1℃。在测量环境温度时,温度计应离地面至少1米,且二者应大致在同一高度上。 3.6 试验步骤

按照试验室所规定的操作规程进行。 3.7 数据处理

测量所得的直流电阻是试验室环境温度下的直流电阻,必须转化为20℃下的直流电阻。转化公式如下:

R20?Rx1000 3——5 ?1??20(t?20)L式中:R20——20℃时每公里长度电阻值,Ω/km;

16

RX——所测得的直流电阻;

L——试样的测量长度,m; t——测量时的环境温度,℃;

α20——导体材料20℃时的电阻温度系数,1/℃。

我们平时在试验室测量导体1米的直流电阻后转化为20℃下的直流电阻,转化公式可简化为:

R20?Rx 3——6

1??20(t?20)4 电桥使用注意事项及保养

4.1 首先检查电桥是否有检定部门检定合格证,否则不能进行测量使用。 4.2 检查电池是否满足要求:

为了保证电桥检流计不乱撞,首先预算一下被测导体的电阻,再进行测量。读数时,要使三点成一线(眼、检流计指针和检流计刻度点)。

4.3 在测量有感电路的直流电阻时,应先接电源钮,再接检流计钮,测正确后,应先断开检流计钮,后断电源钮。

4.4 被测试样不能带其它电源测直流电阻。

4.5 用完后,带锁的应锁上检流计,有灵敏度调节钮应调到灵敏度低的档上。长期不用时,应将电池取出。

4.6 仪器应保持清洁,并避免直接阳光暴晒和剧烈震动。

二 电线电缆成品耐压试验

1 交流电压试验

成品耐压试验为交流电压试验,也叫工频耐压试验。交流耐压试验就是在电线电缆成品绝缘上施加高于工作电压(额定电压)一定倍数电压值,保持一定的时间而绝缘不击穿。对于电力传输用的绝缘电线和电缆,每一个产品出厂前都必须进行这一项试验。

耐压试验的目的是考核产品在工作电压下运行的可靠程度和发现绝缘中的严重缺陷,但是最主要的是发现生产工艺中的缺陷点,例如:绝缘中外部损伤、导体上有使电场急剧畸变的严重缺陷等。

耐压试验电压选定的原则是:既要能够发现绝缘中的严重缺陷,同时又不至于损害完好的绝缘,以致造成绝缘的暗伤。一般电线电缆的耐压时间为5分钟。 2 试验设备的要求

试验电压的频率应为40~60赫兹的交流电压,电压的波形接近正弦波,峰值与有效值之比为

2?7%。

试样的试验电压值和耐压时间按相应的产品标准规定进行。 3 试验方法

3.1 试验样品的准备

试样终端部分的长度和做终端头的方法,应保证在规定的试验电压下不发生沿其表面闪络放电或内部击穿。

在水槽内进行试验时,试样两个端头伸出水面的长度不得小于200mm,且应保证在规定的试验电压下,不发生沿其表面闪络放电。 3.2 试验步骤

试验步骤按照本厂耐压试验的操作规程进行。(现场操作) 试验时,试验的温度与周围环境的温度之差应不超过±3℃。

试验时,电压应从较低值(不应超过产品标准规定试验电压的40%)的开始,缓慢平稳地升至所规

17

定的试验电压值,并维持所规定的耐压时间后,降低电压时,直至所规定的试验电压值的40%,然后切断电源,不允许在高压下突然切断电源,以免出现过电压。 3.3 电压试验的评估

试样在施加规定的试验电压和持续时间内无任何击穿现象,则可认为该试样通过工频耐压试验。 如果在试验过程中,试样的端部或终端发生沿其表面闪络放电或内部击穿,允许另做端头接线,并重复进行试验。除在产品标准中有特殊规定外,必须重新计时。

试验过程中,因故停电后继续试验,除在产品标准中另有规定外,必须重新计时。 3.4 交流耐压试验注意事项

a)试验设备应定期进行检定;

b)试验回路应有快速过电流保护装置,以保证当试验击穿或试样端部或终端发生沿其表面闪络放电或内部击穿时,能迅速切除试验电源。

c)试区周围应有金属接地栅栏,进、出口有连锁控制、信号指示灯和设有“高电压危险”警告牌等安全措施。

d)试区内应有接地线,接地电阻应小于4欧姆,升压变压器的接地端和试样的接地端或附加电极均应与接地极可靠连接。

三 绝缘电阻的测量

1 测量绝缘电阻的目的

电缆线间绝缘良好与否,是电缆电气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对通讯电缆来说,其绝缘性能直接影响回路的损耗,回路间的串音以及芯线上能否进行远距离通电等。对电力电缆来说,其绝缘性能直接影响供电安全可靠性。测定绝缘电阻可表明绝缘材料品质,了解绝缘结构和发现工艺缺陷。 2 绝缘电阻的测量方法

试验应在5m长的绝缘线芯上进行。在测量绝缘电阻前,试样应经受相应产品规定的电压试验。 试样应浸在预先加热到规定温度的水中,其两端应露出水面约0.25米。

试样长度、水温和浸水时间按照相应标准的规定。然后应在导体和水之间施加80V到500V的直流电压。

绝缘电阻应在施加电压1分钟后测量,并换算到1km的值。测量值应不低于产品标准中规定的最小绝缘电阻。

8

在产品标准中规定的绝缘电阻值是根据绝缘电阻的体积电阻率为1×10Ω·m计算的,计算公式为:

R=0.0367×lg

D d式中:R——绝缘电阻,MΩ·km D——绝缘线芯的标称外径

d——导体外接圆直径或铜皮软线绝缘的标称内径。

第四章 过程检验

一 原材料检验

1 铜杆

铜杆的检验主要检查铜杆的表面质量和电阻率,看是否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或公司的规定,并记录所测得的电阻率。 2 塑料

18

塑料包括PVC塑料和交联料,进厂后主要检测密度,并记录所测得的结果。另外还应检查包装是否符合要求。

二 工序检验

1 退火工序

退火后的导体必须检查表面质量,看是否有氧化和有油污,有的话应通知相关人员处理。每个线盘必须测量单线直径,并贴合格证。每一缸线必须抽取一个样做抗拉强度试验,以检验退火程度。 2 束线

生产过程中,应检查绞合方向、单线直径、单线根数、绞合节距和表面质量,对不符合生产要求的,应通知生产工人停机处理。 3 绞线

必须检验导体绞合的方向、节距和外径或扇形高度以及排线质量是否符合工艺要求,表面是否有油污,对不符合要求的应及时通知处理。对绞合的导体,必须在上盘前剪切一段做称重截面积的测量和比例的换算,并记录好该盘线的合同编号、生产者和测量结果,对有不符合有关规定的应及时通知生产员工和主管,作必要的处理。 4 挤塑 4.1 绝缘

必须检查表面质量,看是否有焦粒、色泽是否光洁,刚开机是须检查横截面有无气孔或砂眼,有无偏心,最薄点和平均厚度是否符合要求;对于需要印字的,须检查印字是否清晰,印字是否符合生产要求,表面有无油污;排线是否整齐,有没有进行火花检验。发现问题应及时通知生产工人做处理。 4.2 护套

必须检查表面质量,看是否有焦粒、色泽是否光洁,刚开机时须检查横截面有无气孔或砂眼,有无偏心,最薄点和平均厚度是否符合要求;对于需要印字的,须检查印字是否清晰,印字是否符合生产要求,表面有无油污;排线是否整齐;对于有钢带或其它金属物的电缆,须检查有没有进行火花检验;如果是绝缘(包括已经成缆的,如RVV系列)直接挤包护套的,还应检查有无加滑石粉。发现问题应及时通知生产工人做处理。 5 成缆

必须检查线芯规格是否符合生产通知单;排列顺序是否符合要求;成缆节距和方向;绕包带规格、层数、厚度及搭盖是否合理;填充是否使电缆圆整;对有包钢带的,应检查钢带铠装节距和搭盖情况,钢带是否卷边;收排线质量。发现问题应及时通知生产工人或报告主管做处理。

注:RVV系列和KVV系列,在成缆时,1号必须排在最里面,然后由小到大按顺时针方向排列。如果有黄绿双色线,黄绿双色线必须排在最后。 6 对绞

对绞时,巡检应检查绞合节距、绞合方向、表面质量、颜色、印字等是否符合要求。 7 小线包装

应检查将要包装的线是否符合要求,合格证是否发放正确。在进行包装前必须做通电试验。另外还要抽检包装长度和导体拉细情况。 8 成品检验

成品检验包括:

1) 合格证、电缆盘具检查; 2) 结构和长度检查; 3) 耐压试验; 4) 封头(打钢印),记录长度起始点、终点米数; 5) 检验报告;

19

搜索更多关于: 电线电缆检验培训教材 的文档
电线电缆检验培训教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6q81088sg8az813iuuf_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